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6日电 综合台媒报道,大陆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台媒对此高度关注,有评论称,新一波“惠台26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对台企、台胞实施同等待遇更加细致具体,是之前一波惠台政策的有效补充。
让台湾人感到不再是“与我无关”
《旺报》5日发表题为《陆推惠台26条 两岸融一的开始》的文章指出,“26条措施”堪称是大陆全面惠台、两岸融一的开始。
文章称,2018年2月28日,大陆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有31条,各省市地方政府随即加码,纷纷再推出惠台60条、66条等措施;2019年11月4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名称虽只比去年多了3个字“进一步”,“含金量”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内容比“31条”更具体明确。
《旺报》在另一篇评论中亦提到,大陆在此之际推出“26条措施”,与2018年2月底出台的“31条”对比,31条较多宏观大方向性政策,26条则具体到各领域,如可参与大陆的5G技术研发、在大陆学校的台籍教师、台生可持台胞居住证申请公派留学、台胞可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各种体育联赛,以及可在海外的中国大陆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等等。
也就是台湾人常在新闻上看到大陆国际地位提升、5G技术先进、体育发展蓬勃,这些都不再是“与我无关”的事,要以此提升台湾人的参与感。
评论强调,当台湾热炒“亡国感”,大陆则让台胞有参与感;当台当局用渲染“抹红”吓台湾,大陆则端出“政策牛肉”照顾台湾;这场爱台湾比赛,民进党如不再改变路线,必定出局。
台湾《联合报》刊文分析,大陆发布对台“26条措施”,大陆学者解读,这是去年“31条措施”的升级与补充。台湾学者则认为,对岸有政策转变的迹象,不再通过台企,而是直接服务台湾人民,让民众有感。
政策含金量更高 民众获得感更强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26条”非常广泛、精准、而且很务实,这是他初步的3个感受。他说,之前“惠台31条”比较多属于政策性宣示或方向指导,“26条”每一条可操作性都非常强,针对性很高,且一看就懂。
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子凯认为,“26条”对两岸新兴产业尤其是通讯着墨甚深,以平等待遇的方式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出共同市场,契合这次两岸企业家峰会的主题。“26条”对产业发展是更具含金量的新措施。
据台媒报道,大陆再发布“惠台26条”,其中有4条与大陆台籍教师、台生权益相关,包括申请公派留学资格等。台湾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表示,这是对台籍教师和台生的“德政”,非常有吸引力。
厦门台协会长吴家莹认为,当前台资企业面临转型升级,新“26条措施”的推出,对台企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支持,也有更多机遇参与大陆经济建设;同时替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
大陆为台胞办实事 踩到民进党当局痛脚
台湾《中国时报》刊登评论指出,对台“26条措施”包括对台资企业和台胞在大陆的一些同等待遇,但对绿营而言,大陆任何惠台措施都是“特洛伊木马”,问题是,台湾民众真会支持民进党因“恐共”与“仇中”,就把台湾用围墙困死的做法吗?
评论提到,“26条措施”中包含台胞可向中国大陆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在“燕子”台风重创日本关西机场时已有大陆方面协助台胞的前例,这次大陆方面正式列入“26条措施”,又踩了蔡英文当局痛脚。
《中国时报》5日发表署名文章称,大陆用实际行动表明,其致力于两岸和平发展的基本政策方针没有改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和平统一的目标也不会改变。
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蔡英文当局的激烈反应。今年以来一直从“反中”操作中获益的蔡英文,最大的软肋其实也在于两岸关系,虽然台湾社会被一时的“恐中”情绪所左右,但谎言毕竟是谎言,总有拆穿的时候,而台湾民众也总会重新意识到两岸关系改善的迫切性,差别只在时间的早晚而已。
换言之,蔡当局最担心的莫过于大陆的出招,担心大陆的相关作为会改变当下台湾的政治气氛,从而让自己苦心营造的“亡国感”转变为民众对自己的唾弃。
该报在另一篇评论中指出,大陆发布新的对台“26条措施”,给予台湾企业和民众在大陆更多的同等待遇,让他们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但从陆委会的强烈反应来看,北京的做法确实踩到民进党当局的痛脚了。正如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所说,陆委会的言论毫不奇怪,可以想象,大陆越是为台湾同胞的利益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们就越会跳得更高。民进党的“两岸对抗政策”如果再不“发夹弯”,“下架民进党”终会成全台最大党。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