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每一滴油更有价值” 一家百年国企的创新与担当

2018年07月11日 09:51   来源:中国网   高岗

  七月的陕北高原,天空湛蓝,阳光耀眼,但并不觉燥热。山山峁峁之间,大红色的抽油机不知疲倦地重复着“磕头”动作,在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庄稼掩映下,颜色显得更加鲜艳。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磕头机”,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交通运输工具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能量”。

  近日,“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境内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旗下采油、炼油、化工等多个项目实地采访,所见所闻,让采访团记者大开眼界,纷纷称赞。

  在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一处井场,大红色的抽油机一字排开,正有序地运转着(吴凯哲 摄)

  “磨刀石”上采油建成年产千万吨级大油田

  “国际上把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的油田划为低渗透油田,而延长石油近90%的油气田渗透率小于1毫达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科技部部长王军峰告诉记者,延长石油所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为典型的特低渗、超低渗油田,而且多数是已经开发了100多年的致密油层,被喻为“磨刀石”和“青石板”,开采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在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采油四大队43658井场,记者们被几块从2000米以下的地层中采集上来的石头所吸引,原油就藏在这些石头里。“之前以为抽原油就像抽水一样,地下有类似于油湖或者油河之类的东西,怎么也没想到原油是从这么坚硬的石头里挤出来的。”有记者大呼神奇,表示这种采油方式颠覆了自己的传统认知。

  从2000多米的地下取出的被称为“磨刀石”和“青石板”的样岩,原油就蕴藏在其中(安鑫 摄)

  而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也倒逼着延长石油人不断地技术创新,以应对从“磨刀石”和“青石板”里“挤”油的局面。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郑忠文说,为确保原油长期稳产高产,延长石油突破原有认识禁区,按照“延长下面找延长”、“盆地下面找盆地”的勘探思路,不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区域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体系。其中,油田深层勘探技术、延长油区千万吨级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主设计完钻第一口致密油和浅层大位移水平井。

  对于技术攻关的成果,王军峰表示,延长油田连续多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过亿吨。同时,通过全面实施精细注水和水平井开发等先进技术,油田开发新油井大幅减少,单井产量却稳步提高。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延长石油跨入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并连续11年保持千万吨以上规模稳产。2017年,实现产油1275万吨。

  开发高品质燃油让每一滴油更有价值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壳牌”加油站,都会被打上一个特有的标签——延长石油,而这些油品,则均来自延长石油旗下炼化公司的三个炼油厂:榆林炼油厂、延安炼油长、永坪炼油厂。

  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总工程师张浩文称,炼化公司现已实现总规模超过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形成近百万吨LNG加工规模,同时生产聚丙烯、乙苯、苯乙烯、醋酸仲丁酯以及其他化工产品。

  “我们始终秉承‘让每一滴油、每一方气’更有价值的生产理念。”张浩文称,延长石油通过更先进的工艺技术,近乎严苛的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使汽柴液总收率接近90%,装置技术水平、工艺及收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厂区全貌

  记者在位于靖边县城东郊的榆林炼油厂看到,14套大型生产装置正有序运行着。在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透过电脑屏幕,实时监测着每一条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偌大的厂区,几乎听不到噪音,闻不到异味。榆林炼油厂总工程师高怀荣称,“声不扰民、气不升天、油不落地”的“三不”要求,即是对榆炼的基本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支撑下,延长石油的油品升级走在了全国前列。张浩文称,自2010年起,延长石油投资53亿元,建设了6套汽柴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使陕西比国家计划提前两年实现了“国V”油品市场投放,成为全国首个迈入“国V”清洁燃油时代的省份。2018年,延长石油的国“VI”燃油再次领先投放市场。

  同时,据介绍,延长石油按照“宜油则油、宜化则化”的转化思路,布局的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一项目将通过对丙烷、混合碳四等炼油“边角料”的深度加工。“目的就是进一步延伸延长石油的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有效提高能源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让每一滴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张浩文说。

  CCUS技术走在国际前列实现增产减排又节水

  “绿色开发、低碳发展、科技先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延长石油人早已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对CCUS技术的研发与试验,便是其中之一。

  在位于榆林靖边的延长石油乔家洼CCUS一体化示范项目基地,记者看到五口二氧化碳注气井正在工作人员的监控下有序工作。低温储罐中的二氧化碳经泵房加压,从注气管线注入到1600多米深的地下,每口井每天向地下注入约8-10立方米二氧化碳。

位于榆林靖边的延长石油乔家洼CCUS一体化示范项目基地(吴凯哲 摄)

  何为CCUS技术?其为一种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技术是运用特定工艺手段,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提纯,然后注入地下对储油层进行压裂,起到驱油作用。”长年奔波于西安与陕北的各个项目基地的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赵习森说,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油气约8%的采收率,还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可以说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依托理论技术的突破,延长石油分别于2012年9月和2014年12月,在靖边、吴起先后建成了两个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试验区。两个试验区各有注气井5口,一线受益井分别有14口和18口。目前试验区累计埋存二氧化碳11.73万吨,累计增产原油1万吨以上。

  赵习森称,目前,延长石油已完成36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未来力争建成中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旗舰项目,形成完整的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技术体系与标准,打造一支专业的碳捕集、管输、驱油、封存、监测技术团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低碳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18年4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延安行”活动中,专家认为:“延长石油在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实践和特低渗油气开采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能源企业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敢为人先建成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

  “煤制甲醇‘碳多氢少’,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为什么不让二者结合,实现‘碳氢互补’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催生了一个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建成了中国西部百万吨烯烃产品生产基地。据统计,全国每30吨聚烯烃产品,就有1吨产自这里。

  在油气资源富集的榆林靖边,延长石油就地取材,建成了一座绿色能源化工新城。每一天,乌黑的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三种不同的资源在高科技的魔术之下美妙相会,碳氢元素巧妙互补,缔造出洁白剔透的聚烯烃颗粒,在黑白之变中实现了初级资源向高端化工产品的华丽转型。

  延长石油在榆林靖边建成的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同时拥有煤、油、气三种资源,这是别的企业不具备的天然资源优势,我们加大科研投入,一次性实现了大规模煤油气综合转化,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应用这项技术的企业。”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说,相比纯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煤油气综合转化技术可使二氧化碳减排60.38%,二氧化硫减排59%,真正实现了原料吃干榨尽。

  据了解,2014年7月底,该项目全流程打通,一次性试车成功;2015年8月,正式转入商业运营。项目已建成运行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150万吨渣油催化热裂解、120万吨聚烯烃等8套主装置,配套建成公用工程及引水管线、铁路、渣场等厂外项目。主要产品为年产60万吨聚乙烯和60万吨聚丙烯,同时副产MTBE、石脑油、裂解重油、轻柴油、碳五、混合碳四、丁烯-1、硫酸铵、硫磺等产品。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接受“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采访团记者采访(安鑫 摄)

  而另一个令人惊奇创举则是,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厂区却没有一个废水排放口。据了解,该项目通过多级膜法分离与多效蒸发结晶等主要工艺技术的集成开发与创新,建立了全厂污水“零排放”系统,实现对全厂废水回收利用和部分盐的资源化利用。“全厂污水‘零排放’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是一个环保课题。做企业要有良心,在环保投入上要体现一个国企应有的担当。”李伟说。

  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曾表示,延长石油依靠科技创新探索出来的煤、油、气综合利用的新型发展模式,必将促使延长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了解到,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延长石油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470多亿元,先后建成6个科研设计机构、2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中试基地,并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形成了多专业科研平台,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

  “延长石油将坚持以能源化工为主体、以科技产业化和产融结合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石油全产业链、油气煤特色化工、能源综合供应、多元化发展四大板块,推动油气煤化电一体化耦合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清洁综合能源和高端石化产品服务商。”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陈杭如是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