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超三分之一过六旬

2015年11月24日 18:59   来源:新华网   勿日汗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程,优先记录年满7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但一些传统绝技绝艺随着传承人的去世成为历史。据介绍,内蒙古4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目前已有5人离世,超过60岁的占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因此,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近两个月,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四胡、马头琴音乐、蒙古族服饰、好来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名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每位传承人口述采访时长在5小时以上。

  抢救性记录的内容包括传承实践经历与人生经历、项目背景、技艺流程与特色等,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与精湛技艺,永久保留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据了解,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影音及图书资料,进行必要的素材加工或数字化加工后,纳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记者勿日汗)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