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新经济浪卷潮涌 成都全力奋楫争位

2019年06月14日 11:22   来源:人民网   

  当城市转型升级与全球新一轮科技更新、产业革命走在历史交汇点,对富有雄心、竞相逐鹿的城市来说,谁率先手握新经济发展的原始密码,谁就获得了走向未来的“通行路条”。

  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2016年,新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成为新经济发展的热点。据报道,第二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举行。彭博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史哲庭(Justin Smith)认为,在北京举办会议合乎逻辑:考虑到中国的体量,北京可以说是新经济中最重要经济体的首都。而远在1700公里之外的成都,则以其近年来在新经济领域的深耕细作,提供了中国城市序列中除北上广深外,新一线城市培育和发展新经济的崭新视角。

  6月10日至12日,2019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举行。至此,成都已连续举办了5年。此次主题被确定为“新经济 新生态 新场景”,以新经济思维组织开展了特色展览、要素交易、高端峰会等多场活动,来自美国、韩国、新西兰、泰国等22个国家的著名高校、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产业园区、投资机构、新媒体等600余名嘉宾齐聚蓉城。活动期间,11个主题场馆集中展示了成都发展新经济“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的丰硕成果。众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的市场运用如雨后春笋拔节成长,昭示着成都拓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展新路径和蓬勃生机。

  从此次全球创交会上亮出的家底来看,推动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技术非常硬核。诸如探索“太空+直播”的“斗鱼-666号”卫星发射,歼-20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机头,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拥有全球用户超过8亿的手机摄影软件Camera360,一年可发电250~260度、被称为“挂在墙上的油田”的“发电玻璃”,还有无线充电芯片、不怕水的插座、智慧城市多功能路灯等,都处于目前中国“黑科技”领域的前沿,也是市场应用前沿的翘楚,且都被打上了“成都造”的烙印和标签。

  新技术、新应用的场景营造成为本届创交会最大亮点。各类要素交易,既是成都全球创交会的传统项目,也是重要环节。无论是资本要素交易市场的现场办公,还是交易企业、项目的现场办理挂板、征信、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等手续,以及人才交易平台的搭建,都体现了相当水准。尤其是在“城市新生态”专场发布上,集中发布的城市场景供给计划、产业机会清单、新经济政府采购清单、城市重点产品目录等引起了业界内外的格外瞩目。通过应用场景精准匹配供需双方,促进15项符合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本土优势企业实现精准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新经济时代,场景为王。抓住了场景,实际上就抓住了新经济产业培育的入口。

  种种迹象表明,成都新经济发展已脱离了碎片化单个项目的初始阶段,进入了从技术、政策、人才、市场等要素全方位对接、场景全链条的生态营造新阶段。

  实际上,创交会之外,早已有城市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

  早些时候,武汉决定对光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政策加以修订,面向全国发起了国内首个“政策众筹”。上月底,武汉光谷联合某日报连续奔赴成都、深圳,开展“众筹”。将深圳作为取经宝地,这不奇怪,毕竟,深圳的创新经济已经领跑许多年。而把成都作为此次政策众筹的首站,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熟悉中国改革开放史的人都知道,深圳的崛起,最初靠的是“给”政策,然而,随着全国开放程度的加强,政策的红利已经不占据绝对优势,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动的政策创新。而近年来的成都,恰恰在政策创新上亮点频出。

  当然,这并非就意味着成都在新经济领域已经一骑绝尘,实际上,武汉此举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开放精神,这恰恰是新经济培育不可或缺的要件。而武汉的众筹答卷,也确实抓住了成都新经济培育的亮点。

  ——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2019年1月16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并下设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这在全国还属首次。新机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了城市培育新经济的最高“作战指挥图”。

  一个小插曲。本月,一位来自宁波、本科就读于西南交大的轨道专家,在成都创交会现场听说了“新经济委”这个新生事物,当即发了一条朋友圈:“新经济委员会主要是抓数字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这个目前是热门。但政府序列成立新经济委员会,成都是首家。还是很有远见的,应该给予点赞。”

  以新机构探索新机制,恰好证明了一个基本逻辑:新经济呼唤新治理,新治理释放新动能。

  ——打造应用场景。

  2017年,成都提出要培育新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构建“七大应用场景”,为新经济发展培厚市场沃土。这在全国城市中也属于首创。

  一年多来,成都揪住“场景”不放,甚至形成了应用场景理论体系,确立了规划新场景、创造新场景、包容新场景的城市供给场景三大方式。一是在规划编制中预设应用场景,充分留白,超前谋划、前瞻布局,比如在绕城高速道路改造中预留无人驾驶的测试场景。二是在生产生活中开展应用场景建设试点,对接生产生活需求,主动释放政务资源,增强市民对新经济应用场景的理解度和认同感。三是在城市治理中包容新场景。这点来说,成都出台的号称史上“最积极”共享单车管理条例和“最温和”网约车管理条例,都是实例。

  ——城市机会清单。

  今年3月26日,成都在全国首发城市机会清单,聚焦10个应用场景、7大类450条供需信息。本届创交会期间,第二批城市机会清单发布,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等“7大应用场景”和东部新城、公园城市等“N个延伸场景”,面向全球发布200余个细分场景764条供需信息。

  简单来说,城市机会清单就是解决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失灵问题,由政府主动释放城市公共资源要素,让更多企业准确、及时地掌握城市发展机会,促进新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对成都这一推进场景落地的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专家朱克力评价为:这是处理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发展新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市场用脚投票。此次成都创交会围绕新生态、新场景共签约38个重大项目,各类项目成交总金额达333.37亿元。其中,6月10日,东华软件和华体科技两家上市企业几乎同时于证监会指定网站发布公告称,与腾讯云、腾讯产业投资基金四方联合体以8.7亿元中标成都市“智慧绿道”项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在展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未来商业消费趋势研究报告》则显示,成都是最具新经济商业活力的城市之一,无论是从电商大促看城市“购买力”,还是从毕业生大数据看城市“吸引力”,以及从最近10年消费大数据看城市“消费升级”,一直表现不俗。

  从新经济委的成立到应用场景理论的创立,从新经济生态培育到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实现要素聚集,成都引领培育新经济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打破传统管理体制,创新制度供给,不仅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治理的转型。

  2017年,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宣称要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现在看来,这不仅是口号,也是态度,是行动。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