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吉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路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3%和3.3%,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0.8%。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272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61%。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3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6户,是2015年的4.2倍。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4.3∶35∶50.7。
这五年,三大攻坚战获得丰硕成果。全市6541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与白山市扶贫协作取得实效。“九河一湖”黑臭水体、松花湖拦网养殖等一大批历史性难题得到彻底解决,清收还林6.7万公顷,获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面排查整治政府债务、金融、养老保险支付等领域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84项,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高到99.5%,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二届中国营商环境特色50强城市。国资监管三层架构运营模式搭建完成。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92亿元,对外进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达到100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
这五年,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累计完成城建投资342.6亿元,建成大型桥梁12座、主次干路45条,新建改建公路3751公里,“一江两岸”生态绿道等投入使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小镇18个、美丽乡村72个,获批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
这五年,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资金1500亿元,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3倍、1.4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0万人,城乡低保标准比2015年分别提高20.9%和50.5%。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达到24%。全省卫生健康责任制考核实现“五连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国家验收,连续4年高水平举办国际马拉松。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81个月“零发生”,连续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十四项专项行动计划,有力维护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与上年持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85亿元,税收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044元、16074元,增长3%和8%。
(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深入开展“千人助万企”等活动,落实市县两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税费“减免缓”等精准帮扶措施,吉化、建龙等19户龙头企业疫情期间实现连续生产,博海生化等20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吉林精功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等130个投产项目新增产值超30亿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开展“三抓”“三早”行动,305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开复工率达到113%,为近三年最好水平。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0个,债券资金113.3亿元。着力强化用地保障,供地面积609.2公顷,增长269%;其中工业供地面积265.6公顷,增长349%。招商引资成果喜人。天池钼业重组等207个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增长83%;投资额达到1349.7亿元,增长218%。恒大温泉小镇等12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7亿元,增长36%。拉动消费成效显著。发放商贸、文旅、体育消费券8731万元,带动居民消费4亿元。国家体育消费、文化和旅游消费、“快递进村”试点城市获批。本地电商网络零售额增长21.2%。
(二)持之以恒推动转型升级。优势产业持续壮大。万容年产6万吨农药配制品等13个化工项目启动建设,博大东方产业园等5个项目投入运行。碳纤维原丝、碳丝产量分别增长91.4%和76.7%,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开工建设。建龙80万吨冷轧钢项目达产达效,恒联钢铁产品实现本地转化,磐石明城镇成为东北地区最大钢管集散地。中泽铁合金钼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初具规模。总投资10亿元的吉航军民飞机维修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吉林江机飞机零部件项目产能达到10万件。经开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冰雪产业蓬勃发展。总投资51.4亿元的北大湖度假小镇、冬奥村等9个项目实现开复工,总投资100亿元的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扩建项目正式签约,冰雪装备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圆满承办“2021迎冬奥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分会场活动。北大湖开发区被确定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2020年新雪季,北大湖、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接待冰雪游客均突破27万人次,分别增长56%和24.8%,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6%和43.2%。全省唯一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得到省政府批复。获评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城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到96户,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16个。位列中国社科院·全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第31名。
(三)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431元,超过国家扶贫标准5431元。“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全部完成,扶贫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村全覆盖,防返贫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完成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8天,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国省考核断面水体水质有效改善,城区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良好以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率达到100%。有效防控重大风险。全力推进债务平滑,拉长债务期限,降低债务成本,积极争取新增置换债券资金115.6亿元,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助力市属国有企业清收欠款27.9亿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
(四)多措并举加快乡村振兴。农业生产持续向好。新建高标准农田34.6万亩,棚膜蔬菜发展到3万亩,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昌邑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我省首个以粮食产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园区。蛟河黑木耳、桦甸黄牛2个产区晋升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永吉中新正大成为国内首批无非洲猪瘟小区。黄松甸镇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新晋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户。乡村建设持续加强。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打造省A级以上示范村240个,创建美丽庭院7000个、干净人家1.35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87个,建设“四好农村路”795.8公里,完成农村改厕1.6万座。
(五)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开放。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8%,2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通办”“就近可办”,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稳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流转土地16.1万公顷,130个村完成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升级。积极拓展与浙江省及温州市对口合作,打造9个总投资400亿元的产业园。正式签署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44个合作事项启动实施。充分发挥市保税物流中心外贸窗口平台作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六)坚持不懈提升民生福祉。民生实事有力有效落实。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50元和每人每年4140元,增发城区低保家庭补助金6812万元,发放困难群体价格临时补贴5500万元。完成9.1万户存量“无籍房”不动产登记。维修改造老旧小区28个、街路339条、老旧供热管网63公里,新建燃气管线18公里。施划停车泊位1.6万个,吉林市区至永吉县城公交线路开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完成整合,被人民网评为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3个;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综合治理项目11个,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7所;启用东山实验学校、扩建高新实验小学,江南区域学位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文物长制。舞剧《红旗》获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持续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九连冠”。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贯彻“四个最严”要求,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5%和12.5%。持续加大信访“事要解决”工作力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综合排名保持全省前两位,平安江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2020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殊为不易的一年,是迎难而上、经受住了前所未有重大考验的一年,是主动作为、办成了许多大事要事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舒兰聚集性疫情,我们快速应对,一周内改造完成2所定点救治医院、1所康复医院和24个发热门诊,创造了17天确诊病例零增长、30天回归低风险等级的江城速度。面对历史罕见的“三台叠加”、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我们科学应对、有效处置,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快速恢复。面对历史遗留难题,我们千方百计寻求解决办法,白山大桥等“半截子”工程、西山街等“断头路”建成通车,雾凇中路垃圾场、棚改逾期未安置、商业大厦信访积案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我们举全市之力开展创城工作,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殊荣,实现了江城人民21年的创城夙愿!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负重前行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吉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省直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吉林市振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市发展中面临不少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多;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仍存在短板弱项;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还需提振,作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根据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市政府编制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查。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是我市开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优势,注重处理好继承和创新、速度和质量、政府和市场、城市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等关系,对“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系统安排。
“十四五”时期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统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省委“三个五”战略和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纲要草案》包括10章41节,围绕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任务和落实举措,重点是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
明确旅游文化名城、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创业高地、生态宜居城市“四个发展定位”。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在发展质量总量、项目建设、新动能培育、融入“双循环”上跑出吉林市加速度,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十四五”末期迈入东北地区地级城市前两名,缩小与长春的经济差距,努力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发展旅游文化、精细化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六大产业集群”。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品终端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各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链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优势产品、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延链、补链,构建集生产、销售、流通于一体的产业联盟。到2025年,力争“六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400亿元以上。
建设北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样板区、西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南部宜居宜游引领区“中心城市发展四大板块”。坚持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发展,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区域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产业支撑、资源集聚、创新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人口和产业重要承载区,构建中心城市“北部提升、西部融合、中部优化、南部彰显”的空间布局。
打造永吉、舒兰、磐石、蛟河、桦甸“五个县域经济增长极”。明确县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全面提升五县(市)综合发展水平,同步推动永吉撤县设区,加快永吉与吉林市区同城化发展,实现发展质量、经济实力、可用财力的明显提升。到2025年,力争磐石进入全省县域排名前5位,永吉、舒兰、蛟河、桦甸进入前15位。
“四六四五”发展战略,是对接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落实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的战略举措,能够更好地推进长吉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共建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和长吉珲大通道,主动发挥全省第二大城市作用,努力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长吉“新双极”格局。
三、2021年工作安排
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着眼于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创业高地、生态宜居城市”,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稳定工业运行。常态化开展“千人助万企”等活动,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推动规模工业产值实现1466亿元,增长7%。稳定吉化生产经营,支持建龙钢铁、化纤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扩大排产,帮助中钢机电等20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推进紫瑞新材料等15个项目投产达效,扶持顺昆机械等29户企业升规入统。
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三抓”“三早”行动,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30个,当年完成投资32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工业投资占比力争达到50%。抓谋划。突出主导产业,聚焦“十个围绕”和新基建"761"工程,谋划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符合上级投向的项目。抓招商。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抓开工。建立专班抓项目机制,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及时解决项目落位中的困难问题,突出抓好吉林建龙150万吨焦化等100个以上项目春季集中开工。
促进消费升级。振兴实体商贸。积极打造东市特色旅游商业街、河南街百年文化老街、厦门街关东风情美食街,推进亚琦商贸中心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开展大型促销活动200场以上。壮大电子商务。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本地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130亿元,增长20%以上。丰富消费业态。发展太原街、珲春街等夜间消费,建设京东智联云直播等重点项目,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成长型服务业。
拓展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对口合作。大力引进浙江省及温州市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市多园”对口合作产业园区,推动义乌小商品城等项目尽快落地。持续打造开放平台。加快中国(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吉林市片区申报工作。完善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全力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推动二台子机场复航,积极布局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接驳“长珲欧”空铁大通道。持续“稳外贸”“稳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通过持续努力,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勇立潮头、勇争上游!
(二)突出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行产业链链长制,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全力打造一批引领性成长性强、质量效益明显的产业集群。
聚焦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以创建国家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引领,推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加快发展。支持北大湖、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实施提质扩容工程,争创国家级度假区。依托中小雪场打造一批冰雪旅游综合体,完成北山冰雪大世界升级改造。高标准举办第27届雾凇冰雪节,高质量承办全国越野滑雪邀请赛等30项冰雪体育赛事,全民上冰雪达到300万人次。启动市冰雪装备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推动造雪机生产等项目落地,建设冰雪大数据中心。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加快打造国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坚持系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启动37个文旅项目,大力开发四季游、红色游、研学游、体育游、工业游、乡村游等新型旅游产品,打造8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支持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丰满、桦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60%以上。
聚焦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壮大基础化工。继续实施“减油增化”战略,全力推动吉化80万吨乙烯项目落位、四环医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做强专业化工。重点引进医药中间体、化工三剂等专业化学品项目,推动苏科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尽快投产。发展高性能材料。聚焦ABS、环氧丙烷等6大优势领域,推动瑞吉特殊化学品二期、汇达硅氧烷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特种化工。加快实施艾仕得高端汽车涂料等项目,推动高档日化材料、个人护理品、车用材料、粉末涂料等特种化学品快速发展。
聚焦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碳基新材料。实施吉林碳谷15万吨碳纤维原丝、吉林化纤1.5万吨碳纤维碳丝等项目,大力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风电、冰雪装备及汽车、轨道客车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发展新型金属材料。加快中泽铁合金钼深加工项目建设,推动卓创羰基铁粉项目投产见效。发挥建龙、恒联等头部企业优势,加快钢新材料产品研发,积极推进小五金创业孵化园和钢材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打造冶金新产业基地。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加快金隅建材产业园、冠程环保建材项目建设,确保三河矿业微晶石项目投产见效。
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加快高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支持一汽吉林研发生产新车型,推动富奥紧固件项目投产。加快发展航空制造产业。抓好瀚星、山河、亿航等通用飞机及无人机制造项目,推动吉航军民融合航空维修基地等建设。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华微8英寸电力电子器件芯片项目达产,力争形成24万片芯片产能。
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支持以中新食品区为核心创建吉林国家级农业特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50户,销售收入增长7%。持续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加快推进鲜食玉米加工等项目建设,支持吉林燃料乙醇产品向医用级、食品级方向拓展。不断壮大禽畜乳品加工产业。抓好正大百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广泽乳品4万吨奶酪加工等项目建设,发展餐桌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深度挖掘特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山野菜、林下参、林蛙油等深加工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
聚焦生物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启动实施磐石无抗产业园、中新食品区中药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重点开发生物制药、化学仿制药、特色中药和生物保健食品。发展生物农业。推动左家生物科技产业园和乐斯农用原药产业园加快建设,大力开发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及疫苗产品。发展生物能源。促进农林、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加快中航新能源、舒兰东晟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步伐,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全面跃升。
(三)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创新贡献率。
抓好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启动5G+智慧能源、电力物联网、安全监测监控预警3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3个双创基地。加强与中科院等合作,促进医疗器械、生物制剂、风电新材料等领域成果转化,全市技术交易额增长10%。设立科技创新券,推动R&D经费投入增长8%。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企业特派员制度,新增企业科技研发机构50个,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10户。
推进数字化发展。抓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支持建龙钢铁、东电开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发展到10个。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开展与华为、浪潮、神州数码、科大讯飞等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加快中国北方农业数据中心、吉林数据湖产业园建设,推动数据中心发展到5个。启动“城市智能体”建设,新建5G基站2000个以上,光纤入户基本实现全覆盖,不断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稀缺人才培育工程”,设立优秀人才引进培养专项资金。落实好人才“18条政策”和“1+3”配套细则,进一步完善住房、子女就学、家属随迁等优惠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力争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吉林市就业超过8000人,增长20%以上,努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江城生活和打拼!
(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总要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打造样板示范带,粮食总产量稳定在常年水平。启动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玉米、粳稻等“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体系。实施好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保护性耕作16万亩以上。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万公顷。30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60个。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推进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肉牛饲养量力争突破90万头,生猪产能保持常年水平。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大力提升舒兰大米、桦甸黄牛、蛟河黑木耳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四好农村路”1151公里,巩固提升5.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40公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0个、A级以上标准示范村220个,完成1.2万户农村改厕任务。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选择部分出列贫困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村予以集中支持。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优化帮扶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发挥乡村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发展乡村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一起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五)大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发展四大板块,打造五个县域经济增长极,切实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制定“四大板块”建设方案,构建工作落实体系。实施哈达湾片区等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启动“两桥一路”和松花江旅游航道工程,加快西部快速路、铁路西环线建设进度,维修改造200条街路。开工东关电厂异地搬迁项目,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7公里,新建天然气管线20公里。巩固“创城”成果,建立“走遍江城”精细化治理常态机制,开展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行动,完成六项清理任务,改造主要街路、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启动环卫市场化改革,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文明之城、卫生之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培育永吉装备制造、舒兰钼资源开发、磐石金属冶炼、蛟河石材加工、桦甸食品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大荒地稻香小镇、左家北药小镇、北大湖林果小镇、庆岭冰酒小镇等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一批县域基础设施、交通路网等工程,推动县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考评体系,激励各县(市)对标先进、争先进位,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建设为核心,布局重大项目和特色园区,加快打造长吉北部现代经济产业带、中部绿色休闲产业带、南部生态旅游产业带。推动中油吉化、吉林化纤与一汽集团、中车长客联合研发生产汽车新材料、轨道客车轻量化产品,深度开发长吉联动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龙嘉机场至北大湖、北大湖至桦甸高速公路纳入全省公路路网规划,启动珲乌公路岔路河至饮马河段工程,加快延长高速大蒲柴河至烟筒山段建设,长吉高速公交化班线投入运营。主动与长春市对接,落实协作机制,共同编制规划、建立项目库,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六)拓展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全力推进美丽江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完成环保整改任务,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狠抓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杜绝秸秆违规露天焚烧。加强煤烟型污染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开展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确保碳排放和能耗下降达标。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河长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松花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湖泊水库环保项目,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体水质持续向好,城区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良好以上。
持续打好青山保卫战。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构建以林长制为依托的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制,落实十年绿美吉林行动计划,推进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20万亩。
持续打好环境安全保卫战。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强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沿江沿河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安全监管;大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构筑城乡生态安全新格局。
(七)深化新时代全面改革,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个转企”200户以上,新培育“四上”企业80户,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积极争取省风电指标和直购电、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快产融合作、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为企业提供银行贷款200亿元以上、产融合作平台融资150亿元以上、市应急周转资金10亿元以上,帮助3-5户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深入落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项措施,实行市县领导包联企业家制度,探索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设立“吉林市企业家日”,启动百强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评选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支持高新区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三农”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查处分离”等手段,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息归集和联合惩戒,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全力提升审批效率,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2小时,低风险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市民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推动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力争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和城市信用指数排名中位次前移,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投资兴业新高地!
(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底线、保基本、提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今年要落实好30件民生实事。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升到每人每月600元和每人每年4680元。持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为城区符合条件的老年困难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向城乡低保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残人员、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增发补助金,向低保特困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实施老旧小区宜居综合改造58个。为6500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施划改造停车泊位1.7万个。启动23个便民利民市场建设。新建3所、改扩建4所中小学学校。举办25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和100项次全民健身活动。滨江休闲健身智能步道完工投用。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突出抓好“人物同防”,坚决防止疫情传播扩散。投入12.9亿元实施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等9个公共卫生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深化义务教育大学区改革,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持续加大“黑园”“黑班”治理力度。启动化工学院新校区建设,吉林通航职院年内实现招生。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创排大型吉剧《魂系长白》等原创剧目,举办“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等10项品牌活动。高水平举办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
全力维护安全和谐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持续开展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坚决避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加快永吉防洪、温德河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启动“八五”普法,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平安江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争创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大力发展老龄、慈善、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档案等事业,全面做好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防震、人防、红十字、社区治理等工作。努力建设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北国江城!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和司法、舆论、社会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抓落实工作规定,以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方式促进工作落地见效,强化“赛马”“约谈”等激励约束举措,加强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进一步树立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实现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