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福建"电七条"促电网加快发展 改善社会供用电环境

2016年01月28日 09:04   来源:东南网   王永珍 彭薇 李朝晖

  日前,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电网优化升级提升电力保障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七举措,着力发挥电力先行作用,促进电网加快发展,提升电力保障能力,改善社会供用电环境。

  统筹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十三五”期间,完善“省内环网、沿海双廊”的500千伏电网,建成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到“十三五”末,电网智能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福州、厦门中心城区达国际先进水平。

  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十三五”期间,全省配电网总投资不低于500亿元,加快优化网络结构,解决供电“卡脖子”、低电压、互联互供率低等问题。各级政府建立常态化配电网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将配电网建设中涉及的设计选址、青苗赔偿等问题,纳入项目调度进行协调。各地应加强对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保证资金和项目落实到位。

  完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结束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模式过渡期,实行统一组织公开招标建设、统一维护管理。省直相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住宅小区配电站房防涝建设新标准,增强住宅小区防涝能力。

  规范电网建设林木补偿和审批。各地定期出台电网建设占用林地林木补偿标准,发布国有林场林地林木补偿指导价,补偿标准不得高于当地其他重点项目补偿价格。认真落实简化临时占用林地申报材料的规定,可按建设进度分段审批电网项目。发生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突发事件,电力设施产权人或管理人可先行修剪、砍伐树木,并在30日内将采伐林木的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新建、改建或扩建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和法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需要砍伐林木并已依法签订补偿协议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

  此外,通知还提出,大力宣传贯彻《福建省电力设施建设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完善电网建设项目土地征迁安置和督查机制;建立电源建设与发电调峰协商机制。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