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法库重建白鹤楼开放 与黄鹤楼南北相望

2015年10月16日 1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沈殿成

远眺白鹤楼 沈殿成 摄

    有“大辽福地”之称的沈阳法库,重建辽代白鹤楼,并于16日对外开放。

  辽代的白鹤楼,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十年(公元992年,距今1024年),其时萧太后命北府宰相韩德让于萧氏居住地昌平堡(即今法库镇区域,现白鹤楼址)选址修建,以此纪念大辽先祖的福荫恩德,铭感白鹤救主的恩情。后因辽宋战争,连年战乱而未能竣工,此后千年未曾重建,而建造白鹤楼始终是萧太后及其后人的遗愿,也成为这一地区仁人志士的未了心愿。

  时光荏苒,2012年4月23日,辽代文化底蕴丰厚的法库县,在辽代旧址基础上重建白鹤楼。重新兴建的白鹤楼传承辽文化,延续辽代建筑风格,展示了“圣山灵水——沈阳法库”地域辽文化的特点。

  重建的白鹤楼面向辽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白鹤楼主体建筑面积4916平方米,高度为51.9米,比黄鹤楼高0.5米。

  在开放仪式现场,法库县委宣传部部长安会民向记者介绍,白鹤楼四面八角谓之“四面八方”,寓意辽代契丹族八部落;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外观三层,四滴水,内七层,皆为辽代建筑式样;以白鹤为主的彩绘细腻、淡雅,尽显辽代绘画风格。白鹤楼气势雄伟,内外设计尽显辽风,被专家誉为“大辽第一楼”。

  白鹤楼除了可以让游人凭栏远眺,瞩鹤乡之百般风情外,还是一座辽文化博物馆,这里将集中陈列展示法库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深厚的辽文化历史。

  白鹤楼一层为辽文化综合厅,通过辽代文物展示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二层复原典型辽墓,彰显法库辽文化特色;三层以沙盘形式展示法库境内发现的22座辽代州城遗址;四层为法库历史沿革,展示法库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五层展示法库与当代产业、文化相关的辽白瓷和大辽古乐;六层为法库名人展厅,供游客休息、互动等;七层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展示白鹤文化。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