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打“临空”牌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

2015年12月16日 09:28   来源:新华网   

  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武汉着力借助临空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以制造业、航空业“互联网+”为产业发展突破口,整合多重创新元素,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争做临空文章力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枚直径6毫米的钛合金螺栓,重量不过0.5克,售价却接近200元,价格堪比黄金。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航鑫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周锦友向记者展示的这枚螺栓,不久前刚刚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即将上机测试。周锦友说,一旦测试成功实现量产,这家占地17亩、员工不足百人的公司,年产值将超过4亿元。

  航鑫电子只是临空开发区临空产业链上的细小一环。作为湖北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武汉东西湖区、黄陂区,以及孝感市孝南区,规划区面积371平方公里。

  按照《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2015-2030)》,临空经济区被定位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新兴增长极,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创新试验区。而在湖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这一地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全国的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到2030年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全国第四临空经济区。

  数据显示,临空经济成为全球公认的经济新引擎。截至2014年年底,各地已规划了60多个临空经济区。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只用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创造了当地近5%的税收。在北京顺义、成都双流,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样上演。

  “中部省份不临边、不靠海,要开放、要对接'一带一路’、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必须依靠航空。“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说,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其本质是将航空业发达的交通优势与本地的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武汉临空经济区很快会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临空物流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的一个新增长极。”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介绍说,武汉在发展临空经济上具有交通区位、产业和人才等优势。

  具体来说,武汉被称作“九省通衢”,是全国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中南地区信息交流枢纽。在产业方面,一些电商、互联网机构已在武汉集聚,物流成本也比较低,快递物流业务发达。从人才方面看,武汉大学生超过百万,号称全球大学生最多的城市,高校数量与教育质量也排名全国前列。

  ――巧打“大平台、大通关、大通道”三位一体开放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临空经济这一概念,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根据“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提出高举临空经济发展大旗,实现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两业并举”、高端产业化与深度城市化“两化融合”,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升级等举措,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每周,有一班从经开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的国际班列,沿着“汉新欧”这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通道,奔向欧洲。今年,“汉新欧”班列继续向西欧拓展,在去年抵达捷克的基础上,延伸到德国汉堡。

  “汉新欧”班列,将经开区与西欧的路上距离缩短到15天。围绕大通道,经开区布下“大平台、大通关、大通道”三位一体的一盘开放好棋。

  目前作为大平台的武汉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占地3.05平方公里的综保区已经做好网前准备工作;做实大通关,经开区配合武汉海关等部门建成了185亩海关监管区、公路口岸和铁路集装箱一类铁路口岸。

  “最大程度发挥周边航空、航运、铁路、公路等独特优势,促进全方位开放,使经开区成为'新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经开区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继续推进“区区联动”、“区港联动”,促进综保区与天河机场、阳逻港紧密衔接,使三者成为引领武汉对外开放的共同体。

  同时,在对外招商、对外平台和对外营销上,主动“亮剑”。今年,经开区在已有驻韩、日、俄和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招商代表处的网络基础上,成立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以更为主动的姿态、更加集中的资源谋划和布局全球性招商。

  ――整合多重创新元素补齐产业差距

  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曹裕江看来,与国内先进临空开发区相比,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的问题在产业,差距也在产业,“经开区尚未形成与临空经济相吻合的特色主导产业”。

  他表示,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发区将目光投向全球,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进入全球市场。

  一是将按照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的标高,通过壮大以食品、机电为特色的产业,培育几个千亿元产业,支持有发展潜力和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升级换代、做大做强,实现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二是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引进航空制造企业,促进临空制造业超常规发展,促进全市大临空板块发展。“我们将拿出大块土地、整个街区,着力建设航空企业总部区、金融企业总部区、创意设计总部区。”曹裕江说。

  三是以“互联网+”为路径,改造和提升三大优势产业。启动“智能制造”推广工程,通过政府推动,面向全区千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探索临空港工业4.0模式;实施“互联网物流”工程,促进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基因技术,推进“食品+生物”融合工程,满足互联网时代食品产业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四是整合多重创新元素,培育一批体现临空创造的小巨人企业。临空港经开区将通过搭建良好平台、引进产业金融、弘扬创新文化,整合多重创新元素,为有梦想的年轻人创业提供广阔舞台,培育一批体现“临空港创造”特色的“小巨人企业”,争做全市创新驱动的领跑者。

  曹裕江说,按照整体规则,到2021年,开发区将建成千亿级临空产业园区,成为助推大武汉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增长极”。

  (本文来源:新华财经)新华社记者廖君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