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近海环境恶化,广西正在加强北部湾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建设。”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宝清10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宝清表示,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开发战略的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迅速成为了开放开发的热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显著提升。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深刻改变着海岸带土地利用与覆被,加之系列大型重工企业临海布局和大面积连片水产养殖,北部湾景观生态和环境的负面效应持续累积,近海环境状况恶化趋势明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近日提供的信息显示,广西沿海的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仍然存在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口,每年约有3000多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海。三市的污水处理厂基本没有除磷工艺,出水中磷浓度普遍超标,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广西近海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广西高层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胡宝清称,为让广西在加快发展中保持生态平衡,广西正在提速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建设,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便是在此背景下逐步获得完善提升。为搞好实验室建设,广西投入巨资,从实验设备及人才引进上发力。2014年7月,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据悉,去年12月17日教育部发文明确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聘任胡宝清教授、傅伯杰院士分别担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胡宝清介绍,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最初成立于2007年,实验室于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于2010年11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现场论证,共建单位为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依托单位为广西师范学院。
胡宝清称,下一步,实验室将进一步对北部湾环境背景进行调研,构建生态监测体系,通过对数据的同化与模型模拟,补充已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中心,为北部湾环境问题研究与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据介绍,广西除在南宁市建立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外,去年底,广西还在钦州学院成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