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证团伙分工明确层层转手 成本20元卖到500元

2016年04月26日 16:41   来源:厦门日报   厦公宣

  暴利!一本假证的成本不过20元,中间经过“业务员”和“联络员”转手操作,价格竟飞涨至500元,足足翻了25倍!

  时代在变,制作贩卖假证的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不再是傻傻蹲在街头,一对一交易,而是把阵地移到网络上。不再直接与买主对接,而是生出一群“下线”,担任“广告员”、“业务员”、“联络员”的角色,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上线”消失得比兔子还快。

  近日,市公安局特勤大队连续捣毁3个制假证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假机动车牌、假印章、假证等近3000份。

  线索: 

  民警隔三差五查获假证

  3月初,在查缉假套牌机动车工作时,市公安局特勤大队发现:拉着伪基站的小车挂着假车牌,运送假烟的货车也挂着假车牌,假驾驶证也隔三差五被查出。这些假证哪来的?民警开始留意。

  不出一个月,民警就在街边小角落发现了牛皮癣小广告,网络上一搜索,各类办假证的小广告也是霸满屏幕。

  循线追踪,民警掌握到3条线索。这些嫌疑人不仅采取网上交易、线下邮寄的“安全”方式,还狡猾地将制假窝点和暂住处分离,给抓捕带来难度。

  追捕:民警和“上线”做邻居

  3个制假证窝点不仅跨越岛内外,所处的位置也隐藏在城中村。

  3月19日,民警向位于湖里区寨上的一处制假窝点发起冲击,抓获犯罪嫌疑人彭某彪。

  第一个窝点捣毁后,4月3日晚,民警变身打工仔,趁着夜色潜入集美区杏滨街道石厝村。部分民警在嫌疑人窝点斜对面不到3米远处,借住下来。架起便携式摄像头,拉起窗帘,悄悄和嫌疑人做起了邻居。另一部分民警分布到村子周围,多点监视着嫌疑人的一举一动。

  5日,一男一女钻进对面的小屋,进屋就紧锁房门。不久,小屋就传出打印机的突突声。

  时机来了,民警冲出屋子,用力撞开对面小屋的门。小屋中,两人正低头赶制假证,而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内,只要眼睛能看到的地方,都堆满了假机动车牌、假印章和假证。民警将制假证的彭某平和李某丽当场抓获。

  同样地,11日,民警于湖里区乌石浦二里,捣毁了第三个窝点。抓获了王某波和王某昌。

  三次出击,“收获”颇丰,8个民警苦数6个小时,才将缴获的物品清点清楚:假印章395枚、钢印模具264枚,假证成品、半成品1950本,假机动车牌22副,伪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机动车登记证书等近700件,还有电脑、打印机等一大批制假设备。

  揭底:团伙有分工 交易在网上

  经查,早在2004年,彭某平就因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在拘留所蹲了半年。12年过后,彭某平还是那个彭某平,假证也还是那些假证,但中间的交易流程却不断升级。

  以前,办证中介拉个小板凳,往天桥上一蹲,开始向路人手里塞名片,有需求的人自己就会找上门。

  在2002年到2013年,莲坂国贸门口,都曾断断续续出现过手里拿着“办证”小牌招揽生意的中介人。

  而现在,假证制造团伙已有了4层分工。第一层级的马仔在岛内外张贴、喷涂小广告,担任着“广告员”的职务。第二层“业务员”则负责直接与买家对接,将买家的需求转给中间负责调度的“联络员”。“联络员”长期游走在各“上线”之间,哪个“上线”擅长做什么都已心知肚明。整个交易背后的链条分工明确,各窝点间又交叉互补。

  以前风险较大的线下交易也被抛弃,现在制假人只要藏在出租屋内,用手机短信、微信跟下级马仔交流,证件制好后一律邮寄发货。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就逃得无影无踪,隐蔽性极强。

  据民警介绍,制作1本假证的成本顶多20元,而经过这层层转手,买主至少要掏150元,制作难度较复杂的证件甚至达到500元。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审理中。

(责任编辑:王子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