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板明显 如何打造AI培养体系实验田

2018年08月28日 08: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才短板明显 如何打造AI培养体系实验田

  利用AI技术自动填词作曲、自动驾驶汽车、自动诊断农业病害……在“2018年全球高校学生DeeCamp AI训练营”(下称“DeeCamp”)闭幕式上,来自全球高校的300名学生组成的28支队伍展出了他们的AI设计作品。

  DeeCam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由教育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此次DeeCamp吸引了全球600多所高校,7000多名学生角逐300个培训名额。在5周的时间里,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深度学习“大牛”吴恩达领衔的明星导师对学生们进行AI技术的培训与实战,

  “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为中国高校AI培养体系试验田。”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王咏刚表示,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怎样培养更多能够符合当下发展需求的人才,逐渐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AI人才太封闭

  对于人工智能这样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高盛2017年11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占5%左右。“一才难求”的情况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短板。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不应求,高端人才储备存在很大缺口。加强AI人才培养,成为发展的迫切需求。

  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的学科,在高校现有的学科体系下,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大多散落在计算机、控制、统计等多个一级学科中。结果是这几个专业的学生都学到了一些相关知识,但都不完整。

  “智能专业课程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学时占比也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放春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企业远远走在学校前面。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包括人文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谈及当下AI的发展,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坦言,要满足企业的发展,满足产业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才供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晓春的观点得到了王咏刚的赞同。在王咏刚看来,AI人才一定会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做纯科研,有的做应用,“但是目前产业里更需要的是AI商业化人才、AI工程化人才,有综合的眼光,才能够把AI的科技和工程化的场景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王咏刚认为,一方面我国的AI产业蓬勃发展,正处于一个迅猛的上升期;另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在产业方向上和结构上的不均衡。他表示,我国的AI发展多是数据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驱动的AI发展,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技驱动的AI发展模式,由此我国的人才积累和需求也和美国有所区别。

  “一方面,我们缺少顶级的AI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缺少把AI技术应用到实际商业场景中,能够和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结合得非常好的AI商业化人才。”王咏刚说,AI人才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对前沿技术的跟踪能力,然而,目前一些AI人才太封闭了,往往只局限在自己研究的小领域。

  如何补差距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高校基本由美国包揽。目前,全世界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国168所,占据45.7%;中国20所,占5.4%。而在AI领域学术能力全球高校Top20榜单上,美国有14所上榜,中国有3所高校上榜。

  “美国的AI高端人才培养因为有多年的积累和底蕴,有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投资和被投企业之间的各种产业链,其生态环境的成熟,将其推上了高端人才培养的高地。”王咏刚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我国在AI技术、AI基础算法,包括数学的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等方面并不落后,“中国的高端AI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并没有美国那样成熟的体制和路径设计。但是现在无论政府、高校还是企业,都在努力弥补生态环境的不足。”因为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人才级数,王咏刚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中国会赶上来。

  杨晓春认为,未来必须搭建一个公共平台,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过去企业更侧重于自己的利益发展和技术发展,没有看到人才发展这么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DeeCamp这样的尝试,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他认为,在人才培养上,企业和高校应该携手,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如果不参与其中,企业很难把握前沿技术动态,从而带动企业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张均斌 实习生 尤怡丹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