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五周年 重庆高新区晒出“成绩单”

2015年10月08日 10:15   来源:重庆日报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二郎立交

  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标准厂房

  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

  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主要经济指标

  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

  重庆,这座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其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重庆高新区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01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规划建设范围在保留原石桥铺、二郎片区2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由北向西调整为拓展开发西区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53平方公里。由此,高新区开启了“三次创业”新征程。

  从2010年到2015年,短短的5个寒暑,对于高新区来说却意义非凡。5年来,高新区锐意进取、蓬勃发展、继往开来、上下求索,宛若寒窗苦读的学子,一朝大考,“成绩单”令人瞩目。

  完善基础设施 挺起城市脊梁

  5年来,高新区始终抓牢项目建设“生命线”。作为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高新区不断加大交通路网建设力度,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

  针对原来的东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断头路较多、通达性欠佳等问题,2010年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后,对东区进行了综合交通改善规划研究,科学组织安排实施了一批断头路建设计划。

  目前,东区已累计实施改造断头路项目27个,总里程13.88公里。其中建成改造断头路项目13个(总里程6.296公里),在建项目14个,今年年底将再打通6条断头路,打通断头路里程将达到9.287公里。届时,将更加充分地发挥交通分流和片区服务功能,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2015年底,三纵线重要节点工程——五台山立交二期将启动建设,预计2017年完工。届时,高新区将新增一条分流江北方向和大渡口方向的快速过境通道,形成“四横四纵”骨架路网,有效缓解高新区东区道路交通压力。

  由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组成的高新区西区,以前绝大部分道路等级低、道路密度低,没有形成区域性路网。“三次创业”的高新区在进行规划时,打破行政辖区界限,按照高新区西区新的功能和产业规划布局,重新规划了“七横七纵”道路路网。

  目前,西区共新建道路55.7公里,2015年计划建设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共计88个,总里程数约147.8公里,总投资约172.5亿元,计划2015年底再新增道路里程43公里。届时,将基本形成骨架路网和对外通道。另外,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工程和新建华岩隧道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17年完工。今年年底还将启动建设白市驿隧道,预计2019年底完工。届时,将形成3条联系主城的交通通道,对外交通将更加便利。

  同时,随着渝黔铁路货运线、成渝客运专线建成投用以及未来规划中的轨道交通7号、12号、13号线启动建设,高新区西区将拥有便捷通达四方的立体交通网络,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将更加紧密地与全国乃至全球相连。“这将极大改善区域的交通出行环境、优化生产生活质量,提升投资环境,助推高新产业腾飞。”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定位高端 阐释高新理念

  产业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流动血液,更是为城市崛起注入的“强心针”。高新人有这种担当,更有发展的谋略。

  “高新区‘三次创业’以来,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包容增长的思路,着力突出‘高’、‘新’特点,积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石墨烯为重点的碳产业、亚微米铜基粉等新材料产业,重点打造了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为优势产业,现代商贸物流、节能环保其它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的‘1+3+X’产业体系。”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了产业体系作指引,如何实现“高”与“新”的谋篇布局?

  高新区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制定了“一基地两中心”发展战略。其中高新区西区作为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西部核心板块,定位打造国家级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一区一带一圈”总体布局(金凤高新产业示范片区、西部现代商贸物流综合产业带、先进制造生态宜居经济圈),依托重庆石墨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现代商贸物流园、研发总部园等专业园区,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及现代商贸物流业;东区作为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定位打造石桥铺、二郎两大高技术服务中心,着力发展以软件及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产业。

  创业创新“梦工厂” “高新”经济增长极

  在高新区人看来,想要不断找寻既“高”又“新”的经济增长极,扶持和鼓励企业创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路走来,高新区的发展步履分外踏实——

  2013年,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重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4年,成功获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功晋级为重庆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并纳入全市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今年以来,获批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建成投运全市首家综合性科技资源交易服务平台——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创业创新大赛暨重庆市首届众创大赛,吸引684个创业创新项目参赛,排名全国前十;专门为海外高端人才打造的创新创业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开园。

  为助力创业创新企业解决融资难,高新区引进国内首家主营科技融资租赁业务的华科公司全国总部,大力开展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业务,打造包含助保贷、就业贷、微贷、税易贷等28个金融产品的“科技金融超市”,累计助企融资近3亿元,受益企业平均增速达25%左右。推动安运科技、渝万通新材料等11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挂牌数量全市第一。

  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重庆高新区“三次创业”任重道远。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在统筹和特色上下功夫,协调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在重庆有辐射力、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家高新区。

  科技创新

  2011年以来,累计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家,新开发重点新产品336项、高新技术产品492项,新增数量全市领先。

  2014年,专利产品产值17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5%,高于全市35.8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专利授权1310件,同比增长102.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5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3倍。

  2011年以来,累计支持11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挂牌数量全市第一。

  本版文/张莎 图片由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