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迪士尼首次社会招聘:安保严密须全程预约(图)

2015年10月21日 17:01   来源:东方网   

  图片说明:迪士尼招聘会现场,应聘者在等待入场面试。

  迪士尼招聘会的摊位搭建极具迪士尼特色。

迪士尼招聘会场外,没有预约登记的应聘者被挡在门外,工作人员在耐心解释。

迪士尼招聘会现场安保重重,没有预约的应聘者和媒体记者无法入场。

 

  今天,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举行系列大型社会招聘活动。首轮招聘会今起至24日在上海人才大厦举行。包括演艺娱乐、餐饮服务、酒店和安保等几千个一线工作岗位吸引数千应聘者前来。

  迪士尼的招聘会有多火爆?东方网记者在招聘会现场了解到,原定前两天(10月21日与22日)针对已提前完成在线注册及申请的候选人开放;后两天(10月23-24日)则面向所有有志加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候选人的招聘,变成了完全网上预约,且名额已满。所以,尽管今天不少应聘者早上7、8点钟就兴冲冲前来探营,但都被挡在了门外。

  除了人气火爆,迪士尼招聘会堪称最神秘的招聘会。东方网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百名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三步一岗、五部一哨,从人才大厦一楼入口处到二楼招聘会现场,进行严密把守。为了疏导人流,现场还设置了几百米的回型隔离栏。要进入招聘会现场,不仅要网上预约,还要持身份证复印件通过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验证后才能入场。

  还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招聘会现场也被严密封锁。媒体记者被拒之门外,能看到得到招聘现场的玻璃被黑布遮挡得严严实实。一位迪士尼方面负责媒体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应聘者不被打扰。

  由于无法进入招聘会现场,东方网记者采访了1名走出招聘现场的应聘者。汪小姐是名90后,她特意从江西赶来应聘迪士尼娱乐演艺职位。她说,上午8点20分排队进场,然后在2楼大厅候场等待叫号大约1个多小时以后才正式见到了面试官。据介绍,除了网上报名提供的简历外,在等候面试期间,她还现场填写了一份个人信息表格。

  汪小姐说,迪士尼招聘会现场充满了迪士尼特色。比如,酒店、娱乐、餐饮等部门的摊位搭建了体现其特点的迪士尼景观。像娱乐招聘部门,就搭起了微缩的迪士尼城堡景观。除此以外,给她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迪士尼工作人员的笑容。进口负责发放资料和引导,带着米奇手掌的姑娘笑容甜美。保安大哥也非常和气为你指路。面试官也是面带笑容,态度非常和善。这些都让汪小姐提前感受到了迪士尼的独特魅力和文化。

  对于很多人都关心的面试环节,汪小姐表示,整个面试其实很快,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面试官会要求应聘者用英语自我介绍,这对于学英语专业的她并没有难度。随后会问到一些诸如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如何看待自己所应聘的职位,以及如果遇到一些工作中常见的突发状况如何应对等问题。而是否录取、薪资等问题现场面试并没有涉及到。汪小姐还看到,现场应聘者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20几岁到40几岁的人都有。

  而有关迪士尼薪酬的问题,陪同汪小姐来面试的朋友周小姐表示,她今年5月份通过应届生招聘已经获得了迪士尼演出及服装管理的职位。迪士尼方面开出的薪酬是税前3000元。但是周小姐说,除了底薪以外,迪士尼方面提供的薪资和福利还包括年底双薪、年度浮动奖金、法定加班费、高温津贴、夜班补贴,以及法定的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等。此外,她更看重的则是迪士尼的品牌和平台,以及相关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据悉,此次社会招聘会将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多个运营业务部门招募大量一线服务人员,为度假区的未来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招聘的业务部门包括:游乐设施运营、游客服务、保洁、商品运营、餐饮运营、设施服务与维修、保安、酒店运营和娱乐演出支持等。面试成功者将加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幕团队。

  目前,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雇有超过1500名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致力于迪士尼的运营和开发。接下来的几个月,迪士尼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迅速扩展团队,为即将开园的度假区做准备工作。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度假区将陆续举办系列招聘会。

  东方网记者从一名负责迪士尼媒体宣传的相关人士获悉,针对近期出现的“上海迪士尼征集百名“体验员”等不实招聘信息,迪士尼方面已经进行了辟谣和澄清。迪士尼招聘的官方渠道包括度假区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账号发布度假区对外活动信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保留对造谣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杨淼)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