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12日 李明伟)

2021年03月11日 14:21   来源:白城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白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李明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白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攻坚任务最重、困难挑战最多、发展变化最大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紧紧扭住“四项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接续干成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白城振兴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生态环境实现系统性改善。统筹治理水草林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连通河湖泡塘124个,治理草原228万亩、植树造林175万亩、修复湿地150万亩,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专题报道,白城实现从“风沙之城”到“鱼米之乡”的蜕变,重现了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渔兴牧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脱贫攻坚夺取决定性胜利。创新实施“双带四增”产业扶贫、“三下沉两提高”医疗扶贫、“三帮扶一推动”驻村帮扶等工作模式,“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由“脏乱差”步入“净绿美”。县(市、区)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实现区域整体脱贫,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

  ——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性步伐。粮食生产能力跃上百亿斤台阶,实现“九连增”;“三精准项目攻坚”卓有成效,引进梅花、牧原等一批大项目带动三产融合,新能源规模化、基地式开发领跑全省全国,农产品加工、能源两大产业占工业比重超过60%;全国唯一的杂粮及制品国家级专业检测中心竣工落成,物流电商、生态旅游稳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城市面貌发生历史性改观。成功探索“海绵城市+老城改造”模式,实现“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荣获全国“优秀海绵城市”和“样板城市”。执行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4部条例,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战略融入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白城被定位为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融入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谋划提出“白齐兴”生态经济跨省合作区战略构想,成功纳入《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改写了白城没有国家级“量身定制”发展战略覆盖的历史。

  ——营商环境得到创新性提升。实行领导包保企业项目,创新“一个电话解难题”,组建政务服务“零跑团”。“放管服”改革工作在全省绩效考评中位居前列。民营企业新增万余户、实现翻番。城市信用指数跃升到全国第24名。连续三年荣获全省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入选“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民生福祉有了普惠性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3.4万人。社会保障提标扩面。40多万群众告别了棚户区和农村危房。“铁公机”立体交通构建成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迈入全省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五年来,白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的历史变革,彻底改变了域外人士对白城的固有印象。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对家乡白城的认同感、自豪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极具挑战、极为艰难的一年。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上了圆满答卷。

  (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在全省率先实行提级防控,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机制,创造性实施“撤卡不撤防”等举措。累计1例确诊病例成功治愈、1例无症状感染者顺利转阴,取得了零扩散、零死亡、零输出的重大成果。圆满完成援鄂、援吉和境外返吉人员安全转运工作。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层级闻令而动、日夜奋战,广大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守望相助,以奉献、坚持和努力为抗疫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有效应对冲击挑战,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在全省率先推动复工复产,重点工业企业仅用24天就全部复工。新增“个转企”305户、“小升规”3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户。谋划氢田、进京高铁等重大项目524个,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06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梅花二期、飞鹤乳品等5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国家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如期全容量并网发电。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保供稳价扎实有力。粮食总产量增加到101.87亿斤、上升到全省第三位,我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荣获优秀档次。预计全市GDP增长1.7%,位居全省中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0%以上,领跑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分别增长12%和6%,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三)慎终如始精准施策,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胜。实施“巩固提升九大工程”和“查漏补缺”“百日冲刺”等专项行动。村级光伏电站累计收益5.1亿元,新培育庭院经济样板村100个。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扶贫产业保险应保尽保。贫困学生全部落实控辍保学措施。村卫生室全部开通医保报销业务。通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全省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现场会在镇赉召开。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实施“三类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市、区)摘帽核验满意度均超过98%,高质量通过国家和省脱贫攻坚评估考核。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与基层干部常年奋战在扶贫一线,彰显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责任担当。

  (四)统筹抓好水草林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引察济向和洮儿河生态补水,断流多年的洮儿河、二龙涛河、蛟流河重现河畅岸绿,五间房水库、牛心套保再现水丰草美秀丽风光,向海核心区湿地面积由180平方公里恢复到300平方公里,域内水库泡塘蓄水12亿立方米,洮儿河冲积扇地下水位平均上涨1.66米。河湖连通配套工程全面开工,引嫩入白扩建列为全省“大水网”骨干工程,全省首个无偿使用联合国资金的水生态环保项目在大安实施。推进林草湿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林草长制试点市。镇赉万宝山牧场被列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有序推进,空气质量较上年又提高3个百分点,美丽白城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一以贯之精建细管,巩固提升城镇宜居品质。推进经开区西部收储区开发,医教大学城、体育城项目全面启动,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投运。出台市区雨水排放管理办法,落实文明行为促进、城市绿化两部条例。开展市容整治“百日会战”,创新市政设施“一体化”运维模式。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初审获全省第一名,国家卫生城、文明城测评赢得专家组高度赞誉。全市改造老旧小区244个,通榆老城改造成效初显,洮南通过省级卫生城复审,大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安广新能源小镇、青山牧业小镇、福顺辣椒小镇成为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洮南万福村、通榆幸福村、镇赉立新村、大安南岗子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工程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00多个工作日缩减至81个。新增减税降费3.2亿元。市本级和镇赉入选国家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标准试点。大安成为全省县域唯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县,被纳入全省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举办首个“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市级表彰优秀企业家34名。农业农村、供销合作社、乡镇街道、厂办大集体、事业单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白城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白城工业园区在省级100家开发区中排名综合实力第25位、项目投资第3位,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洮南经开区、洮北经开区晋升省级开发区通过评估论证。海关挂牌运营,结束了外贸企业“异地报关”的历史。

  (七)紧扣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增强社会治理效能。“一个电话解难题”解决各类诉求5万件。新增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农村转移就业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拿出2000个编制公开招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征兵难、基层用人难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5%。松通、双洮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农科院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农民丰收节”吉林主会场活动在我市成功举行。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歌舞鹤乡·放飞梦想”“快乐运动·幸福鹤乡”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力防台防汛防雨雪冰冻,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交巡合一”改革全面铺开,“一村一警”纵深推进。圆满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民兵调整改革检查验收名列全省第一,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统计、气象、地方志、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八)落实全面从严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推进理论武装,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力抓好巡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年”“警示教育年”活动。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设立政府专家智库。强化审计监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提案158件。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着力为基层减负增能。注重正向激励,对全市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44个先进集体、12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有6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奋勇争先、担当实干的氛围更加浓郁。

  各位代表!

  回顾五年的发展,成绩可喜、成之惟艰。这是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凭借不懈追求、执着韧劲干出来拼出来的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白中省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白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拼搏奋斗,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收获了深刻启示:第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毫不动摇高举旗帜。过去五年白城发展的显著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白城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只有坚持高举旗帜,紧跟党的步伐,我们才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和困难,都会一往无前、夺取最终胜利。第二,必须摆正干事创业出发点,创造群众满意业绩。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群众。只有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我们的工作才会赢得理解和支持,所做的事情才会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叫好。第三,必须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全力以赴攻坚克难。过去五年我们所走过的路,实质是以重点突破引领全面发展的攻坚之路。尤其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经济发展、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都是影响长远、必须破解的大事难事。正因为我们不避难、不怕事,统筹兼顾、攻坚突破,这才推动白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善作善成。白城的今天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未来还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跟着一年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白城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五,必须激发团结奋斗精气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团结干大事、团结成大事。我们所凝聚的老城改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击疫情精神,贯穿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团结”。只要我们全方位加强团结,增进班子团结、促进干群团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这些经验启示,是白城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后发展的力量源泉,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继承发扬。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还不多,发展后劲和动能培育不够;要素支撑不足,水、地、电等瓶颈制约还没有得到根本破解;发展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改革创新不够,原创性、突破性的成果不多,深化改革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保障改善民生还存在短板和弱项,一些民生诉求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少数干部思想不解放,干事创业担当不够、劲头不足,素质能力亟待提升。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努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主线,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生态经济先导区、乡村振兴创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一城三区”,加快建设经济行稳致远的现代白城、生态环境优良的美丽白城、社会和谐稳定的平安白城、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白城,努力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十四五”发展思路目标,围绕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绿色生态的现代产业体系、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系统完善的发展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经济带,进一步具化了“一城三区”的战略任务。

  ——构建区域中心城。对标中等城市标准,着力把白城建设成为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壮大城市经济。坚持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主阵地、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推动主导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提升市本级经济首位度。增强城市功能。抓好生态新区、西部收储区、东部棚改腾空区开发建设。推进“校城一体化”,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标准综合场馆,打造区域文体中心;提档升级市级医院,推动医疗、康养等多业态融合,打造区域医养中心;抓好红色资源和辽金文化保护开发,打造区域特色旅游中心;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区域科研中心;完善市域路网,提速城际交通,打造区域枢纽中心。提升城市风貌。深化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创建。打造城市水系,构建生态廊道,推进绿化、美化、亮化一体升级,彰显生态之美。打造“书香白城”“音乐白城”“文化白城”,提高文化软实力。精细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强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作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让城市更具韧性、更有温度。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产业集中度、环境优美度、社会文明度全面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大幅增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舒适愉悦的幸福城市。

  ——构建生态经济先导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全产业链思维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聚力绿色农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围绕“有机米、健康豆、生态鱼、精品肉”,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精产品、做响品牌,构筑农特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高地。聚力清洁能源。把就地转化消纳作为主攻方向,着力降低用电成本,推进百万吨级氢田、数据灾备中心、零碳工业示范园区等重点工程,打造北方氢谷、云谷、碳谷,创建全国氢能示范城市,建设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探索清洁能源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聚力生态旅游。以构建吉林西部旅游大环线为契机,嵌入文化、康养、电商、民宿等元素,打好生态游、军事游等“金名片”,实现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推动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力争到2025年,走出一条具有白城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打造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及氢能、装备制造三大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产业,培育旅游、物流等多个超十亿级产业,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达到全省中游水平。

  ——构建乡村振兴创新区。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用改革创新举措活化资源要素,打造乡村振兴的“白城样板”。发展乡村产业。挖掘增粮潜力,推进“秸秆变肉”。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探索“田园综合体”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加快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中心。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类型,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深化乡村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平安乡村。选树能人强人,培植后备力量,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力争到2025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0亿斤,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白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强化生态系统保护。科学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江河湖泽互济水网,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沙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创设以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格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创建碳中和示范城市。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提升,筑牢更加稳固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一城三区”既是发展愿景,更是战略定位,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美好向往。我们坚信,经过五年不懈奋斗,白城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必将跨越提升,以新姿态迈出新步伐!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推动“一城三区”建设,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综合考虑外部形势、疫情影响和我市实际,确定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

  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项目攻坚,着力扩大投资。增强项目意识,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产达效三个“百日攻坚”,持续加大投资强度。强化项目谋划。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抢抓机遇,围绕扬优势、补短板、破瓶颈,谋划对外可招商、向上可争取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0个以上,工业项目超过50%。强化项目招商。按照“产业树”理念,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狠抓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环境招商,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招商落地亿元以上项目必保30个。强化项目服务。项目中心提级管理,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项目中心主任。加强项目统筹,推行“项目长制”,完善“秘书制”,提高难题破解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入统率和投资完成率。抓好梅花三期、镇赉柠檬酸等项目建设,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必保投产超亿元制造业项目2个以上。强化项目承载能力建设。推动市县两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好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规划选址零碳工业示范园区,争取白城工业园区设立省级化工园区。开工洮北高载能高技术产业示范园、镇赉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大安清洁能源省级化工产业园、洮南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支持通榆打造全省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带动县域经济在全省争先进位。市直开发区(园区)要发挥表率,大干快上抓项目,力争市本级工业总量在全市占比达到50%。

  (二)发展绿色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争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落实保护性耕作面积500万亩。完成大安、镇赉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动燕麦、绿豆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好玉米、杂粮杂豆繁育基地。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高效机械化作业等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化肥农药保持“零增长”。推行畜禽粪污还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启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筹建“白城燕麦”国家地标产业园,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50万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壮大玉米、水稻和特产品深加工,向现代食品工业要效益。着力破解畜牧业融资难问题,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推进吉运、和合、牧原、飞鹤等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建设肉牛、肉羊、生猪、白鹅为主的牧业基地,加快做强草食畜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批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三)突出清洁能源,做大工业总量。坚持工业强市,深入实施“三大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扩总量中加快调结构、促转型。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承接全省“陆上三峡”工程,围绕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探索新能源轻度并网、储能应用等模式,力争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低用电成本优势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绿色化工、绿色铸造、绿色冶金等产业生态。深化氢能产业战略联盟合作,开工建设“长白氢能走廊”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实施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创建全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引领全省氢能交通建设,全力抢占未来氢能产业制高点。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与长春合作,借力吉浙对口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帮助中一精锻、永固连杆等企业参与全省“六个回归”,推动我市汽车发动机连杆生产基地、线束总成生产基地、汽车车身铰链生产基地建设。抓好益海嘉里、敖东药业、中材科技、三一风电等企业技改扩能,鼓励企业与央企、上市公司合资合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梯次培育民营经济。开展“助企服务年”活动,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滚动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个转企”400户以上。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发挥企业家协会作用,持续开展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系统打造工程,培育企业家精神。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强化招才引智,积极营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环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和创新中心。聚焦氢能、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四)培育生态旅游,推动服务业提质。着力提振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全域旅游。抓好“一线十五点”建设,启动青山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城四家子城址保护与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红色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嫩江湾国家5A景区,举办草原湿地文化旅游节,深度融入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提升商贸物流。加快中农、新景地市场建设,引进商贸综合体,打造特色餐饮街、购物街。加强海关、内陆港等要素整合,启动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借助国检中心、立体交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优势,建设区域性杂粮杂豆交易中心。促进消费升级。稳定传统消费、大宗消费,发展假日消费、夜间消费。策划举办车展、网络直播、购物节、家电节等专题活动,做大做强节会品牌。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完善“一刻钟”便民商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城乡消费提质扩容。

  (五)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要求,驰而不息稳固筑牢“三农”压舱石。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上持续用力。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和管理,促进“双带四增”提档升级,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机构队伍总体稳定。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帮扶村,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不断加力。编制乡村空间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两年内实现全覆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推进村庄建设,争创国家美丽休闲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行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快递进村”工程。在全面加强乡村治理上凝聚合力。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协商活动,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推进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镇和平安乡村。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知农爱农的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六)优化中心城市,统筹城镇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深化城市更新。争创国家园林城,续创文明城,巩固卫生城创建成果。新改造33个老旧小区,全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标准化。统筹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补栽植被,提升绿化覆盖率。谋划沿新开河建设百里生态绿色长廊,同步打造集设施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精品民宿多形态的“一河两岸”、城市近郊乡村产业示范带。搭建西部新城框架,改造运河带状公园,贯通运河、鹤鸣湖、天鹅湖等河湖,建设“水绕林围”的滨水城市。配合人大开展城市管理立法,推进城市运维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优化城市功能。推进大学城建设,筹建职业教育园区,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让城因校而名、校因城而盛,成为育才的摇篮、聚才的高地。新建体育馆、游泳馆、羽排中心、滑冰场项目,让市民休闲健身又有新的好去处。推进白城中心医院争创三甲、中医院异地新建,谋划中高端医养康项目,加快形成“现代医疗+生态养老+健康养生”医养康品牌。加密城区公交班次,保障县乡村通往市区的公路畅通,力争上半年实现长白快铁提速,以更快捷的交通汇聚人流、畅通物流、旺盛商流。强化城镇建设。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强化刚性约束。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发展安广、坦途等13个重点镇,着力构建以大带小、梯次衔接、功能互补、用地集约的新型城镇体系。

  (七)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碳汇白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增强生态碳汇能力。对接全省“大水网”建设,启动引嫩入白扩建、河湖连通达标工程,推进蛟流河治理。打好“三年再造百万林”收官战,实施“大美草原保护”“鹤乡湿地修复”工程,建设姜家甸全省规模最大羊草种子基地,谋划打造洮北东湖,完成造林17万亩,治理草原20万亩,修复湿地50万亩。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碳排放达峰行动部署。实施燃煤污染治理、“散乱污”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水污染防治、水体专项治理、水质提升工程,抓好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打好升级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如期完成环保督察整改。配合人大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立法,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加快推进“两山”转化。启动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抓好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林草产业等示范项目,筹建吉林西部生态研究院、白城碳汇交易中心,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八)倾力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扩大就业。稳定现有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帮扶特殊和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推进“求学圆梦行动”。统筹人才引进与事业单位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基本民生。发挥“一个电话解难题”作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完善医保市级统筹,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大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发放公租房保障家庭住房租赁补贴。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挖掘辽金文化元素,配合人大开展城四家子城址保护立法,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歌舞鹤乡·放飞梦想”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托幼示范基地。积极争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采取公建民营等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做好民族宗教、地方志、统计、气象、档案等工作。

  (九)推广枫桥经验,提升治理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抓好疫情常态防控。严格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创新加强基层治理。开展“基层治理年”活动。完善“一村一警”,推广“三位一体”经验,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提升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采取联建、结对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级各方力量,研究建立“接诉即办”机制,让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更直接更高效,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千方百计开源节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加大积案化解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深化平安白城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十)强化自身建设,推动职能转变。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最高标准,努力提升政府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彰显新风正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锤炼过硬本领,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支持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要求,更好地激发广大干部勤政有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永恒的主旋律。规范工作运行。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全民普法。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扩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机制,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推进府院联动常态化、长效化。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限度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大范围推广“零跑团”,保持国家城市信用排名位居省内前列。加强政银企对接,实现金融贷款精准“滴灌”。建立企业要素服务协调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系统广大干部要勇挑重担、起而行之,把确定的任务一项一项落实,把决定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各位代表!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接续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白城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12日 李明伟)

2021-03-11 14:21 来源:白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