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高教成台湾竞争力下滑的一面镜子

2018年07月13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夏守智)台湾当局近日人事调整,空缺多时的教育部门负责人一职由叶俊荣接任。他将面对棘手的台大校长遴选争议。

  与此同时,台湾舆论近期关注愈发凸显的高等教育困境,忧心社会竞争力问题。

  6月10日,在台湾大学2018年度毕业典礼上,不少学生在手机屏幕上打出“还我校长”标语。自前任校长杨泮池去年6月卸任后,这所全台“第一学府”的“掌舵人”已悬缺一年有余。

  其实,今年1月份,曾在“前朝”任职的管中闵在台大校长遴选中胜出。但当局教育部门拒发校长聘书,要求台大校长遴选委员会重启投票并遭到后者拒绝,至今双方仍处拉锯状态。叶俊荣甫获任新职即表示,直面该起争议,可结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外界十分关注其如何直面。

  从潘文忠到吴茂昆,接连两位当局教育部门主官直接或间接因“管中闵事件”下台。虽然,民进党当局一再声称秉持中立,但有台湾舆论认为,“管中闵事件”延宕近半年,早已超出所谓管任职独立董事、赴大陆交流、遭指论文抄袭等技术层面争议,本质上还在于政党之争。

  台“中研院”院士郭位近日撰文称,政治染指教研,台大校长悬而未决,台湾再次达到“政教不分”的高潮。与愈演愈烈政治干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各大学国际排名每况愈下。

  除却政治因素,教育资源分散,也是台湾高教不断式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广设私立大学,虽增加大学录取率,却也导致教育资源稀释,整体竞争力下滑。数据显示,大学录取率常年维持在九成以上,甚至在2017年出现“7分上大学”一事,被媒体冠以“年度笑话”。

  不久前,4名亚太创意技术学院学生向苗栗地方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校方提供必要师资、设备与实习课程,让他们得以完成学业。在全台约160所大专院校中,像亚太创意技术学院这样缺乏基本教学资源的高校并非个案,而这也是台湾高校资源分散的一个缩影。

  此外,诸如拔尖人才流失、国际化程度不足等也是台湾高教不可忽视的挑战。然而,不论针对顶尖人才的“玉山计划”,还是透过设置英语课程、加大境外招生力度,以及尝试布局海外分校等致力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的努力,短期内均成效平平。

  高教质量下滑,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竞争力不足。求职难、薪资低,成为摆在台湾学生面前的大难题。当局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台湾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为2.8万元新台币,不足日本的一半、美国的1/4,但这个数字已是17年来最高值。

  显然,高等教育的问题绝非限于高教本身。事实上,高教好像一面镜子,照出台湾整体竞争力下滑的现状。今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2018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台湾排在全球17位,落后于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及新加坡,这是2009年以来台湾获得的最差成绩。(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