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级市吸引外资有妙招

2025-04-21 09:2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持续加码中国、扎根中国,其中,江苏苏州太仓就集聚了超过550家德国投资企业。

  今年以来,太仓充分挖掘外资增长潜力,以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持续扩大在当地的投资,有效稳固了外资基本盘。

  前不久,位于太仓高新区的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完成主体建筑封顶,计划今年下半年投产,企业产能也将扩大一倍。

  “刚进入中国时,企业只有一个销售办事处,通过本地化生产在中国市场保持20%到30%的年增长率,新项目投产后将具备充足产能,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商务拓展经理高飞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扎根中国市场,集团董事会坚持每年将中国工厂30%的净利润用于再投资,更好地响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高飞说,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公司的主要客户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太仓的服务专业高效、营商环境好,这让他们高效完成项目交付,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

  外商投资信心足,一投再投的背后,是太仓不断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服务。当地政府部门将“串联式”工作流程改为“并联式”推进,多部门平行办理,还针对企业提出的59项问题清单,建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群,联合各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服务和保障工作。

  “持续做好在太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的挖掘工作,继续加大对德招商的力度,把太仓的对德合作全方位、全领域地去提升。”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管理办公室段月强说,目前,外资对太仓仍保持较高的投资信心。

  此外,太仓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对外合作服务,在新启用的外籍人士服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出绿色通道、主动协商等服务,设立对德合作司法服务工作站;借鉴德国模式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

  在建设中的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机器人、数控加工、新能源汽车等面向未来的实训教室一应俱全,每年可为企业培训高标准技能人才5000人次。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做到精准施策、一企一策、定制化地去培养人才,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政府政策的撬动为企业赋能,让企业的引才、用才、留才没有后顾之忧。”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教育发展(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翠霞说。

  今年1月至3月,太仓高新区实际到账外资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6%。

  “我们将积极探索发展新机遇,全方位链接国际高端资源,用问题导向聚焦‘需求侧’,用精准施策做优‘供给侧’。着力解决制约德企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将制度的刚性转化为服务的弹性,不断促使德企投资从‘试探性布局’向‘战略性深耕’转变,为太仓发展再提速。”太仓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雅萍说。(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个县级市吸引外资有妙招

2025年04月21日 09:2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持续加码中国、扎根中国,其中,江苏苏州太仓就集聚了超过550家德国投资企业。

  今年以来,太仓充分挖掘外资增长潜力,以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持续扩大在当地的投资,有效稳固了外资基本盘。

  前不久,位于太仓高新区的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完成主体建筑封顶,计划今年下半年投产,企业产能也将扩大一倍。

  “刚进入中国时,企业只有一个销售办事处,通过本地化生产在中国市场保持20%到30%的年增长率,新项目投产后将具备充足产能,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博纳环境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商务拓展经理高飞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扎根中国市场,集团董事会坚持每年将中国工厂30%的净利润用于再投资,更好地响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高飞说,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公司的主要客户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太仓的服务专业高效、营商环境好,这让他们高效完成项目交付,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

  外商投资信心足,一投再投的背后,是太仓不断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服务。当地政府部门将“串联式”工作流程改为“并联式”推进,多部门平行办理,还针对企业提出的59项问题清单,建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群,联合各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服务和保障工作。

  “持续做好在太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的挖掘工作,继续加大对德招商的力度,把太仓的对德合作全方位、全领域地去提升。”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管理办公室段月强说,目前,外资对太仓仍保持较高的投资信心。

  此外,太仓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对外合作服务,在新启用的外籍人士服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出绿色通道、主动协商等服务,设立对德合作司法服务工作站;借鉴德国模式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制技能人才。

  在建设中的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机器人、数控加工、新能源汽车等面向未来的实训教室一应俱全,每年可为企业培训高标准技能人才5000人次。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做到精准施策、一企一策、定制化地去培养人才,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政府政策的撬动为企业赋能,让企业的引才、用才、留才没有后顾之忧。”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教育发展(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翠霞说。

  今年1月至3月,太仓高新区实际到账外资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6%。

  “我们将积极探索发展新机遇,全方位链接国际高端资源,用问题导向聚焦‘需求侧’,用精准施策做优‘供给侧’。着力解决制约德企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将制度的刚性转化为服务的弹性,不断促使德企投资从‘试探性布局’向‘战略性深耕’转变,为太仓发展再提速。”太仓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雅萍说。(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