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建就业“蓄水池” 疫情后拓就业“新蓝海”

2020年12月16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疫情是对经济社会的一次“大考”,同时也为劳动者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15日,记者从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悉,打造就业蓄水池、培育斜杠青年、制造业产线外包……各式稳就业促就业的“新招”,为企业稳住就业“基本盘”,拓展就业“新蓝海”。

  “后疫情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助推跨界复工,正催生出更多的斜杠青年”。常州米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常州市首批特许的灵活用工新经济平台9家试点单位之一,疫情期间脱颖而出,成为常州增加就业的新载体和新渠道。公司负责人戴卿辉表示,盘活赋闲劳动力正是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

  所谓“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束缚,投身多重职业、拥抱多元生活的青年人群。

  陈先生是一名外贸公司经理人,疫情前,收入主要来源于业绩提成,在疫情冲击国际贸易后,他萌生了打零工的想法,通过米仓科技开发的“稻米仓”小程序,注册成为了一名兼职自由撰稿人,施展才华的同时,也“丰满”了自己的“荷包”。

  据悉,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成功为400多人找到合适工作,预计今年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用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制造业面临不小的压力。”位于江苏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科瑞尔服务外包集团,通过拓展制造外包业务,使得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两业”融合。科瑞尔服务外包集团董事长杨晓东向记者介绍,选择制造业产线外包是企业转变用工模式的重要出路。

  常州市天宁区人社局局长叶平介绍称,所谓制造业产线外包,是指生产企业把一条或者几条非核心生产线外包给劳务服务公司,由生产企业提供厂房、机器设备,外包方自行招募员工、自主经营管理,最终以计件制与企业进行结算的一种模式。“这种用工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传统生产型企业可降低成本、规避用工及经营风险、专注于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劳动者处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用工周转池’内,可以相互调剂,避免了生产淡季被裁员或工资减少的风险。”叶平说,目前常州许多制造型企业正尝试产线外包,涵盖通讯设备类、精密机械类、建材类、光电类等,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常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朝着“两业融合示范区”这个发展目标迈进。(完)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常州建就业“蓄水池” 疫情后拓就业“新蓝海”

2020-12-16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