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地方省市迅速推进。环保类PPP作为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抓手,对海绵城市项目的催化作用日益突出。
9月8日,宁夏固原地区首个海绵城市PPP项目正式落地。固原市人民政府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标联合体签署《固原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协议》,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包括海绵型建筑小区、海绵型公园绿地、海绵型道路广场、污水处理再生工程等。
据悉,这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第一个成功确定PPP合作社会资本的项目。以PPP模式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支点。
截至9月初,广西南宁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该项目引入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仅是广西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南宁市政府向国家申报海绵城市示范区范围内的重点项目。
9月初,山东济南也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南市同样提出,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夏季全国范围出现内涝的城市超过70个。与此同时,伴随着福州、珠海、大连等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政策开始进入执行层面。
随着环保领域各类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PPP作为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抓手,其项目规模正在稳步增长。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PPP项目库项目数量达到1万个,总投资额突破12万亿。其中,环保领域PPP订单主要为海绵城市、黑臭河、城市供排水等项目。
东兴证券分析师杨若木表示,伴随PPP模式的持续发力,由于具有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经济下行支撑和提高百姓城市生活品质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据测算,十三五末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突破一万亿。随着地方相关政策高密度落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记者 高伟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