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二○二一年一月十二日在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青岛市代市长 赵豪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岛,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并视察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赋予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学深圳、赶深圳”,奋力打好15个攻势,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充分发挥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谋划推进工作,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预计达1.2万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
五年来,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激发内生动力。市场主体达179.8万户,是“十二五”末的1.9倍。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4300家,是“十二五”末的4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占全省41%。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不断增强。
五年来,城乡区域加快融合。坚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青岛贡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74.6%,比“十二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即墨撤市设区,胶州全面融入环湾都市区,平度、莱西加快崛起。机场、港口、高铁、地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预计增长4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跻身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持续打好稳增长、转动能“组合拳”。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950亿元以上。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6%,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全面起势,卡奥斯平台链接全省8.2万家企业。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年游客数量突破1亿人次。发起经略海洋攻势,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科技引领城建设成效显著。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46个。新引进高校科教机构21家。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加快建设,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平台机构来青投资布局,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0家。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08项。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突破50%。迈入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行列。
(二)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融合
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成效明显。胶东国际机场建成,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潍莱高铁开通,龙青高速、新机场高速一期等道路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46公里。成为首批5G试点城市。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打通未贯通道路123条。建设海绵城市229平方公里。扎实推进美丽青岛建设,改造老旧小区704个,实施一批市容环境整治工程,浮山湾夜景灯光秀成为城市新名片。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70%、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两条千亿级产业链持续壮大。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任务,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400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100%。基本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客运(公交)“村村通”、道路硬化“户户通”。99.1%的村庄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西海岸新区、莱西入选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
区域统筹发展呈现新局面。发起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两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2.1%、12.9%。积极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动签署一批合作协议,发起设立1000亿元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安顺、陇南、菏泽脱贫奔小康。
(三)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8%和27%。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了38%、33.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省控以上河流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98.8%。浒苔治理成效明显。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重点生态区保护得到加强。440条河流、49个海湾、4137个有林村(社区)全部纳入河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管理。新造林5万公顷,新建改建绿地2485公顷,建成绿道240公里、口袋公园311个。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四)坚持开放发展,增强改革发展新动力
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上合示范区签约落户项目73个、总投资1922亿元,引进市场主体5238家。自贸区青岛片区106项改革创新试点完成98项。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和4个综合保税区获批。打好“双招双引”攻势,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100个,入驻世界500强企业达164家;累计到位内资8100亿元,年均增长13%。持续推进外贸稳中提质,年度进出口总额达62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47.9%。累计对外协议投资280亿美元。全力打造沿黄流域出海大通道,联合建设海铁联运中转基地。新增集装箱航线20条、洲际直飞航线11条,“齐鲁号”欧亚班列直达9个国家、36个城市。获批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日、韩、德、以、上合等“国际客厅”和“山东会客厅”建成运行。新缔结国际友城15个。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权力事项149项。除特殊事项外,市级依申请行政许可事项100%实现集中办理、100%网上可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市属企业整体混改率达71%。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充分尊重企业的创意创新创造,民营经济完成税收、吸纳就业占比分别达66.8%、82.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意才基金、兴华公募基金、港信期货获准设立。新增金融机构59家、达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达59家。
(五)坚持共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总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47万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中小学210所。普通高中录取率提高到68%。康复大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等一批医疗项目,新增医疗床位1.3万张。新增养老床位2.1万张,总数达6.8万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2%、46%。全市6万多贫困人口和200个省定贫困村、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脱贫摘帽。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15.9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0.6万套(户)。
城市更加文明时尚。蝉联全国文明城市。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荣获“时代楷模”称号。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深化国际时尚城建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成健身场地3369处。黄海青港足球队晋级中超联赛。青岛籍运动员获全国级以上金牌535枚。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较低水平。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应急管理持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生态持续优化。5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民族宗教、外事、台港澳、侨务、气象、人防、统计、史志、档案、仲裁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165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动镇街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政府履约践诺专项清理深入推进。实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促进惠企政策落实。健全重大决策倾听民声机制,创新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政民互动渠道更加畅通。
作风效能持续优化。坚持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打好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流程再造不断深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府,“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深入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三化一型”素质持续提升。坚持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关键穴位,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成效显著。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三公”经费支出下降50%以上。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得到巩固发展。
各位代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运行逐季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这一年,我们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按照市委部署,顶格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不断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冷链食品全链条管理,提升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特别是面对去年10月的突发疫情,在全市人民积极配合下,5天内完成超千万人次核酸检测,果断及时处置,巩固了疫情防控成果。
这一年,我们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强化举措对冲疫情影响,稳住经济基本盘。实施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出台激发消费潜力“61条”等举措,组织开展“百日万店消费季”等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恢复性增长。出台一揽子惠企纾困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新增市场主体36.4万户,增长12.8%。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深化开放创新改革。充分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举办创投风投网络大会、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青岛峰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中国科协年会等重大活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双招双引”。实际到位外资350.6亿元、增长11.4%,引进内资1900亿元、增长10%。积极推进13条产业链创新发展。“四新”经济加快成长,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创业城市加快建设,举办青岛创新节,城市开放包容度、资源集聚能力明显提升。获评2020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完成12件36项市办实事,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坚持援企稳岗扩就业并举,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确保“粮袋子”“菜篮子”安全。3次提高低保和特困标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成为广泛共识。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央、省驻青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岛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有的经济指标未达预期。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实体经济根基还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城市运行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待进一步突破,对外开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对于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奋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省委八大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统筹发展和安全,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蹚出新路,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提升,在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率先走在前列: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在前列。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努力实现进位争先。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影响力,引领胶东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推动开放创新改革率先走在前列。坚持准确把握开放创新改革的内在逻辑,全面激发市场活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基本建成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创新创业生态,全面建设创业城市,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深入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率先走在前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塑造和展现现代海洋都市文明,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在前列。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固蓝绿相依、山海城相融的生态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幸福美好家园打造率先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城市治理效能率先走在前列。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打造“三化三型”政府,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深入推进15个攻势,更高水平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必须坚持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积极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必须把握重点、找准“穴位”,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投资带动经济工作全链条,以工业互联网串联产业转型升级主脉络,以创业城市集聚创意创新创造元素;必须狠抓工作落实,贯彻“项目落地年”要求,用抓项目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地,促进成效凸显;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3%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创业城市,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支持重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加快4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轮轨系统动力学、轻量化材料和系统节能等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海检集团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提升高端装备综合试验检测能力。支持赛轮集团加强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推广应用。支持东软载波提升软件研发和芯片设计能力。支持海尔、歌尔等企业牵头争创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海尔、森麒麟、即发等企业牵头在工业互联网、航空轮胎、无水染色等领域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00家、达到4600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瞪羚企业20家。加快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柔宇科技等重点科技项目建设。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重点产业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引领技术。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国有企业研发考核机制。落实好“首台套”、创新产品首购、研发后补助、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服务的支持力度。
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医疗机构建设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中心,对评估优秀的给予补助。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在青设立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在职称评审、进口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点科研项目,建设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平台。推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投入运行,加快建设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加快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产业研究院建设,打造全国性新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中德青年科学院、日本企业和科研机构基地,开展科技项目联合研发。推动海创汇、华夏基石、创业黑马、春光里等孵化器加快发展。对新认定的国家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发挥国际院士港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推进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蓝谷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发展科教产融合园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青创十条”实施细则和具体举措,培育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创新科技管理方式,积极采取竞争立项、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等各项鼓励政策。加大高水平创投风投基金招引力度,新增私募基金管理机构150家左右。发挥科创母基金和其他各类基金作用,助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建立科技信贷“白名单”,引导商业银行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支持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实行人才服务“一站式”办理。实施“青岛菁英工程”,办好蓝色经济国际人才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等活动,力争引才聚才25万人,建设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办好青岛创新节、民营经济创意会、“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让更多的创业者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二)做大做强十三条产业链。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13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惠科、东华鲲鹏、歌尔全球研发总部等项目建设,力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发展实现新突破。智能家电产业,加快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海信新型中央空调系统等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威高国际医疗产业园一期、华大智造高端耗材等项目建设,实现产业跨越发展。高端化工及传统制造业,加快海湾集团、金能化学等22个高端化工项目建设和中德氢能源产业园建设;加大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高端装备产业,加快中兴通轨道交通、中车智汇港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本地配套率,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美锦氢能、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基地等汽车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加快顺诺机器人、高测高精密数控装备、中工际华、宏大纺织等智能装备项目建设,争取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柠檬豆、雷神科技等新经济企业,不断壮大“四新”经济规模。加快布局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空天科技、极地深海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制定实施倍增计划,做优做强主业。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提质增效,滚动推进500个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培育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打造品牌企业梯队。培育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隐形冠军。开展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设国家质量品牌示范区。发挥好“金企通”等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银行、基金、创投风投机构加强与企业对接。制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更好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
加快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行动,探索建立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指标体系,办好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更好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出台推动卡奥斯平台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13条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卡奥斯共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啤酒饮料、橡胶轮胎、高端化工、节能环保、智能检测等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1000个“工业赋能”和未来城市应用场景,推动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引进一批5G、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项目,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打造北方服务业基地和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港口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经纪、航运交易、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中国外运(上合)智慧物流园等15个项目建设,做优“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服务品牌,力争“齐鲁号”欧亚班列数量增长25%以上,争创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现代金融产业,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积极引进证券、保险、理财、期货等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商务服务产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税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工业设计等行业,打造商务服务中心。精品旅游产业,加快东方伊甸园、方特熊出没动漫谷、雅钻文旅交流中心、环球融创海洋文旅城等项目建设,发展民宿体验、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医养健康产业,加快青特北大医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商贸产业,积极引进批发贸易总部型企业,整合提升浮山湾国际时尚商圈,加快台东步行街、李村步行街等街区改造,每个区市都打造1条特色街。鼓励发展首店经济、直播电商、内容电商,搞活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健全市场监测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出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做大做强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提升涉海产业核心竞争力。海洋一产,加快1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海洋种苗业、深远海养殖业。海洋二产,重点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产业。加快中船柴、中瑞威飞、智能航运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等海工装备项目,海洋科技谷、海之乐海洋生物制品等海洋生物医药项目,深远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等风电项目建设,成立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争取国家深海基因库落户。海洋三产,整合海上旅游资源,加强产品设计,发展海岛旅游。争取设立蓝色金融研究院(青岛)。推动海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国信海洋经济三产融合先导区、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好改革“冲击钻”、下好开放“先手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一事全办”覆盖面,提升“青e办”掌上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一码通”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完善“青岛政策通”平台功能,实现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服务、一口兑现。探索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
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分类分层推进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分期培训100名以上精英民营企业家、1000名以上优秀民营企业家、10000名以上年轻一代民营中小企业高管。加快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活动,争取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完善常态化联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机制,健全政企协商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坚持为企业家站台、为企业发展站台,持续营造让企业家舒服、舒心的环境。
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加快推进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打造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发展的重要支点。上合示范区,加快推进总投资1312亿元的52个项目建设,探索设立上合地方合作银行、上合产投联盟、上合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上合技术转移中心、“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打造上合国家进口食品农产品集散中心。自贸区青岛片区,深度推进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力争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0%。加快中日韩消费专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做大棉花、橡胶等特色优势品种交易规模。建立自贸区口岸清算体系。推动欧力士中日产业运营总部等国际化平台落地运营,促进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各功能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快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高水平建设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放大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作用,加快设立东亚海洋合作组织。推动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检验检测联盟。
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巩固扩大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培育壮大国际性贸易主体,积极招引国内外大型贸易商。加快建设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用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政策,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实施跨境电商倍增计划。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完善胶东五市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一体化重点项目库,用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推动五市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共同把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中国面向日韩的开放门户。完善半岛科创联盟运行机制,推进资源共享与创新合作。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岛—潍坊临空临港协作区。发挥创意黄河现代服务业联盟作用,深化与沿黄流域重点城市合作。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开放合作国际客厅、香港客厅和“数字国际客厅”“资本国际客厅”。推动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向更高水平发展。
办好各类重大活动。重点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国际标准化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等重大会议,办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博览会、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山东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等重点会展,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国际音乐节、凤凰音乐节等重点节会,办好“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青岛马拉松、第五届市运会等体育赛事,扩大对外交往,深化交流合作,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一体推进,加快打造方便、温馨之城。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完善区市国土空间规划、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推进主城区扩容扩能,打造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三大主城片区,加快蓝谷、董家口、姜山、南村四大功能性战略节点建设,推进平度、莱西全面跃升,持续优化湾区大都市空间布局。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中山路、馆陶路和邮轮母港区等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积极导入新业态,推进港城联动、老城复兴。推进胶济铁路沿线、楼山后等老工业区改造。改造老旧小区200个以上。实施城市空间微更新25处。推动胶东国际机场有序转场。推进前湾港区提质增效,加快泛亚码头三期工程建设。推进董家口港区专项规划调整,加快大唐码头二期、华能码头二期、LNG项目三期建设,新增万吨级生产泊位4个。推进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潍烟铁路、莱荣铁路青岛段规划建设。推进新机场高速二期、明村至董家口高速、潍青高速等43个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地铁8号线南段、4号线、6号线、2号线西延段建设,实现1号线南段试运行。加快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实现长沙路—环湾路立交桥、太原路东延段工程主线通车,整治提升50条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城市规划道路,打通20条以上未贯通道路。加快黄水东调青岛配套工程建设,实施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天然气管网15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配套面积500万平方米。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完成50处城市积水点改造,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双千兆”。新建5G基站5000个以上,打造10个5G全覆盖全融合应用园区。新建加氢站4座、电动汽车充电桩2500个。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查市民普遍关注的违法建设、占路经营、不文明养犬等问题,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区市交界地带、背街小巷、开放式楼院环境整治行动,优化机场车站、铁路沿线、高速公路连接线周边环境,升级改造10处以上农贸市场。强化交通拥堵治理,疏通干道堵点,加强学校、医院、景区周边交通疏导,调整优化公交线路80条,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探索停车泊位共享管理。优化“街长制”,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出行、礼让行人、文明餐桌等行动。倡导网络文明。推进诚信建设。鼓励志愿服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动政务数据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共享。构建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建成城市运行中心,基本建成城市云脑区(市)中枢,接入各领域应用场景不少于20个。加快打造数字社会。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全覆盖,建立全域全息智能感知体系。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化体系。力争建设智慧社区、智慧街区50个。新建升级智慧交通设施210处,开展5G交通网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海信5G+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头雁工程”。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互认,建成35家互联网医院。完善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打造数字化景区。
(五)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镇为着力点,以村为操作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夯实农业产业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国际种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3%。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打造“青岛农品”品牌。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智慧农业基地。规划建设中国(青岛)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新希望、正邦、益海嘉里等项目建设。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规模化供水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改善提升行动,建设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新建、养护农村公路350公里。启动市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优化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深化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让农民放心进城、安心落户。深化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四减四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发展绿色金融,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新增工业余热和清洁能源供热能力400万平方米。倡导绿色生活,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燃煤、扬尘、汽车尾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有序淘汰燃油公交车,守护好一片蓝天。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做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验收工作,提升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环境质量,全面完成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涵养好一湾碧水。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好一方净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强化环境执法。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和湿地保护。实施全域绿化行动,植树造林1万亩以上,整治提升5个郊野(山头)公园,建设绿道50公里、口袋公园20个、立体绿化50处。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七)扎实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用心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10件32项市办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促进创业就业。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创业补贴、职业培训、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打造服务职工设施105处。对5万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50所。对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食堂实施运行补助。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完成康复大学校区建设,筹建中德工业大学,启用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支持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水平建设开放大学,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时尚产业,让城市更具艺术气质。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市博物馆、科技馆建设,新建全民阅读设施110处。积极发展大众艺术,鼓励文艺精品创作,讲好“青岛故事”。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万场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发展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打造“电影之都”品牌。推进2023亚洲杯足球场、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建设。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建设健身场地和设施260处,完善城区“8分钟健身圈”,办好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跑遍青岛”大型主题活动。积极发展文体旅游、时尚健身等新业态,提高“音乐之岛”“帆船之都”影响力。
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期、市八医东院区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建设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打造半小时爱心献血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全面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国家试点。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市老年活动中心和40个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提高孤儿和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加快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及时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救助,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
提高住房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推动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建设和筹集租赁住房2.2万套(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4000户。稳步推进人才住房建设,促进供需有效衔接。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深入开展“三我”民声倾听主题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扎实做好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强化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深化“食安青岛”建设,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万批次。做好侨务、台港澳和民族宗教工作。发挥好仲裁、司法职能作用。提升统计、档案、史志、气象、人防工作水平。促进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青岛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我们将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广泛开展“全民爱军拥军”等双拥共建活动,全面落实军人依法优先政策,不断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共同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
(八)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总投资5050亿元的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清单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并进行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实行重点项目专员负责制,对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由区市或部门班子成员担任专员,全程跟踪服务。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核准快速通道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全程督导落实,严格开展重点项目督导,定期调度数据、实地核查、排序通报。
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加强项目创意谋划,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四新”经济项目,推动现有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运用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和“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调度平台,促进项目信息互通共享。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构,发挥头部企业、行业商协会、基金公司作用,深入推进社会化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资金和政策向15个攻势、13条产业链、重点项目集中整合机制。大力争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积极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作用,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实施“标准地”供给改革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用地指标更多向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倾斜。
(九)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不懈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建设法治政府。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全面执行地方性法规。强化政府机关履约践诺意识,建设诚信政府。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开展好“三民”活动,用好“行风在线”“问政青岛”等平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认真采纳市民意见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建设高效政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三化一型”素质,创造性地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开展工作。坚持顶格协调,深化流程再造,推进政府机关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大力倡导雷厉风行、实在实干的工作作风,快落实、办实事、求实效。提升一线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能,将抓落实压力传导到执行“末梢”。加强工作督查,形成闭环管理,强化追踪问效。完善激励和容错免责机制,激励政府工作人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汇聚起“燃烧激情、建功青岛”的强大动力。
建设廉洁政府。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工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公共资源、国资国企、金融等重点领域监管,筑牢反腐防线。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各位代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坚决守牢疫情不反弹的底线。严格入境人员管理,做好重点地区来青人员的摸排检测,抓好集中隔离点防控。规范集中监管专仓、企业专仓运行,严防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货品疫情风险。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严格院感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市民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位代表!新起点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奋力前行,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