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官方“另类”督查员:蹲点“诊疗”城市顽疾(图)

2017年03月03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侯志雄 徐雪

兰州官方“另类”督查员:蹲点“诊疗”城市顽疾(图)

  兰州火车站周边的交通秩序经过连续多日的整治,人流有序,车辆循序前进。 刘凯 摄

  初春兰州,乍暖还寒。从外地出差回来的赵文军匆匆走出火车站前广场,眼前的变化让他有些吃惊,人流有序,车辆循序前进。

  一座城市的火车站留给人们的印象多为:人流量大,车辆密集,交通拥堵。兰州火车站在此之前交通乱象比比皆是。兰州市长栾克军2月13日在兰州火车站调研后要求,“对火车站周边交通秩序乱象应进行重拳治乱”。

  连续几日,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查员朱玉晗与同事们都在火车站“上班”。他们经过反复步行观察,听取市民意见,梳理出安装隔离设施、拓宽人行通道、长途客车管理、整治电动车与摩托车等一系列措施,形成整改责任清单,并实地督促交警、交通委、建设局、轨道交通等部门配合联动,逐一跟踪实施,用10天时间完成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提起督查员,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坐在办公室“督多查少”。2012年起,兰州官方为解决相关政策法规在部分部门落实不力的问题,决定将兰州市委督查室、兰州市政府督查室,合并成立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充分授权,形成“大督查”的格局,派驻180多名督查员在街道、社区、各个部门进行督查巡查。

  他们长期“无假日、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时“变身”交警疏通堵点;有时是环卫人员,沿街查找“脏乱差”;有时在建筑工地成为“工程监理”;有时在供热公司“上班”;有时是“网格员”守护蓝天……

  今年伊始,兰州官方重点推进“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同时还启动了针对交通秩序、城乡环境和背街小巷的“三大整治攻坚战”,从干部作风到城市环境“双管齐下”进行“顽疾”整治。

  “督查员的工作担子更重了。”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马永军认为,督查室按照“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措施”的原则,明确整治时限,下发整治责任清单。通过督查员的督查,有助于改变一些部门工作中拖沓懒散、主动性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的不良现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通往火车站前广场的一个交通信号灯由于施工被损坏,相关方“推诿扯皮”一个多月未能解决,督查员迅速召集各方现场开会,当即明确整改责任,交通信号灯当天重新启用。

  2月28日一大早,督查员展宗丽来到兰州最新架设的元通大桥工地,这是她今年第四次来督查桥北的东西引桥建筑拆迁问题。项目方土建工程师马同文告诉记者,大桥南北方向即将通车时,还有数家拆迁户未签订补偿协议,在展宗丽督查协调下,解决了问题保证了按时通车。“督查员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28日晚9时许,兰州市轨道交通经过两年半施工,有110多米路段可以恢复沥青路面,展宗丽又出现在现场督查“还路”。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副总经理孙红斌说,在兰州市委督查室督查员的协调下,铺路沥青车辆提前三个小时进入施工现场,在第二天凌晨6时前完成该路段沥青路面铺设工作。

  孙红斌与多任督查员都很熟悉,评价他们的工作“在状态,有激情”。他说,督查员工作效率高,经常在深夜里看到他们工作的身影,他们为我们解决难题的同时,也严格要求我们的工作,孙红斌笑言“对他们又爱又恨”。

  “有一种参与城市建设的成就感,养成了一种不讲条件、竭尽全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展宗丽认为督查员工作考验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刚开始还挺“怯”。她说,自己在去年冬天通暖气前,负责督查供热企业,连续多日在锅炉房里,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供暖设备,甚至不知道供热前需要注水、打压测试。在向有经验的督查员学习后,还认真听取几方意见,督促供热企业拿出实施方案。当按时解决了供热问题后,周边市民竟然敲锣打鼓为大家送来了锦旗。

  3月1日,督查员瞿继芳在兰州中山桥附近督查黄河风情线环境卫生,她认为,从事督查员工作获得了综合能力、自身素养和各项业务知识的更高提升。“在工作中不能给人以盛气凌人的印象,协调配合各方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环节。”

  由于长时间在一线巡查,督查员往往一个月回不了几次家。“有的督察员刚当上父母不久;有的孩子还小,甚至会‘误解’自己的父母离了婚;有的在督查中还会受到无理的谩骂。”督查室二处处长李金强说,同事们都克服了很多困难。

  李金强回忆,去年冬季的一天夜里,在兰州郊区的大气污染监测点监测出PM10数值超标。他和同事立即赶到周边不断搜寻,直到凌晨两三点发现有数户人家用木柴生火取暖,便立即协调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这些住户送去无烟的引火煤。

  “平时工作期间,看到哪里冒烟就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明原因。”马永军笑谈自己已养成的“职业习惯”,就连自己还未上学的儿子也加入到“环保队伍”中,只要看到有哪里冒烟就打电话过来。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