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凤虎
元旦前后这几天,郑州市再现严重雾霾天气。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郑州市再次发布“禁炮令”:今年元旦开始,郑州城区全面禁止燃放鞭炮。
鞭炮是放还是不放,这个话题多年来一直让人很“纠结”。准放,有人认为它是伤亡、火灾、污染、噪声的元凶,应坚决禁止;禁放,过年没有鞭炮声,就没有年味,不该禁止;限放,明明划出了限燃时段和限燃区域,可总有人不遵守。针对郑州市的“禁炮令”,再次引发社会各方热议。
郑州放鞭炮的22年历程
22年来,从禁放到限放,再到禁放,郑州市对燃放鞭炮政策历经多次调整。
郑州市民对于燃放鞭炮的态度,也一直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修改紧密相连,但每一次都夹杂着复杂的心态。
由于污染和安全因素,政府为顺应民意,1994年12月1日,郑州市出台《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1995年起,每年春节郑州城区实行“禁放”政策。
之后,随着郑州市民强烈呼吁烘托节日氛围的要求,历经12年的鞭炮“禁放”政策得到修改,2006年12月,郑州市出台《郑州市市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07年春节,燃放鞭炮政策由“禁放”改为“限放”,在郑州城区的限定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但随着近几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的形势严峻,以及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郑州市对鞭炮限放政策再次提出修改。2015年12月,郑州市出台《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取消“限放”,改为“禁放”。自2016年1月1日起,郑州城区全面禁止燃放鞭炮,2016年春节也是郑州城区“限放”9年后,第一个禁止燃放鞭炮的春节。据统计,2016年,郑州警方查处非法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案件115起,治安拘留34人,罚款81人。
2017年元旦前,郑州市再次发布“禁炮令”,明确规定: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行政区域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根据规定,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将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放鞭炮对空气影响有多大
继郑州之后,今年春节,我省大多数省辖市也陆续发布“禁炮令”,明确了城市建成区禁放或禁限放政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是河南,当前各地禁放、限放鞭炮已成为常态。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制定烟花爆竹禁放政策的城市有138个,制定烟花爆竹限放政策的城市有536个。随着雾霾天气的频发,一些限放的城市也都开始实行“遇重污染禁放”措施。
为何各城市发布“禁炮令”?一位环保人士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预计在春节期间,集中燃放鞭炮将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大年初一,郑州市空气质量指数为270,为重度污染;2014年春节大年初一,郑州市空气质量指数为274,依然为重度污染;2015年春节大年初一,郑州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95,为中度污染;2016年全面“禁炮”的郑州,迎来了4年来最“清新”春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大年初一郑州市空气质量指数为87,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是否放鞭炮引发各方争议
郑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郑州市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燃放鞭炮不仅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引发火灾事故和人身伤害事件。郑州市“禁改限”以来的实践证明,限时间、限品种、限地点的规定,很难落实。同时,也很难管理,给执法部门增加了很多负担。因此,在他看来“禁炮”是必然的。
市民王先生说,在他的记忆中,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有浓浓的年意,而没有了鞭炮,会让人觉得过年很无味。保护环境、留住蓝天白云重在平常,不能只靠过节几天禁放鞭炮就能解决。
“鞭炮属于春节,没有炮声就不叫春节。”郑州市一位民俗专家认为,“燃放鞭炮表面上很简单,其实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庆贺新年的传统民俗,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除考虑其他因素外,还要认真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无论禁放还是限放,事实上,每年春节,不仅在郑州,而且在全国许多城市,鞭炮声仍此起彼伏,出现“禁又禁不住”的尴尬局面。如何平衡民俗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这应该是有关决策者深思的问题。⑤2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