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电13万尾鱼类、1000公斤日本沼虾、2万只中华绒螯蟹,25日从一艘增殖放流的船上,被投放到长江口水域,欢快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这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项目组织的第13次增殖放流活动。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堪称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之初就非常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近20年的坚持,滔滔江水之下的生态修复,成效令人鼓舞。”上船参加增殖放流活动的东海水产研究所生态修复专家陈亚瞿教授说。
82岁的陈亚瞿教授,近20年来一直进行长江口生态修复研究并参与实践。通过增殖放流活动,长江口导堤及附近水域底栖动物种类和生物量都有显著的提高,表明该生态系统已明显得到修复和改善。航道工程中的南北导堤,已逐步建成一个长达147公里、面积约14.5平方公里的“人工鱼礁”,成为经济水生动物和珍稀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栖息地。中华鲟的回捕率达到1%,中华绒螯蟹的汛期捕捞量更增加了20多倍。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