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观复】人才稀缺,“抢”真的能解决问题?
新年伊始,随着教育部“2017年长江学者公示名单”的发布,估计某些大学校长又会忧虑一阵子,就像一位校长所言:“特别害怕听到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
担忧源于近一两年云起的“人才”战略。从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才招聘公告里提供的优厚条件——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就可以窥见人才诉求的大手笔。事实上,很多学校在这场兴起不久的人才大战中都放出了百万元以上年薪、数百万元安家费的诱人钓饵。
关于人才的吸引、招纳并不止于高校,一些地方也迫不及待地介入其中,比如福建的某些城市就伸出了名校博士“入赘”起步就是副处长职位的橄榄枝。
此种另类“伯乐”谋划自然会带来一些短期效应,比如先到一个地方拿安家费,弄到房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再来一次。还有就是重复性、短期性的科研成果仅只是随着“人才”漫游,并未长出更多的花朵,等等。对此类短期行为附带的痕迹暂不做评价,实际上“博士”是否普遍适应“副处级”领导岗位,或者说那些非高校的地方人才引进或有不如意已经有现实的回应。只是本着“千里马骸骨”方略,急迫的人才战略恐怕一时难以停下脚步。
未来的制高点取决于人才,这种认识应该说已有共识,本也无可厚非。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人们多发力于“人才培养”,著名的像某地“培养五十个乔布斯”的宏伟计划,现而今应该是深刻认识到了人才培养的不易,转而“挖角”他乡别院才演化成真实的故事。
这不奇怪,历史上就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孔明,而普定三分天下的经验,晚近也有清华大学重整人文学科邻里猎人的前车带路,故而,各家“以史为鉴”学步于后,我以为还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之中有一个疑惑,感觉各位当家的可能忘记了更本质上的运筹:为何不将主要的精力(财力)投放于自家院落的“人才”生长(培养)呢?也许这样的心思也在齐头并进,高校人才的引进看起来就很有此意。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问那些心急的人才渴求者,是否想过自家的环境是否适于栋梁之才培育或是生长?我们必须知道,乔布斯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野长”成才的——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之功。
如果撇开环境,无论是出于短期功利还是长期谋划,一时“人才”的占有实质上不大可能演化出预期的效应。
还用三国说话。曹操引进了很多人才,刘备也因人才的助力独霸一方,不过真梳理一番那些厘定江山的侠士,您会发现几乎全部是自家田地里生长出来的才俊,像周瑜、陆逊,司马一统天下的邓艾和钟会更是自己培养的,倒是孔明招揽的姜维反因环境羁绊几乎罹患抑郁症,末了只能望天长叹。
不说故事,说清华。这所不受地域因素掣肘的塔尖学府,建构人文学科之初确实依据优良的经济(收入)条件引入了无数人才,有点遗憾,现而今似乎仍旧处于壮志未酬的状态:其人文学科至今不能跻身旁边两个邻居所在的平台。这里我们不妨用加州理工来比较,人家三两下就把人文学科拉进了龙头老大的队伍里。同样关涉人才的引进,之所以有别难道不是环境的因素吗?
反观清华大学,颜宁远走普林斯顿,而施一公也打了辞职报告,背后的具体原因不细论,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观点:“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体制机制和科研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还比较严重。”大约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吧。
和彼时诸葛亮名声在外,洞识却深埋于几个基友小圈子中不同,现在的学问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恨不得连耳朵残疾之人都必须听见他们的声音,如若是出于人才培养的立场,您只要尊重、倾听,只要有良好的环境,自家地里自然会生长出栋梁之才 ,引进何必。
反过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庄稼的培育生长,首先得有良田,比起“良种”短缺来,更需要改良的是土壤,然后才有良品种子的产出。否则,您先生不去改良、经营植物立基的土地,以为抢到“良种”就能够在短期改变收成,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想想,足球领域的“引进”应该有些代表性:球员、教练都招揽了不少,年月也不短,结果是什么样有目共睹,就不多说了。
若是盐碱地,您购买、播撒什么种子会有多大意义呢?!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