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日 姚奕生)

2021年02月24日 13:47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日在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市长 姚奕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珠海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珠海视察,对珠海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们牢记嘱托,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推动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经济总量从全省第十跃升至第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70亿元增加到379亿元、年均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91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4537亿元;进出口总额累计1462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21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936元、年均增长9.1%;常住人口突破200万人。

  我们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1+N”等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工业企业培育“十百千计划”,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打造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加快构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8.2%、30.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从5145亿元增加到9199亿元。格力电器进入世界500强,华发集团、纳思达进入中国500强,上市公司达38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两点两廊”建设,大力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64%提高到3.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2.7件提高到91.5件,涌现出世界最大两栖飞机AG600等一批创新成果。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在珠海布局,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投入使用,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开通。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十强,高新区获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自贸片区510余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高新区“一区多园”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全面铺开政务服务“全城通办”,国资国企、投融资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供电可靠性名列全国前茅。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外商投资企业9895家,国际友城增加至16个。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中国国际马戏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论坛等活动。

  牢记横琴开发的初心,全力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跨境办公、跨境通勤、跨境医保、跨境创业等创新举措深入实施,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平台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横琴成为内地澳企最集中区域,累计注册澳资企业3575家。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获批建设,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挂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落地。跨境政务服务达338项。对澳供水供电供气新项目完工。

  推动交通外联内畅,交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港珠澳大桥及口岸正式开通。珠海机场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通达城市85个。建成莲洲通用机场。高栏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高铁通达城市64个。一批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市内通道建成通车,主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基本完成。公共汽车全部实现电动化,“一元公交”通达全城。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宜居环境显著提升。把最好的空间、最美的景观奉献给最广大的市民,打造亲山近水的公共场所,香山湖公园、海天公园、金湖公园、黄杨河湿地公园等建成开放,“一院两馆”投入使用,香洲渔港完成搬迁。在园林绿化、灯光亮化、环境整治等方面下“绣花”功夫,市容市貌明显改善。西部生态新城建设全面提速,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海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成色更足。金融风险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17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实现“不黑不臭”。对口阳江、茂名精准扶贫连续四年被评为“好”,阳江产业共建项目超额完成省任务,对口云南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好”,对口支援西藏林芝米林县、米林农场和重庆巫山县成效显著,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理塘县“前店后厂”消费扶贫模式成为全国典型,黑河市对口合作取得实质成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累计投入1936亿元用于民生支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4.4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51所、学位4.2万个,新增中小学校38所、学位5.1万个。缔结54对港澳“姊妹学校”。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师大珠海校区等高校加快发展,UIC新校区建成使用。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建成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异地新建等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待遇均等”的全民医保体系。建成24个镇(街)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306处村(社区)居家养老站、168处长者饭堂。市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区体育公园实现全覆盖。有效应对“天鸽”“山竹”“海高斯”台风。深化平安珠海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138项具体工作已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包含的21项具体任务全部办结。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5%,进出口总额下降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9%。

  (一)科学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认真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全面落实“四早”防控要求、“四集中”救治原则,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实施最严密的疫情排查、最有力的阻断隔离、最有效的医疗救治,2月18日起全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建立珠澳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协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推动粤康码与澳康码互认,有序推进两地人员正常往来。3批56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守住“五道防线”,实行入境人员“三个全覆盖”。加强跨境货车司机、集中隔离场所、港口码头、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等重点人员、场所、物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销售活禽和野生动物、走私冻品、偷渡等违法行为。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平战”快速转化机制,实现法定传染病哨点监测全覆盖。累计为重点人群5万多人接种新冠疫苗。

  (二)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时推出“暖企十条”“复工复产十条”、稳增长“1+7”等政策措施,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坚决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超100亿元,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超4亿元,减免国有物业租金超3亿元。大力实施援企稳岗行动,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超7亿元,金融机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低成本资金超100亿元。扎紧“米袋子”、丰富“菜篮子”,保障物资供给,物价总体稳定。

  发挥投资关键支撑作用。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推动543个年度重点项目扩容提速。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314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投资345.2亿元、增长18.4%。“三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新增“三旧”改造224公顷、完成改造165公顷。新建5G基站6042座。举办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活动,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4个、投资总额1376亿元,高景太阳能、芯耀辉科技、华正新材料等重大项目落户。

  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放消费券1亿元,直接拉动消费5.4亿元。简化汽车登记、二手车交易手续,推动家电以旧换新,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华发商都、富华里入围省级示范性步行街和商圈,优特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体育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年接待过夜游客超1000万人次。

  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等工具,最大限度减少外贸实体企业疫情损失。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口岸通关“提效率、减单证、优流程、降成本”。打造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成5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监管作业场所,跨境电商进出口总货值34.5亿元、增长3倍。积极扩大利用外资,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24家,实际利用外资178亿元。

  落实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下降17.4%,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保障。获得新增政府债券、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128.7亿元,重点投向交通、产业园区、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大基层“三保”力度,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1%转移支付到各区。

  (三)全力推进珠澳合作开发横琴

  积极推进政策创新。横琴口岸开通新旅检通道,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推动出台支持港澳旅游从业人员跨境执业的地方性法规。推出全国首个跨境惠企平台,澳资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门受理,一门办结”。横琴市政工程向港澳企业开放。

  强化产业协同发展。新增澳资企业1395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新培育澳门项目225个。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入驻18家涉澳金融企业和服务机构。跨境办公试点楼宇现有澳门企业162家。14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企业引进资金近40亿美元,重点投资珠海产业项目。成功举办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20澳珠企业家峰会、第三届十字门金融周、2020珠澳国际汽车博览会等活动。

  民生事业融合发展。启动建设“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配额增加至5000台。推出不动产登记、医保经办服务“跨城”办理新模式,全国首推澳门“境外钱包”跨境受理业务,启用粤澳跨境电子直接缴费系统。组建首支由澳门居民组成的志愿“警察”队伍。平岗至广昌、广南梅供水工程顺利通水。

  (四)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资金管理等配套措施。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家。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8个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专项。深入落实“珠海英才计划”,新引进人才5.6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个。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广东·珠海赛区)创新创业大赛。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工建设格力电器高栏产业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富山产业园PCB基地,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8个,47家企业入选全省制造业500强。出台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中国绿色新材料(珠海)产业园揭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宋城演艺度假区、世茂港珠澳合作创新(珠海)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第七届中国游艇产业大会、中国(珠澳)中医药国际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横琴自贸片区新落地60项改革创新成果,1项入选国务院第六批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23项入选广东省第四批制度创新案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网上办”“指尖办”“一次办”,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为12家,国有企业“以投促引”产业项目150余个。商事主体总数达37.4万户、增长4.8%。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全国第5。

  (五)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等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广珠城际跨线列车增加至13对。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一期开通运营。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开工建设,洪鹤大桥、金琴快线、板樟山新增隧道、黄杨河大桥建成通车。空港国际物流园、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动工。高栏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竣工。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成7个市政特色公园和18个城乡社区公园。新增33公里健康步道、46公里林荫道、32公里碧道。凤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新建人行立体过街设施15座、公共停车位8000个。新增43公里市政燃气管道,为2万户老旧小区住宅加建户外公共燃气管道。西部生态新城起步区46条新建道路通车,13个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工。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珠海配送分中心和绿兴冷链项目,开工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洪湾中心渔港成为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莲洲镇石龙村、白蕉镇昭信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区。平稳有序完成非法渔业设施清理整治任务。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提档升级91公里、“白改黑”58公里。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居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斗门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莲洲模式”在全国推广。高新区会同村荣获“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金湾区被确定为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全国先行试点单位,斗门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

  积极推进海岛保护开发利用。建成东澳岛蜜月山景区栈道,开工建设玲玎海岸二期、华发东澳安麓酒店。建成三角岛后勤码头,完成桂山岛文天祥文化广场、大万山岛环岛路提升等工程,推进海岛存量生活垃圾整治复绿工作。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投产。广州南沙、深圳蛇口直达航线开通,海岛夜航及跨岛航班固定运营。实现桂山岛、东澳岛、大万山岛与市区用电同网同价、民生用水同城同价。

  (六)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

  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严格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财政收支管理,政府债务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强化政府投资工程绩效审计,加强事前事中监督。严密防范非法集资,全面排查涉众金融风险苗头,稳妥处置风险事件。完成851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工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PM2.5下降到19微克每立方米,五年来最好。新建污水管网283公里、维修整治155公里,完成南区二期、新青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高栏港石化基地污水处理厂、富山第二(工业)水质净化厂通水调试。53条问题河涌整治全面开工。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中信环保生物质热电二期投入运行,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5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及2个示范镇街。

  对口帮扶任务圆满完成。精准帮扶阳江、茂名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对口阳江产业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助力云南怒江州、四川甘孜州稻城县和理塘县、重庆市巫山县全部脱贫摘帽,对口支援西藏林芝米林县和米林农场工作有新进展。

  (七)不断增加民生福祉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民生支出461亿元、增长5.7%。出台“促进就业十条”2.0版,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适岗培训超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26家,累计孵化企业和项目3909个,直接带动就业3.5万人。扩大社保覆盖面,社会保险参保人次增长6.9%。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标准。开工和续建1.4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新增公办幼儿园37所、学位3.66万个,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任务。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10所,新增学位1.19万个。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北二区科研综合楼主体工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全市新增公立医院床位1567张。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评优秀,启动建设5处公办养老机构,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市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工人文化宫和方志馆、珠海传媒集团文化综合体。改造提升市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全民健身综合训练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成4个基层社会治理镇街试点和46个城乡社区示范点。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选全国试点。升级珠海“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建立出租屋市、区、镇(街)三级管理机制。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五大工程”,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建成香洲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完成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建成12宗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深入开展“六清”专项行动,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纵深推进“飓风”行动,违法犯罪警情下降13.8%。

  一年来,我们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和“两个专项整治”,抓好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外事、侨务、地方志、档案、气象、人防、供销、流渔、政务公开、信访维稳、海防打私、军民融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在于上级各部门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在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央驻珠单位、驻珠部队、省直部门,向关心支持珠海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深知,珠海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澳珠一极能级量级不强,产业发展不足,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二是创新支撑能力不强,缺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多;三是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消费、旅游服务功能不足,交通路网还存在瓶颈,生态、社会、安全等领域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四是重大战略战役性、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不多,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联通贯通融通率先在横琴落地有待加快。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珠海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部署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省委省政府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我们要感恩奋进,立足珠海的新地位、新方位、新定位,紧紧扭住能级量级和枢纽功能两大方向,加快建设澳珠一极,努力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根据《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支撑枢纽型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展望二〇三五年:珠海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

  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珠澳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要在六个方面实现新提升:

  经济发展更加高质量。着力打造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人才强市,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智能家电、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对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互促。推动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做强横琴、高新两大创新平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发挥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横琴自贸片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在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体制机制“软联通”上率先破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素市场化配置、城市治理、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坚持内外双向发力,构建联通内外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

  珠澳融合更加紧密。全市全域加强与澳门合作,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推动建立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系统性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为重点,与澳门协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与澳门在城市规划、民生保障、青年服务、社会治理、警务执法等领域深度合作,实现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衔接,资源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城市功能更加强大。推动高铁、地铁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机场、港口国际化枢纽功能,争取一年建成一条市内跨区域通道,形成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着眼城市快速发展需求,提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强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挖掘海洋海岛资源、土地空间效能、历史文化和高校资源潜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东西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管控好山形、水体、岸线、天际线,持续推进“公园之城”“千里绿廊”“万里碧道”“最美海岛”建设,推广绿色生产、绿色建筑、绿色出行,擦亮生态环境金字招牌,建设宜居安居的魅力城市。

  治理效能更加显著。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推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发展安全更有保障。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和青春活力明显提高。平安珠海、法治珠海达到更高水平,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们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坚决做好珠澳联防联控工作,完善防控链条、筑牢严密防线,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四大战略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保持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

  围绕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开展创新综合实力100强、成长性100强、税收贡献100强标杆企业遴选,力争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超100家。给予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鼓励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以产教融合为重点,支持在珠高校与企业共育科技人才、共克科研难题、共享创新成果。用好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及澳门四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横琴分部,开展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建设好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推进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珠海科技创新园、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科技园建设。

  增强创新要素支撑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珠海英才计划”提质增效。引进培育2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规模,鼓励商业银行参与科技信贷融资对接。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服务体系,建设上市公司孵化培育综合服务平台。用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建设中国(珠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开展驰名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行动。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等产业集群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格力电器高栏产业园等105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引进97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冠宇电池扩产等项目,开工建设摩天宇第二产区等项目,推动纳思达智能制造一期、崇达科技、景旺电子等项目竣工投产,争取重大航空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深化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中国绿色新材料(珠海)产业园、珠海国际健康港、南屏科技生态城、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等载体,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产城融合创新特色园区。探索建立以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为主要指标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做好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验收工作,加快建设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二)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全面提速路、桥、隧建设,逢山开洞、遇水架桥,乘势而上破解交通瓶颈、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珠海段,加快建设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二期,推进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和珠海地铁前期工作。推动香海大桥主线、兴业快线北段(西线)、鹤港高速一期年内通车,加快建设珠海隧道、菱角咀隧道,动工建设金港大桥、机场北快线。加快推进珠海机场改扩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莲洲通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推动开通珠海机场国际口岸和国际航线。加快珠海港码头、锚地设施建设,推进高栏国码集装箱三期、港弘码头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开通青茂口岸,加快重建九洲港口岸。推进洪湾通关综合服务中心、白蕉冷链物流园建设,建成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试点,支持城乡配送及物流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打造十字门、吉大城市之心、九洲湾和富华里商圈,建成中海环宇城、金湾华发商都、斗门富元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加快发展夜间经济,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布局24小时经营店,鼓励商家开展“夜宴”“不打烊”促销活动。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品牌经济、流量经济、首发经济,培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电竞电玩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鼓励口岸免税店加快发展,扩大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规模。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旅游服务环境和设施,推进凤凰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宋城演艺度假区、长隆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发港珠澳大桥蓝海豚岛、前山河、黄杨河特色旅游项目,开通唐家港与深圳港“水上巴士”航线。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安排重点项目569个,年度计划投资1327亿元。加强城市运营管理,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抓好香洲北工业区、香洲科技工业园改造,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旧村更新,新增“三旧”改造180公顷、完成改造140公顷。盘活处置闲置用地和重点区域“烂尾楼”。建成中信生态环保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一期、珠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绿色工业服务中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新建、改建300公里污水管网。推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建设220千伏加叠线。实施珠澳水资源保障工程。新建5G基站1.1万座,加大5G网络在政务服务、工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场景应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加快珠澳合作开发横琴步伐。承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方案实施。推动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加快新一批涉澳项目落户粤澳合作产业园,探索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立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做大做强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争取数字人民币在跨境场景试点使用。设立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完善横琴口岸商业配套,加快建设横琴口岸二期,推动实施珠澳客货车“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加快建设“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实施澳门居民“零出关”“零距离”办理珠海社保业务。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省出台支持珠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基层主观能动性。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批改革,建立完善水电气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平台。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大数据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企业开办全流程电子化,探索实施准入准营相关事项一窗通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联办,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推进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数字智慧服务大厅和智能化市民服务热线,动工建设市级市民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外延并购、以投促引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强化国有资本监管,有效防范投资经营风险。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时效性,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设立“珠海企业家日”,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基地,引导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持续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推进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谋划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机制,发挥中德、中以、中拉合作平台作用,提升对欧洲、东盟、日韩、拉美等区域招商引资水平。优化对外投资布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办好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亚洲通用航空展、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等活动。

  (四)更大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编制《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统筹横琴新区、万山区、保税区等区域规划建设。推动香洲区发挥主城区综合优势,提升服务功能,构建“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空间格局。推动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机场、海港联动优势,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产业集群发展高地。推动斗门区发挥自然生态和空间优势,完善城市“一河两岸四组团”布局,加快建设“两大产业带”。推动高新区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优势,以国际标准建设运营淇澳岛和后环片区,打造产城融合滨海新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洪湾现代国际渔业物流港、珠海台创园、万山深海养殖基地,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加快建设斗门十里莲江农旅健康小镇、益田停云小镇、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等龙头项目,支持建设特色乡村旅游民宿,打造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农村交通运输、乡村物流、宽带网络、水利等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房管控、“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斗门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提升农村“三资”平台建设水平,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斗门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海洋海岛保护和修复性开发。稳步推进外伶仃岛防波堤、唐家港陆岛码头等工程建设,高标准改造提升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设施。建设高品质酒店、民宿,加密陆岛航班,增加与周边城市的航班。对接香港、澳门、横琴旅游资源,开发海岛特色旅游产品。推进直湾岛LNG接收站以及黄茅岛、大小烈岛游艇自由港等项目前期工作。依托云洲无人船国家级海洋测试场、大万山岛波浪能等项目,建设万山海洋科创小镇。大力发展现代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加快建设三角岛,打造无人岛开发示范项目。推进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开展牛头岛、小蜘洲岛、直湾岛市场化出让工作。

  (五)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宜居安居的魅力城市

  建设高品质公共空间。推进九洲观光塔、城市阳台建设,加快香洲港、洲仔桥等景观节点的规划建设,持续提升情侣路“一带九湾”品质。改造提升圆明新园、香山公园、炮台山公园。尽快建成香山迎宾馆。加快建设小横琴山步道,建成凤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新增86公里碧道。启动建设市级植物园、儿童公园,规划建设科技馆、青少年宫,打造更多科普教育、休闲游乐场所。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臭氧、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控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严格管控重点涉气污染源,禁止黑烟车上路,推进城市物流用车、公务用车、出租车电动化。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推进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重建石角咀水闸,改扩建广昌水闸。完善高栏港船用岸电配置,加强船舶生活污染治理。完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机制,防范土壤污染。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实施厨余垃圾“驳运+直运”收运模式,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实施车道“四改六”、路面“白改黑”、路灯“暗提亮”、园林“绿有彩”。加快实现交通标识标牌、通信信号以及视频监控的“多牌共杆”“多杆合一”。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推进城市光亮工程和住宅小区天台“洁面”工作,加强广告招牌管理,规范共享单车、摩托车、电动车管理。启动主干道快速化改造。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新增市政燃气管道30公里。加快推进平沙农场砖瓦房改造。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视频云平台、公安大数据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建设,铺开智感安防区、横琴智感安防岛、智慧小区建设,建成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智慧海防建设。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强化镇街社会治理职能,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建成25个镇(街)社工站,推进村(社区)社工服务点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巩固村级组织换届成果。升级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动信访工作改革创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防范。继续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提质行动,推进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推广使用重点药品追溯系统。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完成海堤提升工程2个、续建13个、开工4个,加大力度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水浸黑点。

  (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开展重点群体精准就业帮扶行动,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及托底安置。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建设。健全分类分层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帮扶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社会福利制度,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建成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就近便捷托育服务。筹集1.8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推进租购同权,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持续巩固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深入推进“五大工程”。全面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更好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建成幼儿园8所、增加学位2800个。推动和风中学改扩建,启动建设一所新高中,建成中小学8所、增加学位1.1万个。为全市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推进市一职校、市理工学校整体搬迁,建设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支持在珠高校提高研究生层次规模比例,支持UIC二期建设,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办珠海校区。加快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探索组建市属学校教育集团。

  深入实施健康珠海行动。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工建设生物安全P3实验室,建成运营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北二区科研综合楼和主体综合楼、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提升项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项目,支持市人民医院和中大五院打造高水平医院、争创区域医学中心,推动遵医五院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第五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提升文体服务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启动建设珠海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建设工人文化宫和方志馆、香山文化艺术中心、金湾航空城市民艺术中心、斗门文化艺术中心。加强古村、古镇、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作品化、精品化、旅游目的地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办好中国国际马戏节、珠海沙滩音乐节、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珠海WTA超级精英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等文体活动。

  各位代表!珠海的新地位、新方位、新定位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贯彻宪法、民法典,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强基础、补短板”专项活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强化立法需求,推动重点立法工作。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政务公开。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区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加强市级宏观统筹能力,更好调动区级积极性,推动财政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让最基层的部门有钱办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持续抓好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监督反馈问题整改。要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深化“两个专项整治”,突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干部坦荡真诚同企业交往、真心实意靠前服务。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

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日 姚奕生)

2021-02-24 13:47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