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8月31日电(记者 林波)11年前,雷郑涛刚刚师范毕业,满怀激情地来到家乡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担任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然而,雷郑涛却陷入了迷茫,“没人教你怎么教学,我只能买参考书,凭着感觉给学生上课。”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雷郑涛发现自己教的学生和城区小学里的学生差距很大,但却怎样都找不出原因,这让他几度偷偷落泪。
雷郑涛遇到的困惑并不是个例。当自身储备满足不了学生的所需,当趋于老龄化的乡村教师队伍跟不上现代教学的脚步时,如何提升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充电”,保证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成了浙江教育界的“头等大事”。
2008年,一个协同圈在浙江荡漾开来——浙江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领雁工程”不仅有教育理论课,更多的是案例教学、专题培训和课堂实践,重在提高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让他们的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
事实证明,一场办学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登场。
与此同时,雷郑涛惊喜地发现,城里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壁垒被打通了,“城里校区的骨干教师派到了我们农村校区授课,我也有机会到城里校区交流、学习、任教。”
而在衢州市“名校”新华小学里,雷郑涛还有校长“特批”的权利——想听谁的课就可以推开谁的教室门。他和城里校区教师一样享受外出培训和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的待遇。
雷郑涛的经历,是浙江4.7万名乡村教师的一个缩影。在教室里,他们托起浙江71万农村孩子的梦想;他们以山为伴,情怀如海,那份大爱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成长的道路……
为了给农村教师更多关爱,浙江省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县(市、区)财政统一发放,不少地方还对义务教育段教师奖金福利统一发放,真正实现了“同县同酬”,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由此得到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政府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2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0人,每人奖励5万元。
2015年,浙江省又建立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对在比较艰苦或地理位置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进一步增加津贴,原则上每月每人不低于300元。2016年2月,浙江又出台了《浙江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再次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同时在职称评聘中适当倾斜。
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农村发展课题。“留住好教师,浙江用一个个政策大礼包,拓宽了乡村教师发展空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如是说。(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