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政:企业首入"世界500强"奖3000万元

2016年04月05日 14:17   来源:深圳新闻网   梁丽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深圳近日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简称为《若干措施》)。这一措施的出台,将强化深圳创新驱动,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进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据了解,《若干措施》包括8部分、37条措施,涉及政策点162个,其中128个属于新增政策点,占79%,34个属于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加大了支持力度。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主任郭立民在此前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出台《若干措施》,主要有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关键靠企业;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焦点在企业;三是城市竞争力要看企业竞争力。

  郭立民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全市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8~10家,政策支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营商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城市发展竞争力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起草工作时,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174个惠企政策文件,对市领导调研中企业反映的419项问题诉求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同时借鉴其他城市支持企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经过4个月的紧张起草、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文件于3月18日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并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

  深晚今起将连续3天推出系列报道《深企驱动力》,聚焦《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对相关新政进行全面深度分析和解读。

  【新政解读】

  1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真金白银重奖

  大型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能够引领和带动一批配套产业和配套企业,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若干措施》提到,鼓励企业壮大规模拓展实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大型龙头企业和跨国企业培育引进计划,新增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首次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4家,即平安保险、华为、招商银行与正威国际。在2015年的最新排名中,四家企业的排名分别为96、228、235、247位。

  “深圳入围500强的企业都偏轻偏新。”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钟坚看来,一方面大部分是民营或股份制企业,另一方面创新性的科技企业比较多,这说明深圳的经济相比其他区域更健康。“深圳企业一出生就经历了充分的市场竞争的锤炼,更具生命力,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这些特征意味着,不依赖政府政策或资源优势的先进企业基数在民间非常大,“深圳有100多家企业在全国各行业中名列第一。”钟坚介绍,这些创新性强的企业营收可能比不上很多央企和上榜企业,但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却毫不逊色。

  若根据当前的汇率算,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则需要企业全年营收达约1400亿元。房地产分析专家尹香武表示,万科近两年来营收上已经跃过这一门槛,进世界500强只是时间问题。公开的数据显示,万科2014年营收为1463.9亿元,约235.8亿美元,离2015年最低门槛237亿美元仅有一步之遥。在科技企业聚集的南山区,腾讯与中兴都被看好。

  2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设立100亿元市级“丝路基金”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战略枢纽作用。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若干措施》提出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市级“丝路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境外合作园区建设,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接海外工程业务。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的15个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之一,深圳在区位、外向型经济、产业与创新等方面拥有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诸多有利条件。

  “深圳正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拓展国际市场。”上述负责人说,目前深圳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倡议,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合作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丝路基金、中投股权投资基金等国家资金资源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越南合作区、印尼合作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该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览,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开展劳务合作;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积极开拓中东、东盟、东欧、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深圳企业在境外开展研发、产能、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依托高交会、文博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成果转化平台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技术转移合作。

  3

  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

  确保工业用地不低于城市建设用地30%

  用地用房问题,是深圳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为解决好产业用地用房问题,《若干措施》提出加强产业用地统筹管理。研究划定产业区块控制线,确保中长期内全市工业用地总规模不低于27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30%。

  《若干措施》明确创新产业用地使用方式,大力推动产业用地使用权“长期租赁”的供应方式,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应方式,探索采取公告协议方式供应,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此外,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和供应力度,提出到2020年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不少于800万平方米创新型产业用房。

  “深圳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上设置准入门槛,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深圳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土地有限,但是对于需要支持的优质企业、产业和经济成分,深圳却可以不遗余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基础提供空间资源,此举旨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吸引优质企业扎根深圳,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此外,深圳已经建立了全覆盖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贯穿规划、计划、出让、批后监管全过程。特别是在产业筛选和评价机制上,提高对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低限的控制要求,实现了由“招商”到“选商”的转变,优先保障优质产业用地需求,不断提高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承载力。

  4

  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着力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若干措施》提出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银行向无抵押、无担保和没有取得过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首笔贷款所形成的坏账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动产融资。考虑到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很少有不动产但有大量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的情况,提出支持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和存货抵押质押融资业务,对所形成的坏账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在深圳市政协委员叶亚丽看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即使在深圳这样一个创新金融面相对宽松的地区也不例外。

  “投融资机制的结合,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应该与政府对企业的融资和财政支持措施相配合。”叶亚丽认为,促进金融的创新,要在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使得投融资联动,这样才能有助于帮助企业抵御风险、成长壮大。最为重要的是发挥前海资金渠道优势,强化跨境人民币股权基金发展。深圳的发展,不仅要吸引内地资金,更要实现境外资金的集聚。

(责任编辑:王子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