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发力创新打造“振兴之翼” 助推“动能转换”

2018年09月30日 10:46   来源:新华网   

  哈尔滨发力创新打造“振兴之翼”

  新华社哈尔滨9月30日电(记者强勇)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把创新当作引领发展的首选,以“创”促“转”,推动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创新“药方”,助推“动能转换”

  在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摇篮”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763名基层职工中有933人提出过创新型项目建议,这些“妙计”创造的效益超过800万元。

  近年来东轻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搭建起“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发展脉络,仅2017年就实施科技攻关40余项,助力企业扭亏为盈。公司董事长范云强说,今年前8个月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5%,利润增加9792万元。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3年多,申报专利300余项,推出20余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新面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可用于高端数控机床“关节”部位,大幅降低我国工业机器人整机成本。

  不止大企业,更多中小企业坚持创新也取得快速发展。哈尔滨安宇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依靠过硬的技术声名鹊起,2017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首批22户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之一。目前公司的数控车间24小时歇人不歇工,年加工量2万多件,创造6800多万元产值。今年公司业绩预计增长30%。

  在创新驱动下,新动能加快成长。2018年上半年哈尔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43.2%。

  靶向施策,破解“成长烦恼”

  哈尔滨找准行业和企业发展痛点,靶向施策:科技创业三年计划,配备资金链,打造产业链;省市共建工业云平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共商发展大计……

  哈尔滨工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为“钱”发愁。其拳头产品光生物安全照明设备技术含量十足,但发展之路并非坦途,2015年企业销售额仅200多万元。2016年哈尔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抛来橄榄枝,扩大产能后企业今年销售额预计1亿至1.5亿元。

  哈尔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支持初创期科技中小企业为主。通过引入多家知名创投机构,将哈尔滨市政府7.24亿元资金“放大”6倍,使183个投资项目受益。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下,中船重工中小型燃气轮机、哈飞高原直升机、东安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精准施策激发了“双创”热情。近两年哈尔滨市平均每天诞生3.5户科技企业,创历史新高。近三年全市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3446户,占全市科技企业60%以上。

  掘金院校,科技正走出“深闺”

  有49所高校、500余个科研机构的哈尔滨,曾长期存在重学轻用的问题。近年来哈尔滨通过破除体制机制藩篱、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等举措,推动待字闺中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加快转化。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赵玉新创办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在国内船舶导航领域已占据1/3市场份额。“市里和学校很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提供资金和服务,成立公司后我还能把精力放在研发上。”赵玉新说,企业研发团队由最初20名教师,壮大为近100人的“核心教师+设计师+工程师”队伍。

  对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的同时,哈尔滨重点推进“市校合作”。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说,科技局逐步打破市校间管理体制障碍,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近三年全市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097项。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新成立的14家高科技企业中,有200多名教师成为股东,他们握有的股权高达1.64亿元。截至目前,哈尔滨校所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数量,占全市科技企业总数30%以上。

  哈尔滨科技资源富集,但还面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够、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需强化等挑战。“下一步,哈尔滨将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上持续发力。”李志杰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