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市的市值榜单,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京东方、比亚迪5家制造公司,占据“10强”半壁江山,他们且均来自竞争性领域,这批公司中,未来很有可能出现跻身全球百强的强有力挑战者,比如美的。
正文:
6月8日,最值钱的中国公司再次易主,阿里巴巴当晚市值超过3500亿美金,超越腾讯登顶。阿里和腾讯的市值神话,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中国超大市值的公司存在结构性短板。
截至2017年5月,全球企业市值100强中,内地企业入榜11家,除了A和T,分别是“四大行”、“两桶油”、两家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中移动,多为沪市上市的“中字头”,集中在金融、能源领域,没有一家制造企业进入榜单。而美国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得多,其中就有通用电气、霍尼威尔、波音、联合技术等多家制造业公司。
同时,深市的市值榜单,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截至6月8日,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京东方、比亚迪5家制造公司,占据“10强”半壁江山,他们且均来自竞争性领域,市值分布在200亿-400亿美金之间,而全球市值百强的门槛约为900亿美金。
这批公司中,未来很有可能出现跻身全球百强的强有力挑战者,比如美的。
今年开年以来,美的的市值上涨超过40%,且近期股价连创新高,最新市值突破2600亿人民币,其市盈率仍维持在17左右。2016年,美的营业总收入约为1600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84亿元,随着收购的库卡开始并表,业绩将加速增长。
最近两年,美的强势推进在智慧家居、智能制造、乃至进入机器人产业等重大战略落地,开始走上一条从消费产品到工业产品、从传统制造到高端专业制造的发展道路。假设从以下三个维度考察,美的已初步具备了全球性制造巨头的“面相”。
第一,产业布局。
跻身市值百强的制造业公司,一定有其强势的产业领域,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地位,且在一个或者若干个具有长远前景的行业进行战略卡位,处于产业链顶端。以GE为例,其在医疗、航空等高价值的细分领域,均具有全球性的领先地位,并已经抢先布局工业互联网。
而美的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全产品线的家电及暖通空调系统企业,据全球欧睿发布的全球家电品牌排行榜,美的以4.6%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家电行业第二,其涉足的多数家电品类,在国内均属于“数一数二”的地位,可贡献稳定的利润。
重要的是,美的并不满足于此,在2016年完成收购德国库卡94.55%的股份,库卡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宗收购使得美的迅速跻身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领军科技企业,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未来,美的可以库卡为平台,实现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变为智慧家居创造商的完美转型。
第二,研发。
全球制造业巨头的领先优势,大多依赖于巨额的研发投入,以构筑强有力的技术专利壁垒。过去5年,美的着力于构建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级研发体系,关注先行技术研究,布局中长期技术储备,截至2016年,已在全球8个国家设立了17个研究中心,并与MIT、UC Berkeley、清华等国顶级科研机构建立深度技术合作,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0000人,先行研究人员占比高达10%。
2016年,美的的研发投入高达60亿元,同比增长15%,而库卡2016的研发投入是1.27亿欧元,同比增长20%,如果2017年维持15%左右的增速,则并表后美的的研发投入预计达到80亿人民币,超过10亿美金。
据汤森路透发布的《2016全球创新报告》,美的位列家电领域全球排名创新机构首位及厨房电器子领域亚洲创新机构首位。截止2016年,美的累计拥有授权专利已达26000余件,可以说,在压缩机、电机、电控、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核心技术领域,已逐步形成专利技术的“护城河”
第三,全球化。
所有的制造业巨头,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同时向全球输送产品和服务。除了库卡外,2016年及2017年初,美的又相继完成东芝白电、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和以色列运动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Servotronix的收购,借助并购和产业投入,美的全球运营及全球产业布局已经趋于坚实。
美的在多个产品类别均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商或品牌商之一,有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效率及成本优势,现在,美的产品出口至全球超过200个国家,美的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接近50%,随着对海外市场的产品特色及需求的深入认知,以及与并购标的的持续融合,未来将逐步实现“中国出口”向 “本地运营”的转变。
在中国制造型企业中,论规模和盈利能力,与美的在同一量级的企业本就数量有限,而在战略卡位、研发和全球化这三大核心能力上,拥有相当实力的更是凤毛麟角。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华为上市,未来若有“中国制造”进入全球市值百强,美的将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候选对象。
文︱陆源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