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即便老生常谈也值得再谈一谈
【新闻随笔】
上海连续一周以上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湖北7月29日一天内连发51条高温橙色预警,拉萨首次迎来气象学定义上的夏天……2019年的夏天,出现在它前面次数最多的定语是“有史以来最热”。
高温长期“霸屏”,导致外卖、快递订单量暴增,快递员们头顶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环卫工、建筑工人、交警等从事不同户外工作的人,也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坚持在高温下工作。但持续在高温下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如“热射病”不得到及时救治,病死率可达70%。所以,“热死了”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检索新闻不难发现,在安徽等地已有人因高温倒下。
每年高温季到来,高温津贴问题都会被拿出来拷问一遍,舆论对此多少已有些疲态。除非有新奇的或极端的个案出现,高温津贴问题已经很难激发起公众的讨论热情和言说欲望。
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门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下的各项劳动保护作出明确规定。职能部门责任边界不清、保障措施欠缺精细、津贴发放不公平、劳动者维权尴尬……在对高温津贴的检视文章中,这些方面几乎都会被提及。在媒体多年的相关调查统计中,劳动者不知有高温津贴或者“只听过,没见过”,高温津贴遭“花式克扣”,除了统计占比高低的排名不同外,没有一项从选项清单上消失过。
但即便如此,高温津贴问题仍旧要在喧嚣的舆论场中再刷一刷存在感。这不仅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进行各种工作的,多半是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外卖骑手等这些最普通的劳动者,遭遇高温津贴被克扣的群体也基本与此重合。而这个群体在话语场中往往是“失声”的,他们总是处于“被讲述”“被代表”的境地。另一方面,据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最近5年会是有史以来最热的5年,而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年做此预测。科学模型的推演和我们的切身体验都足以让人相信,高温极端天气的增多在短期内恐难以逆转,如何保障高温下的劳工权益也将成为一项无法回避的长期议题。
今年6月,全国总工会下发通知,再次强调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但显然,在这个足够热的夏天以及未来可能会更热的N个夏天,要想避免高温津贴问题一再出现,需要的远不止于此。
(作者:莫洁,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