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试着帮农民在城市定居

2015年12月25日 2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黔西县“千户(贫困户)喜迁新居过新年活动”启动活动现场。 张丹莉 摄

  图为贵州省黔西生态移民城外环境。 张丹莉 摄

中新网黔西12月25日电 题:贵州黔西:试着帮农民在城市定居

 

  记者 张一凡 张伟 张丹莉

  12月25日清晨黔西县锦星乡曾刚在黔西生态移民城新居里醒来,环顾着新居,心里暖洋洋地。

  24日下午贵州省黔西县200多户的贫困户在黔西移民黔西生态移民城领到了生态移民新居的钥匙,黔西县“千户(贫困户)喜迁新居过新年活动”正式启动,在春节前将有992户4000人入住移民城欢度新春佳节,急性子的曾刚此前就申请到钥匙,精心装修了一下新居,趁着好日子就搬了进来。

  而黔西县红林乡六斗村28岁的村民高新25日的清晨,正式开始了在黔西生态移民新城的新居装修“工程”。高新自小生活的村庄在乌蒙高原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虽只有45公里左右,但山路崎岖难行,驱车需要90多分钟才到达。

  高新的家是一栋年代久远、败落的木屋,孤零零地矗立在半山腰上,高新也不知房屋具体有多久的历史了。他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外边是大风,屋里是小风。”

  而像高新老宅一样的房子,在村里还有不少。这个偏远的山村,群山环绕,土壤贫瘠,地里的玉米杆还没有成人的食指粗。61岁的高文军说,村里的庄稼收成好的时候,一年到头收入不过几千元。

  “三个卧室,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交钥匙的时候就是粗装修过的,为我们省了不少事。”35岁的曾刚全家搬进了移民城的新家,想起以前在黔西县锦星乡不到30平米的土墙房,曾刚直言没有移民搬迁政策,至少还要10年才能买上这样的房子。

  “老家里的地都是‘石旮旯’早就退耕还林了,没地没路的,早就想搬出来了,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曾刚在心里盘算着不再出去打工,和老婆一起在移民城的农贸市场里做点小生意,还可以让两个孩子在县城上学。

  贵州目前有中国最多的贫困人共623万人,其中91.2%的贫困人口、94.6%的贫困乡镇、92.1%的贫困村均处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生存条件恶劣,就地扶贫成本高,返贫率较高。“从山上搬到山下,拔不断穷根。”村里人都这样说。

  黔西生态移民城是黔西在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一个探索。通过划地60亩匹配基础设施费3600万元的方式,吸引民营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生态移民新城中商贸、物流、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全家搬到城里了,只交了6万多一点就在城里得到了一套全产权的房子,做梦都在笑。”一位正在搬家的高姓村民这样对记者说。对黔西大山深处的人们来说,多少辈人朝思暮想成为城里人的梦想就在眼前实现了。

  “许多扶贫移民搬迁是从山上搬到山下,但,我想尝试的是从山上到县城周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亲们的贫困问题。”该项目负责人曾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移民城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房、商铺,项目还和贵州大学合作,针对移民开展教育和培训,真正让民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谈及该项目,黔西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吴清卓告诉记者,该项目解决了政府先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建成后民众反应好。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虽然只是12个字但是做起来就很难。”黔西县委书记卢林认为,移民搬迁最大的困难就是村民们搬出大山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收入。针对该问题,他表示黔西将通过达到兜底政策的就兜底;盘活村民原有的土地发展产业;培训年轻人就地就业等方式走出一条合适黔西的扶贫之路。

  据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会同中介机构抽样调查显示,搬迁移民居住条件普遍改善,户均住房124平方米,略高于原有水平。社会保障有序接转,移民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移民收入明显增加,2014年人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村6个百分点。

  看着村邻搬出大山,六斗村村民杨梅十分“眼红”,她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现在还无法搬出去,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搬出大山。”

  解决像杨梅一类人的贫困问题,也是未来政府发力方向。为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贫困山村村民的脱贫问题,贵州启动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并与高效农业产业化措施等配套“十三五”时期,贵州计划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42万人。

  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计划到2020年搬迁47.7万户204万人,搬迁对象以深山区、石山区、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户为主,减轻迁出地生态环境压力;安置地点以城镇和工业园区为主,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民市民化,实现扶贫开发、生态修复和小城镇建设一举多得的目的。

  时间紧、任务重,贵州的大扶贫攻坚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生态移民,黔西县做了探索,或许为生态移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