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结构调整,无疑是当下经济生活中很难、很重、很热的话题,而经济周期与结构调整的惯性思维,往往使一些地方错过调整机遇期。经济形势好时,调整的干劲儿不足;经济形势差时,调整的心气儿不够。其中,资源枯竭型城市该怎么调,更是一个难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吉林省辽源市陷入资源危困、经济危机之中。这座130万人口的“煤城”,下岗职工14.7万人,登记失业率20%,城市低保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最低谷时,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辽源市委书记吴兰追溯往事,像在讲述一个遥远的噩梦。
十多年过去了,一个“政府聚焦绘蓝图、民营经济唱主角、市场基因被激活”的发展轨迹,凸显着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坚守与突围。“过去占经济总量70%的煤炭工业,现在占比还不到7%,登记失业率降到3%左右,城市低保人口下降近60%!”吴兰随口说出的一组数字,足以印证辽源市成功转型的“凤凰涅槃”。
坚守:换届不“变焦”,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果说经济复苏创造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辽源现象”,当年一起下岗工人盗窃饲料的心酸故事,则是这个矿区城市深陷资源枯竭困境的典型样本。
1994年,当地一家饲料厂仓库麦麸被盗。公安机关很快就“人赃俱获”——偷窃者家的闷锅里正蒸着麦麸团团,全家人眼巴巴地等着这顿“晚餐”。下岗工人偷饲料糊口的故事,在辽源流传甚广,甚至惊动了中央高层。
辽源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原煤产量曾经接近全国总产量4%。自1990年起,受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双重挤压,该市连续十一年经济徘徊不前,增长率仅为2%-4%,财政收入在吉林全省垫底。
如何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转型,由此成为一个跨世纪的“大考”,摆在了辽源市历届党委和政府的面前。
记者查阅近十年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届“主官”讲话,几乎每届政府都是换届不“变焦”,对转型之初和成为国家“转型试点城市”后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再“聚焦”一张蓝图就这样被描绘到今天。
“过去煤炭是老大,算得上是‘一柱擎天’,现在已替换为两大主导产业、三大优势特色产业。”辽源市发改委主任李长祥告诉记者,2012年接续产业规模就已取代煤炭,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80%,实现了产业结构“乾坤大挪移”。
在辽源博大制药有限公司新产品展示厅,副总经理路兴海将记者引到企业宣传板前,指着上面的图片挨个夸奖道:“这几任市领导都来过我们公司,支持我们发展,不是换一个领导就换一个热点、换一届党政班子就换一个打法。”
辽源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忠安感触最深的是,“转型之初产业定位准、成长性强,历任党政领导聚焦产业发展,又不过多干预市场,才有辽源今天的新形势”。
“当一任市委书记如果舍不得用五年打基础,奢求任期内新兴产业成为支柱是不现实的。”曾任辽源市委书记的吉林省人大财经委主任赵振起直言,资源型城市转型不能搞“快餐经济”,重速度、轻质量往往会迷失方向。
自去年以来,东北经济持续下行,辽源市一些企业融资陷入困境。“经济下行时期,政府更不能‘挂空挡’,可以通过服务,帮助当地企业低成本快速进入新市场。”辽源市金融办副主任宋立军统计,当地政府集中帮助200多家企业办理房照、消防、土地等相关手续,避免因手续不全造成融资困难。
“去年7月到现在企业融资超过10亿元,政府推动主导产业,帮助企业作担保,开发区没有企业因为资金链中断影响生产。”辽源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运佳说。
突围:企业家“出走”争论的背后
2005年,辽源市加入首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阵营”,并在2008年成为首批“转型试点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尊重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市场远见,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胸怀和态度。
近日,记者在辽源采访时遇到了一场争论:吉林利源精制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企业三期建设项目——轨道交通整车生产基地设在沈阳,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地部分老干部上书市委主要领导,说可不能让这个大项目“花落别家”。
“虽然我们没少扶持这家公司,大项目也会增加税收和就业。可企业已经长大了,要帮助企业发展算大账,不能老打自己的小算盘!”市党政领导耐心统一大家思想,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企业“走出去”。
“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我们肯定发展不到今天。”争论“当事人”利源精制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民说。这次引发争论的项目,就是他与日本企业合作建设的轨道列车车辆制造项目,标志着公司从铝型材加工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迈进。
王民是靠经销铝合金门窗起家的转业军人。早在2000年,王民几乎每年都会结伴到欧洲考察铝型材市场。
一个意外的机会,他发现欧洲工业铝型材市场广阔。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他在政府担保贷款的扶持下,购买6台大型挤压机,从最初加工铝合金建筑幕墙,到生产苹果笔记本外壳,再到轨道列车用车头、车体、宝马轿车保险杠,再到变径无缝管……利源精制公司逐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和王民一样,吉林麦达斯铝业公司总经理王嘉欣同样富有市场远见。他接手的设备落后、停产欠薪的辽源铝材厂,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先进、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吉林麦达斯铝业公司。其间,这位1990年就当上铝材厂厂长的“能人”,也从国企改制、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的产权制度变化中,实现了从生产管理者向职业经理人的华丽转身。
为走出困境,王嘉欣当年根据铝材厂实际,选择了铁路铝型材项目。因老厂房面积不够,需要另选新址建厂房,至少需要投资1亿元。“我们只好合资,合资咱们只占5%,多了拿不出来。”他回忆说。
1999年签订设备订单,2001年7月份投产,2004年在新加坡创业板挂牌,2005年生产第一批60多列国产化的动车组型材……麦达斯铝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8%左右,国际市场出口的订单占80%以上。
和高精铝加工业一样,辽源接替产业大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当地“以商招商”结果。这样既继承了传统优势,又着眼于新兴产业,特别是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家长袖善舞,使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环境逐渐得到培育和发展。
有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辽源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民营企业缴纳税款从201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3.24亿元,年均增长16.4%,占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0%以上。
转型:市场基因催生创业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源市为解决煤矿职工家属就业和发展当地工业经济,不断到上海学经验引进人才,推动了当地轻纺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发展,赢得了东北“小上海”美誉。
74岁的董文喜是辽源市第一批到上海学习织袜技术的学员,退休后创建了天马袜业,没几年就兼并了他工作大半辈子的辽源市第二针织厂。如今,这家企业拥有500多台织袜机,近千名工人,年产值近亿元。
“当时市里还请了一批上海师傅。没几年,咱这里就有了部优产品,企业职工人数最高达到3000人。”董文喜说。
像董文喜这样的第一代织袜人渐渐离开了热闹的车间。一批80后、90后袜业小老板成长起来。
东北袜业园副总经理朱贵新告诉记者,辽源袜业园已经成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阵地,“2009年开始大学创业计划,目前已经有131位大学生达到了近百台织袜机的规模,成为袜业发展的生力军”。
来自河南安阳的张军涛现有24台袜机、16名职工。大学时期,他就来到袜业园实习,在学习的同时做好了创业的准备。
依靠纺织传统,辽源市成立的东北袜业园入驻企业已经集聚到636户,年产23亿双袜子,形成了“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产业格局。
在辽源市采访,记者遇到了嘉利达全球总裁弗兰兹·康纳兹。总部设在德国的嘉利达公司全球共有21家企业,在辽源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原材料供应充足、劳动力相对低廉,同时化工材料、能源等有充足供应。而后两者恰恰又是资源型城市的既有优势。
康纳兹说:“作为外国人,我和政府打交道不是和某一个人打交道。辽源有比其他地方更好的政府合作关系,和地方政府拥有可信赖、可持续的关系,这一点对企业来说很重要。”
(记者刘荒、齐海山、梁书斌、王炳坤、辛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