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踏访中俄互贸区里的那些“俄罗斯边民”

2016年11月09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爱平

  中新网满洲里11月9日电 题:初冬踏访中俄互贸区里的那些“俄罗斯边民”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满脸皱纹的法伊娜站在柜台里,面容慈祥地看着中国各地来此购物的民众们。由于语言不通,大多数时间,她只能等着懂俄语的人主动为她做免费“翻译”。

  进入11月上旬,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中俄互贸区(以下简称互贸区),来自俄罗斯的边民每日仅有20多名,只及繁华时期的五分之一。而法伊娜则是风雨无阻的“过境”边民之一。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该互贸区是首批跨国界的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20.96万平方米。1996年11月,中俄双方同意利用中方一侧设施开始单方运营,俄公民每天以一日游方式从公路口岸经互市贸易区专用通道直接进入区内观光、购物。

  法伊娜所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每天乘坐大巴从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博尔贾市经满洲里海关入境,约9点多背着俄罗斯商品进入互贸区三楼一处专供俄边民售货的区域内,开架销售。

  据熟悉法伊娜的中国商人介绍,法伊娜在互贸区内待的时间并不很长。一般情况下,她9点多开始在柜台销售,下午2点多就要返回博尔贾市。每天所销售的商品折合人民币约为200元左右,利润并不可观。但受俄罗斯经济危机影响,法伊娜依旧坚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法伊娜在其柜台上放置的一些俄罗斯小商品,由于包装简单,品相并不是很好,加之语言障碍,很多人仅限于问价,而甚少出手购买。

  但即便如此,法伊娜表现得依然很乐观,临近中午时,她拧开随身携带的杯子,喝了口水,依然等待着买主,并无丝毫失望情绪。

  事实上,在互贸区内类似于法伊娜这样的俄罗斯边民坚守者并不少,与法伊娜年龄相仿的塔吉亚娜,亦是其中之一。

  在塔吉亚娜柜台前,她经营的俄罗斯首饰尽管引得很多民众驻足,但真正成交的并不是很多。一位中国顾客说,塔吉亚娜几乎不讲价,这让习惯了讨价还价的他有点不习惯,这也是她的货卖不动的原因之一。

  同在互贸区经营的中国商人马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互贸区眼下还未能迎来真正的“生意高峰”。但随着下月中俄蒙国际冰雪节、中俄蒙选美大赛的召开,这一切均会有大的改观。

  来自满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委员会的消息则显示,该互贸区成立以来为中俄两国边境地区增进合作、发展友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当地很多商人都会用俄语与这些边民交流。

  值得提及的是,如法伊娜、塔吉亚娜这样的俄罗斯边民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毫无出国之感。而她们出售的俄罗斯葡萄酒、提拉米苏、俄罗斯糖果等商品早已成为满洲里市民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食品”。(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