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首届野生动物与公共健康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研讨会现场。吕春荣 摄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吕春荣)1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在首届野生动物与公共健康研讨会上表示,在过去五年,他所带领的人兽共患病研究团队在中国新发现141种新病毒种,都在国际上得到认证。
首届野生动物与公共健康研讨会于4月1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态健康联盟联合举办,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基金会承办。
据了解,会议首次聚集了来自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和公共健康的科学家、实践者、政策制定者,从健康的角度探讨野生动物保护和预防由于人和野生动物的接触所带来的疾病。
据专家介绍,在已知的传染病中,有60%是人类和动物共患的。在最新发现的人类传染性疾病中,约75%来源于动物,如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等。近几年来,类似的疾病也在不断爆发,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如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国际旅行、野生动物贸易、密集型动物养殖等。
对于如何防控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宏轩在会上表示,源头防控、区域防控、主动监控、早期预警是防控新发传染病的四大举措。
张永振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自然界发现病毒,了解其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已知病毒的关系,然后观察其是否对人有致病的可能性。如果有,弄清楚病毒在哪,什么动物携带,分布在哪些地区,这样我们可以主动采取防控工作。”
生态健康联盟相关负责人李泓萤也建议,减少人的活动对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改变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方式,就可以减少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和流行。(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