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一些地方今年任务难达 部分官员没办法

2015年12月14日 07:29   来源: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一面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任务艰巨,一些地方2015年的目标任务完成堪忧,部分官员“发展之招”匮乏,思维有定势、路径存依赖。当前,少数干部“不擅干”的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与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记者调查发现,转型启动较早、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的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等,依靠技术、人才实现发展,经济增长总体保持平稳。高度依赖资源和重化工业的地区则增长困难,突出表现在:没想法,当过去粗放式发展不能持续,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一些地方干部却没了办法:碰到产业升级问题时,就搞起了“拉郎配”“一窝蜂”。

  没办法: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江苏某县一位分管拆迁的副县长说,前几年县里搞“大拆迁”,所有县领导分片挂帅,最短的项目曾两个月就完成了。可如今依法拆迁,速度就慢了下来。“两年前的一个项目,因为几个钉子户不停上访,至今还没有完成拆迁,项目落地更是遥遥无期。”

  没担当:遇跨界就“犯愁”,复杂问题“绕道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迫切需要打破旧框框,可一些地方官员看到跨界,用老思维“堵截”,影响创新创业。上海一家药企负责人反映,企业研发药物明明在国际上是创新的,可主管部门审评人员却说:“还是等美国先批,有了效果咱们再推进。”

  “解决好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问题”——是国务院督查组今年督查的一大重点。在已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排名倒数十位中,七省区市进入督查的“目标列表”。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在新常态下“不会干”的问题,被摆在第一位。其中,督查组指出河北要防止出现懈怠观望情绪,黑龙江、吉林两省存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问题,要努力摆脱“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权威人士指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追责问责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既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又解决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政府这只手要用对地方。”国家行政学教教授汪玉凯说,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发力”,审批从管制为主到“放手”服务,也是在不断适应新常态。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