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泰姬陵”
5月28日晚,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七届巧手灵心手工技能大赛上,来自2013级的6位学生耗时10天,用6万根牙签制作出了“泰姬陵”,并在里面安装了自动灯泡。通过遥控灯泡开关,光从内部照出,富丽堂皇,最终获得第一名的成绩。不过,制作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学生们也是伤痕累累。
喜欢建筑弥补第一次的遗憾
据主创人员雷杰介绍,他们寝室6个男生,都非常喜欢建筑,自然对泰姬陵印象深刻。“泰姬陵象征爱情,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我们一直都非常喜欢。”雷杰说。
在前年的手工技能大赛上,雷杰和他的团队,也制作了一个泰姬陵,当时是用筷子做的,最终只获得了三等奖。“由于当时没经验,制作也不精美,这次我们就想弥补上次的遗憾。”
经过千挑万选,他们最终确定了用牙签做,单是卖牙签,他们就往附近的商铺跑了四五次,但没找到理想的牙签,只好在网上购买。“大小要一致,颜色也要统一,不能太淡或太暗,硬度也要合适。”
搭建骨架手指常被粘剪出血
由于没有泰姬陵的数据图,雷杰和他的小伙伴们只好比对着照片,绘制了图纸。“然后是制作底座,我们买来整张木板,剧成块拼成底座。另外再用小锯子做4个零件,最后固定在一起就成形了。”雷杰说,在给底座铺牙签的时候,经过试验,最终选择连续5根开铺,既节省时间,又尽可能地减少了缝隙。“缝隙误差不能超过零点几毫米,否则底座的纹理看起来乱七八糟。”
制作骨架是整个过程的重点,由八个侧门和四个正门构成。将牙签用502胶水一根一根的粘成矩形,上下留出等大的空格来做窗子。门框上下的隔板相对麻烦,长度很短,不易固定,容易粘到手。制作窗户时横竖要在两个面,这样更有立体感。侧壁要做的没有缝隙,最后通过组装,侧门就完成了。“正门和侧门的制作大致相同,将侧门和正门拼在一起,第一层的结构就有了雏形。”
开始没有经验,几个小伙伴在粘牙签的时候,经常手指被粘住,很久都分不开,甚至把皮都撕掉。有时为了牙签的尺寸,不得不用剪刀剪牙签。“有位小伙伴在剪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把食指剪了很深一道口,流了很多血。”
牙签拼出的泰姬陵
掰弯牙签水泡火烤统统试过
接着是做第一层的小顶,用牙签粘出八边形,大小并不容易把握,差两个毫米也无法拼接。雷杰说,为了做出弧形的轮廓,他们必须把牙签掰弯。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水泡,希望水泡过就容易把牙签掰弯,但是泡软的牙签虽然能弯但不够理想,且牙签被打湿后用胶水粘十分困难,因此用水泡被淘汰掉。然后想到了考虑用火来烤,边烤边掰牙签能够变弯,但操作时容易把手烧伤,也容易把牙签烤糊。
“如果受力均匀,而且不硬碰硬,就有可能成功。”经过分析,他们找了一把特制的钳子,用多层纸巾包裹钳子再用透明胶固定,钳子用起来相对柔和而且省力,配合熟练的力道和技巧,终于能把牙签掰弯。
寻找圆柱三人喝3升瓶装水
为了做主塔,小伙伴们到处找合适的圆柱。“当我把三升的瓶装水带回寝室,不想浪费,也没合适的瓶来装,两三个人就把3升水喝完,结果大家都喝饱了。”小伙伴们剪下需要的部分,把弯好的牙签一层层铺在上面,一个理想的圆柱底座就诞生了。
一个侧塔包括了一个八边形隔层,八个矩形拱门,一个半球形塔身和一个塔尖。塔身难度最大,先用两个半圆纸板做轮廓,再将弯好的牙签一层层的慢慢铺。而且牙签要逐渐内收,不能有半点偏差。“塔顶制作也十分考究,先用几根长牙签做好分区,再渐渐用牙签呈扇形填满,塔尖是用筷子雕的,用胶水固定后就有了最后的模样。”雷杰说。
主塔是放大的侧塔,但是难度却特别大,首先是塔身的弧线,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其余部位所有弯过的牙签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一个塔身的牙签数量多。“仅制作他就需要一个人八天的工作量。尽管这样,我们还丢弃了一个塔身。”小伙伴们也很无奈。
塔柱分三层,逐层变细,粘好第一层后,每层都围着上一层来粘,然后在每个交界处围上三层圈,在圆圈的下方斜形围上一圈支架,由于支架特别短,需要借助镊子来辅助粘接。塔柱上有四个小塔,类似侧塔,由于缩小了很多,所以制作起来也要困难不少。
6万牙签搭建成发光泰姬陵
制作完成后,想到如果能发光,那就更美了,所以小伙伴们又在网上购买了自动灯泡,可以通过遥控器开关。最终,一个富丽堂皇的泰姬陵制作完成了。“整个过程制作大约花费了60000根牙签,平均每人耗时240个小时,也就是说他的诞生共历经了1440个小时。”雷杰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总共购买了7万多根牙签,有些在制作过程中损毁,有些不符合要求,都淘汰了。
有很多小细节,让小伙伴们终身难忘。如底座正壁的花纹,其曲度别致,让人完全忘记了这是用牙签做的。“仅仅一面就要用一晚的时间,里面的台阶是不是很精致?”塔顶和四周,都有用细签和筷子雕刻的图案,规格不一、十分精细,然而并不是每次雕刻都能成功,要成型时木签断了,小伙伴们几乎要抓狂。正门上的窗花,它的弯曲程度最大,既费力又容易断,用一根根牙签制作,也十分不容易。
罗茂璇 熊萍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杨建均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