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学院招聘会现场□本报记者
企业招工难遇上大学生择业难
秋冬季高校招聘会近万岗位揽才 平均3个岗位等1名毕业生
蒋之光 朱士娟
近日,山东省2017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招聘活动在山东女子学院举办,近260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9200多个就业岗位,平均3个岗位等待1名学生。记者发现,在选择工作时,很多大学生仍然“爱面子”,不少企业基层岗位即使开出了优厚的待遇也少有人问津,甚至有毕业生宁当低薪“白领”,不当高薪“蓝领”。企业基层岗位难觅人才
“现在招聘新人挺难的,整场招聘会下来很可能无功而返。”济南一家酒店人事主管范程程告诉记者,整个上午,她只收到了十几份简历,让她无奈的是,虽然公司开出了优厚的待遇,但很多学生一听招聘的是服务员,便直接走到下一个展位,“事实上,我们招聘的是储备人才。对于一家星级酒店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很多同学听说要从服务员做起,觉得工作不体面,便不再考虑。”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为了吸引大学生投简历,不少招聘人员直接走到学生人群中主动拉人。“校招与社招不同,校招进来的员工企业要从头开始培养,会付出相当的成本。而不少同学觉得待遇一般,就会转向其他单位。”一家婴幼儿服务企业招聘负责人王先生坦言,与社会招聘相比,校园招聘会的招工难度更大,而且成本更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新人按3年计算,从吃住、薪资、保险各方面费用,每名新员工的成本约在15万元以上。
一家贸易公司的招聘工作人员林女士向记者诉苦说,由于公司比较小,很难留住人,招进来的人一有机会就跳到更好的平台了,有的甚至试用期还没过就跳槽走了,所以招人已是常态化,一年到头,她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周末要赶场参加招聘会,平时则要制定招聘计划,“现在有的大学生眼光比较高,都想去大企业,就算我们出较高的薪资,他们还是有顾虑。”大学生就业不难择业难一边企业喊“饿”,另一边大学生却在抱怨找工作难。
“想找一个体面一点的工作,工资3000元以上,单位能给交五险一金。”被问及自己心目中的工作时,大学生小张一口气列出了三四条。在找工作时,大学生除了看待遇,也关注专业是否对口。大四学生崔秀虽然已经确定了毕业后出国深造的计划,但这天她也来到招聘会现场,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我学金融工程专业,虽然暂时不打算工作,但想找个单位实习,把平时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可转了将近一上午,也没找到很对口的岗位。”崔秀说。大四学生黄华和刘鑫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在投简历时,她们同样只关注与幼教相关的岗位。“毕竟学了4年,如果不做相关专业,感觉太可惜了。”刘鑫说。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并不太高。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三成以上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
“学生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驻济一高校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学生找工作一方面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要有科学的就业观及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避免发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相关新闻
学前教育专业
供需两旺
在这场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主场的招聘会中,性别和学科倾向性明显,在近260家企业中,数量排在前几位的包括教育、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传媒、语言等行业。其中,学前教育岗位需求最多。
“目前,学前教育是我们的龙头专业,有时来招聘的企业需要排队才能入围,有时十二三个单位等待1名毕业生。”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任晓剑告诉记者,因学科特色的带动,今年在近260家招聘企业中,有40余家教育类企业,占总企业数的近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到场幼儿园中,多家计划招聘人数超过20人。一工作人员分析,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以及大量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等原因,幼儿教师需求量较大,也是学前教育毕业生受捧的重要原因。
“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愁找工作,愁的是 挑 工作。再加上一部分毕业生心气高、理想化,让招聘市场‘有价无市’。”任晓剑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