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称路灯定点熄灭致不便 媒体:服务意识缺失

2015年12月03日 10:2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顾远山

  前几日的雾霾天,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扰,引发种种吐槽。最近,就有北京等地群众议论,早上天还没亮,路灯就关了;晚上天黑了,路灯却还没亮,在雾蒙蒙的天里,由于路灯反应“迟钝”导致的出行难问题,就更加严重了。“路灯开关的时间能不能跟着天气走,更加灵活一些?”这个看似很小的“开灯”问题,折射出公共服务如何对接群众需求的大问题。

  不管什么天气状况,路灯都是雷打不动定时定点熄灭,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像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比如,一些地方不管群众冷暖需要,集中供暖依旧是“定期不定温”,按常年一贯的时间表运行。有的地方明明天涝地湿,城区清洁洒水车照样出行洒水,绿化供水车照样给绿化带浇水。有的城市路口的红绿灯时间设置,没有考虑人流量的变化,10多年不曾改变,于是出现了抢绿灯现象。

  类似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然而又总是无可奈何,成了让人们心里添堵的老大难问题。问题的症结,既有管理机制上僵化封闭之因,也有工作作风上简单粗陋之因,但说到底,还是服务意识缺失,没有真正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错位,两个“齿轮”无法咬合,人们的舒适度和满足感也就大打折扣。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情况变化了,应对举措也应跟着变,“刻舟求剑”式的管理谁都不会满意。在公共服务领域,最不应忽视的变量就是群众的需求,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要做到这些,待在机关里、守在办公室里不行,衙门作风、官僚主义更要不得,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耳聪目明、洞悉实情民意,敏锐地做出应对。

  现在,很多互联网新业态都注重摸清用户的具体需求,紧密围绕用户需求来设计产品和服务。搞好公共服务,同样需要以群众为中心,不断弄清楚群众需求,根据群众需求来做工作。因而,管理部门和各级干部需要把视线下移,主动把感知的触角延伸到群众中去,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留给群众。既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又吸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管理和服务机制,如此才能让公共服务与时俱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顾远山)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