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是长江径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三峡水利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被称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
近年来,湖北长江沿线城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绿色生态环保工程、产业升级、脱贫攻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展现了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
生态优先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东湖是武汉的城中湖,走进位于东湖生态风景区的东湖绿道,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呈现在眼前,这条总长101.98公里的环湖绿道将东湖变成人们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东湖周边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东湖一度成为周边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东湖水质曾下降至V类。
随着《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于2009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东湖治理有了顶层设计,主湖治理的蓝图铺展开来。2017年,东湖水质迎来拐点,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
近年来,武汉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建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通行于一体的东湖绿道,体现“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湖于民”。
东湖绿道全程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通过人工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使东湖水质达到这几年来最优。
作为军运会主赛场之一,东湖将承办马拉松、自行车赛、公开水域、帆船等赛事,东湖将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湖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昔日的“工业伤疤”也变身“绿洲宝地”。
位于武钢大冶铁矿厂内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冶萍厂矿有限公司”中大冶铁矿的主体,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到本世纪初,其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已不足3000万吨,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长期资源开采还留下了遍布地表的矿坑、开山塘口和工矿废弃地。
为摆脱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大冶铁矿摸索出“修复环境、改造环境、治理环境、再造环境”的科学发展之路, 通过在露天采矿废弃的岩石堆上种植生态复垦林,创造了“石头上种树”的生态奇迹。
现在,这个以“天坑”为中心,拥有矿冶博览、井下探幽、天坑飞索、石海绿洲等十大景观的矿山公园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产业升级 推进高质量发展
自1966年创立至今,黄石东贝从一个七八个人的街办小厂发展成为现如今拥有7800多员工、年销售收入70多亿元的企业集团,靠着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出全球领先的变频压缩机新产品。
东贝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和队伍,连续四年发布了变频新品。
据统计,2018年东贝集团主导产品压缩机累计生产3012万台,年产首次突破3000万台,累计销售压缩机3053.9万台,单品牌产销量首次获世界第一。
东贝在迅速成长的同时,没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抛诸脑后。
在东贝园区的污水池里站,只见经过循环处理后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悠游嬉戏,在周边水生植物的掩映下,成了一道“花港观鱼”的靓丽风景。据介绍,放养这些金鱼是为了监测污水处理后的水质。
转型升级是黄石企业发展的基础。
黄石新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具有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区位优势。在这里,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等货物装卸有序、川流不息。
黄石抢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重大发展机遇,以打造现代港口城市为契机实现黄石水运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黄石新港已成为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危化品及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8000万吨、集装箱50万箱的接卸能力。
未来,将建设成中部出海港、产业集聚港、多式联运港、智慧信息港、生态绿色港“五港合一”的多功能港口。
作为拥有百年老字号企业5家、全国500强企业3家、世界500强来黄投资企业8家,有9个主导产业集群、4000多种工业产品的先进制造之城,当前,黄石正以振兴“黄石制造”为核心,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近年来,湖北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了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到经济大省的巨大飞跃。
数据显示,2018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3.94万亿元,截至2018年底,规上工业企业15598家,比197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200家增长77倍。千亿元产业增至1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28家。
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武汉市通过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实现乡村振兴。在“三乡工程”的推动下,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杜堂村实现了农村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农民变员工的跨越式发展。
杜堂村原本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2014年,杜堂村引回能人武汉万中集团公司董事长葛天才,资金3.8亿元,在该村投资开发木兰花乡景区。
通过搭建以景区为平台依托,葛天才带领村民成立杜堂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农房作价入股,公司再投资对房屋进行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由合作社招商市民下乡投资创业,经营农家乐、民宿、文创、商业等,农户按照入股10%保底方式进行分红,上不封顶。
这样,实现了农民、村集体和企业的多赢。目前,已有40个贫困户成功脱贫,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嘉鱼县官桥村八组完成了从贫困村到“神州第一组”的华丽转变。
1979年,官桥八组人均收入不到50元,集体总资产不足1万元。在全国人大代表、组长周宝生的带领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官桥八组由一个纯农业组变成了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湖北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2.3亿元,人均拥有资产近百万元。
步入官桥八组,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绚丽图画映入眼帘:现代化高科技工业园、整齐划一的乡村别墅、依山而建的田野山庄……
截止到2018年底,全组集体总资产达30亿元,年创利税1.9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6000元。
现在的官桥八组正在抓紧实施田野国家乡村公园、国家级新材料特色小镇、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湖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整治试点等项目。
乡村振兴在湖北已开始开花结果。2018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7.82元,是1980年的8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46.26元,是1978年的130倍。2014年以来,湖北省累计减贫490.7万人,脱贫摘帽20个贫困县,出列4021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14.4%下降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