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断头路”为何打不通?卡在该谁出钱上

2016年12月14日 14:57   来源:四川在线   阮长安

  四川在线消息(邵明亮 记者 阮长安)400米“断头路”何时才能修好?这已成为苍溪县禅林乡苍城村村民最关心的事情了。

  12月初,苍城村村民致电四川日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称,近几年,苍城村及紧邻的剑阁县羊岭镇太平村的村内道路都硬化了,但两村交界处却始终有400米泥巴路,一到雨天,进出很不方便,“希望能够协调两县硬化‘断头路’。”

  情况到底如何?400米“断头路”为何打不通?12月6日,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来到苍溪县调查。

  “断头路”扼住进出“咽喉” 干部村民都说“该修”

  “牛喝三县水,鸡叫四县鸣。”当地这句谚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苍城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苍城村位于苍溪县禅林乡西北部,与南充阆中市桥楼乡、广元剑阁县羊岭镇交界,是典型的旱山村。

  苍城村现有111户425人,从该村通往禅林乡政府的25公里山路中,还有3.2公里属于年久失修的“毛毛路”,就连摩托车都很难通行。平日里,村民往来乡政府都要绕行广元剑阁和南充阆中,穿越三个县(市),全程约33公里。

  然而,就是这条绕行路,至今仍存在400米长的“断头路”。

  苍城村去年新修的水泥村道已经通到各个村民组。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跟随4组村民杨仲才沿着房前的水泥村道行走,走出4组不到20米是一个三岔路口,水泥路在这里断了。

  杨仲才指着脚下说:“这边就是剑阁县地盘。”他又抬手指了指土路:“这条路通往剑阁县羊岭镇太平村,也是目前进出苍城村最便捷的道路。”

  抬眼望去,这条土路沿着麦地边消失在荆棘丛中。因年久失修,灌木杂草几乎长到路中间,路上,拖拉机压出几条深槽约20厘米深。沿土路前行,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剑阁县太平村7组,双脚又踏上3.5米宽的水泥路了。

  2013年太平村就把村通组道路修成了水泥路,2015年国庆前后,苍溪县苍城村也对村通组道路进行了硬化。不过,两村都只是把路修到了村头,于是,交界处就留下了这400米长的“断头路”。而且,由于两端修水泥路抬高了路基,这段400米长的“断头路”地势更低,一下雨基本无法通行,扼住了进出苍城村的“咽喉”。

  苍城村村支书贾温保说,因为地理原因,苍城村人赶场、就医基本都是到剑阁县羊岭镇。村里的小学10多年前就停办了,目前20多个孩子全部在羊岭镇就读。村干部每次去乡上开会,都要先走剑阁县羊岭镇,再过阆中市桥楼乡才能到苍溪县禅林乡。

  因为这400米“断头路”,苍城村村民杨仲才差点没了命。前年10月,他突患重病,120救护车绕了一圈,只能停在剑阁县太平村村头,再也开不进来。杨仲才回忆说:“当时是半夜,又在下雨,孩子也没在家,担架没法抬,我只好趴在地上爬过那段泥巴路,才上了救护车,捡回了一条命。”

  太平村7组村民陈光文说,这条路虽然太平人走得少,但两地村民多有亲戚关系,若是修好了,往来肯定更便利了。

  “这路,该修。”采访中,两地村民、政府官员态度一致。

  属地管理的困局:该修的不需要,需要的不能修

  既然两地都希望修,为什么短短400米“断头路”迟迟修不通呢?

  问题主要卡在“该谁出钱”上。

  杨仲才说,400米长的路基和水泥路面,按路面3.5米宽计算,要花费将近20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两边都不愿意出这个钱。

  苍城村村支书贾温保说:“太平村觉得这条路主要是我们走,所以他们积极性不高。苍城村又觉得,这条路在剑阁县地盘上,应该他们修。”

  太平村村支书王相斌确认了这一说法:“虽然是我们剑阁县的地盘,但太平的村民很少走那条路。如果有项目经费也就修了,但如果让村民自己出钱修,估计不得干。”

  苍城村村民曾多方反映“断头路”问题。今年11月28日,苍城村村民杨女士就向广元市委书记信箱写信反映此事,12月初,苍溪县交通运输局曾派人到现场查看。

  12月7日,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到苍溪县交通运输局采访时,该局回复称:“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该道路应由剑阁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实施硬化。”

  不过,剑阁县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苍溪县和剑阁县虽然都是贫困县,但苍城村是贫困村,太平村不是贫困村,“对于贫困村修路,各种项目、资金更好争取一些,太平村通组路集资已经让村民出了不少钱,再花钱修通这条本村人不怎么走的路,恐怕行不通。”

  剑阁县交通运输局农建办主任郝剑峰还表示,两县交界处的“断头路”现象并不少见,“在剑阁县秀钟乡与江油市云集乡,剑阁县元山镇与南部县店垭乡,剑阁县东宝镇与江油市重兴乡等县域接壤地区都存在‘断头路’。”

  不仅是广元,全省多地也都存在跨区域的“断头路”现象。

  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龙池村就是一例。今年10月,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在龙池村采访时发现,这里出村50米就进入芦山县飞仙关镇境内,2公里多的跨县(区)连接路崎岖不平,只有长安面包车和越野车才能进出。此外,今年8月,有网友在问政四川平台上反映:“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至巴中市平昌县元石乡的断头路何时修”……

  政协委员呼吁:“断头路”变通途,应编制专项规划

  跨区域连接处频现“断头路”,政府部门应如何回应群众需求,让“断头路”尽快变通途呢?

  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村硬化路建设(即通到村委会或小学)中央和省上安排了专项补助,但由于通村公路以外的联网路涉及里程长、情况复杂,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能力尚无法覆盖,暂时也难以纳入补助计划。限于资金缺口,不少边界村庄的联网公路没能硬化。

  这名负责人说,农村公路的建设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整合各级财政资金,鼓励社会捐资、捐款,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联网路建设。

  省政协委员谷秀春对农村“断头路”有过专门调研。她认为,“断头路”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相邻行政区划间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由于以往的公路规划是以各自的行政中心为中心,呈树状辐射,部分乡(镇)、村道位于县域农村路网末端,道路至此不再继续延伸,导致部分相邻省、市、县、乡(镇)、村之间相距不过数百米甚至数十米,却出现“断头路”。

  二是缺乏规划和资金。几年来,农村“断头路”建设专项规划没有及时跟进,因而政府无法纳入相应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谷秀春建议,我省应编制农村“断头路”建设专项规划,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加大对通村联网公路建设的财政补助和支持力度。同时,应建立协调监督机制,相邻市、县各方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尽快打通“断头路”,并制定彼此接受的建设标准,预防出现新的“断头路”。

  12月7日,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采访后,苍溪、剑阁两地交通运输局就此事进行初步沟通。

  12月9日,郝剑峰告诉四川日报民情热线记者,两县沟通后,他们已派人到现场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剑阁县已将这段400米长的道路硬化纳入2017年规划,“今年过年前修好路基,明年肯定能硬化完。”

  短评

  用为民之心连通“断头路”

  仁予

  农村“断头路”虽不长,但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从小处说,它影响群众出行,阻碍相邻地区互通有无;从大处说,它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怎么打通“断头路”?首先,两头的思想必须对接。交通建设中,各地方不能只看局部利益、地方利益,而是要有全局意识,深怀为民之心,特别是为群众谋利益时,不妨发扬“多想几百米又何妨”的风格。

  其次,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组织对乡村道路状况开展一次调研,梳理出现存的“断头路”,市县乡统筹协调,根据不同情况,拿出具体方案,有计划地推进道路贯通项目的实施。

  最后,对打通“断头路”这样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应加强监督和问责。打通“断头路”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表,在每个项目、每个阶段邀请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共同监督,对不能按时完成的及时问责,使“断头路”早日成为“便民路”“小康路”。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