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退两个“老大”市场 腾退土地全部绿化
昌平区压减流动人口9.9万
每到年根儿,小区内外骑摩托乱窜的、走街串巷摆摊的、乱停乱开堵路的,总是让昌平区佰嘉城小区的居民贾红芳特别糟心,马路对面就是京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城北市场”),大量的外来人口因此聚集。今年,贾红芳感觉踏实多了,小区内外清静了,目前这个市场已经完成了九成以上的商户腾退,实现至少1.5万流动人口的疏解。作为本市唯一外来人口倒挂区,昌平区今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截至目前,昌平区已清退污染企业162家,拆违600多万平方米,压减流动人口9.9万余人。
城北市场
安全堪忧小区不得不封门
12月31日前商户全部清退
很多人只知道城北市场面积很大,但并不清楚它的“江湖地位”。回龙观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市场共有商户摊位8230个,日客流量达3万余人次,车流量8000余台次,各类商品日交易5500余吨,日交易额4500余万元,年交易额超200亿元,是京北主体量最大、交易额最高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别看这么大的市场就摆在家门口,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贾红芳和很多住在周边的居民,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意见颇多。首先就是外来人口的大量聚集,佰嘉城小区本来有三个朝北开的门,但由于很多市场从业人员租住在小区里,经常骑着摩托车长驱直入,窜来窜去不安全,为此小区不得不把大门关闭,改成了旋转门。同样也威胁了小区的治安,“以前一到年底,小区里路灯照不到的地方,真的有小偷爬窗户呢。”贾红芳说。另一方面,车流量巨大导致市场内部和周边的交通经常拥堵,大量门脸房位于回南北路的北侧,道路的辅路几乎成了商户装卸货的停车场;而市场内部道路虽有四个车道宽,但因为乱停乱放,车辆经常缠在一起出不来。
其实对于贾红芳和周边居民们来说,附近有永辉、物美等大超市可以满足生活必需,而对于回龙观镇来说,这个交易额巨大的市场属于低端业态,不能给本地带来税收,却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和隐患。因此,自10月16日起,回龙观镇启动了该市场的清退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腾退商户摊位数7775个,已完成总数的94.5%,实现至少1.5万流动人口的疏解。回龙观镇镇长雷涛表示,目前尚有400余商户没有退出,力争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商户清退工作,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市场整体拆除,实现场清地平。
此外,镇政府还加速了市场外迁的对接工作,主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和张家口新合作农产品物流园区沟通对接,积极为商户发展争取条件,实现粮油、淡水鱼、海鲜等批发商品功能北移。
东小口旧货市场
脏乱得连本村村民都不住
28个市场腾退土地全部绿化
如果说回龙观镇有华北地区农副产品市场的“老大”,而东小口镇则有旧货市场的“老大”,按照副镇长张传成的话说,这里甚至可以左右华北地区废品回收市场的价格走向。据2014年数据统计,东小口镇共有大型旧货市场28处,占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涉及人口约2.8万余人,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废城”。
然而最近,东小口镇这些旧货市场的所在地发生了大变化。沿着中东路向西直行,道路两侧是贺村的所在地,围挡里面已经种上了树木。“原来这些地方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旧货市场,总共有3个,现在都已经拆完改成造林了。”张传成说罢又向西指着一片矮破平房,“年底前这一片也要拆,也要造林。”
这些地方,都曾经是旧货和废品的天下,村里的道路被拉旧货的大卡车轧得坑洼不平,私搭乱建的房子偶发火情。环境脏乱得连本村村民都不住,收了租金自己“逃”到他处。这里就成了外来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张传成提起前几年这里发生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河北沽源的一个村子正赶上村委会选举,可村里的村民几乎都在东小口镇的旧货市场打工,于是村里的人带着公章直接来到东小口,在这里搞起了选举。
东小口镇的旧货市场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从2013年至今,东小口镇共组织各类联合执法活动72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165053平方米,其中包括旧货回收市场65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245亩,清退各类从业人员50825人。张传成说,截至目前,镇域内剩余大型旧货市场3处,其中马连店村的高清豫合废品回收市场已列入2016年造林计划,将于2016年完成拆除;兰各庄村5号的京豫旺发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已列入北京市棚改计划,将于2016年完成拆除;东小口村甄俊茹废品回收市场将于2016年元旦前后完成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东小口镇旧货回收市场腾退的土地将全部用于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配合北京市完成绿化隔离带建设任务,而村民也将住回正在紧张建设的回迁房中,不仅能领到绿化造林的补偿款,还可以在林地里找个养护工的工作,实现就业的同时共同维护家园。
亮点
10类台账8类体征指标助力人口疏解
全年压减流动人口约9.9万人
城北市场疏解1.5万人、东小口镇疏解5万人……这只是昌平区人口疏解“成绩单”的其中一部分。昌平区政府办副主任唐朝辉介绍,全区建立了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等“五管”政策,制定推行“待疏解退出项目清单”、“可利用存量资源清单”、“需承接目标对象清单”三个清单,截至目前,已梳理出存量建设用地53.24平方公里,存量房屋建筑面积610万平方米,待疏解退出项目242个,需承接目标对象35个。
值得一提的是,昌平区建立由10个部门牵头负责的10类专项台账,全年动态挂账5336个项目,还围绕加强人口动态监测,建立了人口动态监测台账,创新了8类体征指标监测体系,用水、电、垃圾产出量、手机保有量、公交客流量、工商注册量、警情通报等信息,精准掌握人口疏解动态,全年最终实现压减流动人口约9.9万人。下一步,昌平区还将培育未来科技城、天通苑、北七家、昌平新城等一批创业社群,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推动中关村昌平园中心区“腾笼换鸟”,通过置换、并购、改造升级等方式,实现产业退低进高。
本报记者 叶晓彦 文并摄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