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10月12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长江流域研讨会上海举行。来自长江流域48家园区代表和专家就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的深入融合展开讨论交流。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在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近两年的制度创新,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的集聚辐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具体表现在:积极搭建境外投资平台,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服务长江经济带区域大通关一体化,带动长江经济领域国际贸易产业发展;推进金融制度创新,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实体经济发展。
朱民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基金“走出去”的桥头堡。自贸区搭建的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事中、事后持续跟踪和全方位服务,正成为包括长江经济带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选择。
如今年9月21日宣布的全球首只绿色丝绸之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简称“绿丝路基金”),即将落户上海自贸区。“绿丝路基金”可以依托试验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按照一般项目的备案管理手续,成功快速完成人民币跨境投资并购等业务,极大提高投资效率。
据统计,截止今年1-8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360个,中方投资额126.84亿美元,中方投资额是截止2014年底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额的3倍多。(8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510个,中方投资额达166.13亿美元。)。
据介绍,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区域大通关一体化,海关总署推出了多项制度创新,推动了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比如,通过智能化管理,车辆通过自贸区海关卡口的时间,从6分钟缩短为45秒,每天通车能力提高8倍。英特尔[微博]的货物从上海转运到成都,只需要2天,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关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9月海关总署启动的长江流域大通关体制改革,形成了长江经济带“十二城海关如一关”的格局。仅江苏一地就有8万多家进出口企业,70%以上货物从上海口岸出口,特别是苏南地区95%以上的货物从上海走。
此外,上海自贸区“单一窗口”1.0版的成功运行在长江经济带各口岸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目前,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上线运行,涉及17个口岸监管部门,超过600家企业在“单一窗口”办理相关业务。接下来,还将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形成电子口岸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信用信息和企业信息等方面的共融共通。
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上海自贸区依托于自由贸易账户,积极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与境外企业提供了本外币跨境融资服务功能。此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池集中运营管理和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为自贸试验区企业实现集团内部各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跨境划转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今年1-8月,上海银行业机构累计跨境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跨境资金池和跨境资金集中收付金额分别为3138.76亿元和389.31亿元,其热度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