又是一年秋收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经济运行高位平稳,投资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对标国际经济贸易通行规则的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运行不到两年的上海自贸区,为何能收获如此精彩?
这其中有历史渊源,这其中有战略机遇。最为关键的,应当是上海自贸区顺应了时代需要,又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之有效的改革逻辑和发展路径。
以开放促改革,是这条发展道路的鲜明特征。开放,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倒逼改革不断深化的强大动力。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之初就探索制定全国首份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如今90%的投资项目都在清单之外无需审批。只此一项改革,就极大激发外商投资的热情。
开放条件下的改革,更意味着对内管理体制的自我革命。“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清晰界定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关系的三句警言,不仅高悬在上海自贸区的办事大厅,更在自贸区人心中奉为圭臬。
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实行企业“注册制”后,看上去新设企业的难度大幅降低,但对企业的监管并没有放松,在自贸区,1万多家企业中已有1400多家因未申报公示而被列入异常目录进行提醒。
敞开大门,扎紧篱笆,以更大开放促改革,这既是上海自贸区充满活力的源泉,更将为全国层面的改革开放提供持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自贸区继续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地虽条件不尽相同,但都可以从上海自贸区的成功探索中获得启迪,不断提升政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能力,形成人人争当改革先行者的局面。
据新华社9月23日电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