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放流长江仅三成能入海 修复长江生态任重道远

2016年04月26日 16:12   来源:湖北日报   

  昨天10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与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张诚启动放流按钮,两尾身长1米左右的子二代中华鲟从宜昌江岸胭脂园专用水池,欢快地奔向长江,紧接着2018尾中华鲟尾随其后汇入滔滔江水。

  简短的放流仪式,寄托着从沿江各省市赶到放流现场的800多名人士美好的期待。但张诚的心情比较复杂,他说,不知此次放流的2020尾有多少能游进大海。

  张诚透露,追踪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峡集团在此放流的3005尾中华鲟,最终抵达长江入海口水域的仅有约1050尾。他说,这一数据足见中华鲟回家路之艰险,保护中华鲟、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院士说,长江江水污染、河道挖砂、非法捕捞等,都对中华鲟等鱼类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为此,他从2006年开始呼吁,要对长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连续10年休鱼的措施,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中华鲟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因其自身的珍贵价值,被人们誉为“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出生在长江,生活在大海,雌性生长16年后,从大海洄游至长江中游宜昌水域产卵繁殖。前年追踪发现,有60条中华鲟洄游到宜昌葛洲坝水域产卵。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研究室副主任姜伟说,这60条中华鲟到底是此前放流后洄游的,还是自然生长的,不得而知。

  据介绍,1982年开始,我国对中华鲟进行人工科学繁殖,34年来,三峡集团已投入2亿多元专项经费研究保护,放流逾550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1.7万多尾,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追踪鱼类生存的关键技术未能突破,一直未能对中华鲟放流后的生存和洄游情况完全掌握。本次放流前,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经过科研攻关,用弹射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有机结合,首次在6尾中华鲟体表悬挂卫星标记,标记利用自动熔断技术,分别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自动脱落,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科研人员将据此数据,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的洄游运动规律和海洋生活史,以揭示洄游鱼类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昨日的放流是第58次增殖放流,最长的1.8米40多公斤。

  当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科院等国内外机构的专家参与放流。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