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宁波发挥区位优势 放大对接效应

2017年06月05日 06:4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宁波6月4日电 (记者王慧敏、顾春)江西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在这里装船,驶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地中海沿岸运来的红酒、乳制品,在这里上岸,经铁路运往全国各地。在宁波舟山港,这样的海铁联运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浙江宁波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争当“一带一路”先行者。

  依托港口优势,加快航运物流业发展。宁波大力开拓“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航班,目前已有82条航线,年航班达4412班,年集装箱量达908万标准箱,占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的四成左右。今年一季度,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88万标箱,首次超过深圳港,成为居世界前三的集装箱港口。

  宁波版“海上丝路贸易指数”5月1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继海上丝路指数登陆波罗的海交易所后,宁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又一评价指标,可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提供信息参考和趋势判断。

  越来越多的宁波民企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合作。不久前,宁波均胜集团旗下的PIA自动化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奥地利M&R自动化有限公司。M&R自动化公司2016年销售额达7000万欧元,均胜集团由此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自动化技术企业。

  宁波服装等传统产业则瞄准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起一批境外产业园区。早在2013年,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就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来到越南,短短几年,在当地投资总额已达4亿美元,2016年营业收入18亿元,利润1.88亿元。“公司利用当地的政策、资源、劳动力优势扩大了产能,还解决了当地5000多人的就业,实现双赢。”百隆东方董事会秘书华敬东说。

  今年一季度,宁波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出口额达281.7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4%;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进口同比增长67.2%。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