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0日 朱立凡)

2021年02月18日 15:55   来源:泰州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0日在泰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朱立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扎实推进“一高两强三突出”实践,顺利完成“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强”迈出新步伐。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十二五”翻一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5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71.7亿美元。获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三大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64.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工作获国务院表彰。科技进步贡献率65%,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

  “百姓富”创造新成果。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以内。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社保主要险种参保率98%以上,实现养老和失业保险市区统筹、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环境美”取得新突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社会文明程度高”展现新风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万人八类案件发案率保持全省最低,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主动担当作为抗击疫情,大兴实干之风攻坚克难,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心和着力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12亿元,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亿元,增长2.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

  (一)聚力创新发展,加速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我们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不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5.9%。2020年,我们吹响产业强市号角,推行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引领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先进制造业发力突破。制定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明确“两区一带多点”布局,编制发布产业链图谱、招商地图和投资地图。坚持以优质增量提高产业质量,总投资180亿元的中海油高端聚烯烃、52亿元的凯飞民用航空结构件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药明康德、宝能装配建筑等超5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长城整车制造项目竣工投产。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8个、星级上云企业140家,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创新活力有效释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55%,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4%。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超过20%,25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12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与北京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凤城合伙人”创投峰会,上线运行股债融合对接平台,新增上市过会企业4家。擦亮“泰爱才、最‘州’到”品牌,新增高层次人才2836名。企业质态稳中提优。规上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增长6.4%、8.5%,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77家,新增税收超千万元企业42家,扬子江药业连续六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0家,新增省瞪羚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6家企业成为省民营企业创新百强。培育专利标准融合创新企业68家,3家企业获得“江苏精品”称号。

  (二)注重协调并进,统筹城乡发展。“十三五”时期,我们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蹄疾步稳。2020年,我们实施做强城市两年行动计划,确定“一核三极三城”空间架构,在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同时,促进城乡高水平融合。城市功能加快补强。(下转02版)

  政府工作报告

  (上接01版)扩大城建惠民“战果”,市区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46个,铺设污水管网33公里,建成运行“好巴士1号线”,16家市级单位实现“拆墙透绿”。出台支持市区高端服务业聚合发展政策,签订与金茂集团合作建设高铁枢纽片区战略协议,完成“泰福里”商业片区规划编制,启动国际精准健康中心建设,市体育公园等省运会场馆项目加快推进,“数字泰州”运营指挥中心投用。开通泰州至上海动车组、泰州(始发)进京高铁动车组,北沿江高铁控制性工程正式启动,盐泰锡常宜铁路进入可研审查阶段,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阜溧高速建兴段、沪陕高速平广段改扩建、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开工建设,站前路、东环高架北延快速化工程建成通车。农业农村基础稳固。粮食单产水平居全省首位,生猪饲养量增长2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88%,新增高标准农田25万亩。开展农业农村项目突破年活动,新开工省级重大项目91个。成立市现代农业发展集团,6家企业获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家。率先开展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示范乡镇创建,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3个。安全治理扎实有效。以超常规力度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国务院和省督导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5%、64.4%。建立党政领导挂钩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机制,制定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出台企业主体责任规定,试行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积分管理。推行安全生产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奖举报机制”等做法被国务院督导组列入典型清单。结构化治理政府性债务,超额完成年度化解目标。

  (三)夯实绿色基底,建设美丽泰州。“十三五”时期,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任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导向。2020年,我们紧扣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升级加强环境治理手段,被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查激励地区。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认真落实环保督察整改要求,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市级销号率100%。开展“天空地一体、守护泰州蓝”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83.9%。出台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意见,省考及以上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100%。环保举措持续创新。举办首届健康长江(泰州)高峰论坛,运行“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和指挥中心。完成63项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任务,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开展环保“绿岛”建设试点,危废集中处置能力提高到14.3万吨/年。生态机制不断健全。启动建设8个生态安全缓冲区,调整划定19条国家级生态红线,生态空间保护区域面积占比27.3%。严格生态文明建设考评和责任追究,建立“专家治厂、科学治污”长效机制。加大执法惩戒力度,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38件。

  (四)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发展优势。“十三五”时期,我们立足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系统重塑园区开放开发功能,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金融、国企、国土等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和城市软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我们强力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同步抓好环境建设和改革工作,切实增强制度性竞争优势。园区发展开新局。把园区改革作为头号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两集中三剥离”改革,13个改革园区机构数、员额数分别下降20.7%、27.2%,非经济岗位人员占比降至20%以下。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创新设立重大项目服务部,新开工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1个,实际利用外资14.9亿美元。医药高新区产业化成效逐步显现,研发生产新冠检测试剂盒超过1500万人份,药品注册批件数增长41.7%。营商环境再优化。推行“泰企通2.0+企业服务专员”模式,成立营商环境“啄木鸟”志愿团。开展“及时雨·快落地”专项行动,发放稳岗返还3.1亿元,减免税费145.9亿元。出台惠企十条、惠农十条、稳外贸十条,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早茶峰会,打造“泰满意”帮代办服务品牌。重点改革有实效。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制定“一件事”清单110个,不动产登记实现“交验即发证”,线上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90.3%。启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健全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清理整合僵尸企业,规范债务内审内控,推进优质板块上市,国资国企改革在民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3%、55.9%。建立产融综合服务中心融资绿色通道,成立全省首家首贷中心,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非法金融机构排查整治力度,创设商业银行服务地方经济“三色评价”制度,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江苏股交中心分中心成功落户,制造业贷款规模超过820亿元。海关、海事、边检为开放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0日 朱立凡)

2021-02-18 15:55 来源:泰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