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风从海上来】探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2018年10月11日 13:59   来源:广西新闻网   廖志荣

  放眼望去,大片红树林与碧蓝大海相接,蔚为壮观。广西新闻网记者 廖志荣 摄

  “如果说北海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那金海湾就是北海深呼吸的最佳去处。”秋日的微风下,密密匝匝的红树林轻轻摇曳,宛若一片巨大的绿色海洋泛起涟漪。近处的滩涂里,招潮蟹和跳跳鱼欢快地跃动……9日上午,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近30名记者一同探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体验北海“生态立市”的独特魅力。

  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位于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与素有“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国家4A级景区北海银滩一脉相连。

  据了解,绿色的红树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广西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1/3,约10.8万亩。

  “市区存在大面积的红树林在全国是罕见的,这说明北海的生态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据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拥有4.5公里长的海岸线,面积约6000亩,其中红树林面积约3000亩。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何在?工作人员介绍,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的关键区,在净化空气和海水水质、减轻海洋污染等方面效果显著,北海沿岸大批的红树林成为城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记者了解到,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作为北海市“生态立市”的象征,为推进生态北海建设,打造保护区作为生态保护、宣传和建设的窗口,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加大红树林保护力度,实施红树补植和生态恢复工作。按照北海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的工作布置,在积极谋划好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大对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的科研宣传、监控和保护力度,确保保护区不受破坏。

  红树林给游人最直观的感受,无疑是一片生物的天堂。红树林间的泥沙和海水里,随处可见身形细小的招潮蟹和弹涂鱼,它们爬行速度极快,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红树林还是鸟类的天堂,这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海鸟,数量最多的是白鹭,成群的白鹭在林间觅食玩耍,蔚为壮观。

(责任编辑:石兰兰)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