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2日 王军)

2021年03月23日 16:11   来源:河池市政府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日在河池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军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

  一、2020年工作回顾 ?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脱贫攻坚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开展“六大行动”决胜年活动,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规划划上句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8%;财政收入增长4.3%;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全市呈现经济运行向稳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大排查,坚决落实“十严格”系列措施,所有发热病人做CT检查和核酸检测,有力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自去年2月25日起全市再无新增确诊病例。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及时出台66条专项支持政策和43条具体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我、逆行而上,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闻令即动、英勇奋战,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共同铸就了抗击疫情、守护生命的人民防线!

  (二)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向深度极度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罗城、都安、大化3县,192个村、6.35万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至此全市10个贫困县(区)、817个贫困村、76.52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累计建成通屯道路4157条6779公里,不管多偏远的山区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路;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043个,家庭水柜3.87万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万户,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宽带率均达100%,所有贫困群众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全部住上安全稳固住房。拆旧复垦面积7383公顷,土地增减挂实现收入2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河池经验”成为全国典范。累计投入116亿元,建成121个集中安置点、4.13万套住房,17.62万贫困群众入住新居;率先在全区出台后续管理“1+7”配套政策,创新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在云南昭通市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区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连续5年在我市召开。群众收入稳步提高。以农业“十大百万”产业为带动,实现贫困户扶贫产业全覆盖;所有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其中483个村超10万元;开展贫困群众务工精准服务,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4.4万个,选聘生态护林员1.9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率为上年的110%,确保贫困农户收入不减,守住了稳定脱贫底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入15.9亿元实施1015个义务教育补短板项目,落实各类教育资助资金3.67亿元,受益学生57万人次,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实现辍学学生动态“双清零”;所有贫困群众享受医疗保障“198”政策;符合低保政策的贫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救助568.9万人次;落实生态惠民补助资金5.26亿元,惠及80%的贫困户。扶贫协作全面深化。广东省和深圳市在劳务协作、产业招商、消费扶贫等方面为河池作出了突出贡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9亿元,实施项目418个,直接受益群众35万人次;河池深巴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36家企业入驻,签署合作项目51个,到位资金39亿元;17个农特产品通过“圳品”认定。“千企助百村”活动扎实有效,861家企业参与,实施项目3950个,捐款捐物7.4亿元。

  经过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共同努力,我们历史性消除了区域性绝对贫困,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八年来,全市共有93名同志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致敬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我们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产业先行、项目带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农业“十大百万”产业扩面提质。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带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全市桑园总面积93万亩,连续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新种油茶17万亩,新增面积连续3年排全区第一,总面积达169万亩,规模排全区第二;核桃面积260万亩,建成33万亩示范基地;肉牛饲养量63万头,出栏19万头,肉羊饲养量155万只,出栏74万只,饲养量及出栏量均居全区第一;生猪存栏115万头,增长112%;淡水生态养殖、“三特”水果、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均突破100万亩,农业“十大百万”产业目标基本实现。注重抓好三产融合,打造产业品牌,推动产品深加工,累计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184个,数量排全区前列,其中林业示范区256个,林下经济发展面积1170万亩,年产值近100亿元。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33个,发展壮大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7家、林业龙头企业10家,引进油茶、板栗、核桃深加工企业13家,年可加工油茶30000吨、板栗12500吨、核桃4000吨。

  工业经济扩量增效。全力推进工业“千亿百亿”产业工程,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增长8%。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围绕“做大总量,做长链条,做优结构”,加快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向千亿元产业目标迈进;加快培育壮大一批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构建布局合理、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全产业链,被授予“中国丝绸新都”称号,中国(河池)丝绸大会在宜州召开;积极打造特色酒和健康饮用水百亿产业,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推动百亿丹泉、天龙泉技改等项目建设,全区振兴桂酒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丹召开;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均有较大发展。园区建设显著提升。谋划建设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园区,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和环评等工作,完成在建项目2328亩的征地工作,启动实施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推进总投资近100亿元的南方公司30万吨锌等8个产业项目,引进投资50亿元建设锌硫磷绿色循环产业项目,有效延长园区产业链。继续加大大任产业园建设步伐,启动河化分园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7亿元,已有27家企业进驻,13家企业建成投产,产值增长155%,税收增长178%。以“双百双新”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实施“双百双新”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超威鑫锋公司铅酸蓄电池(二期)、正华冶炼厂锑冶炼(一期)、皖维公司聚乙烯副产品、广驰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加快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3家。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南方公司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超威鑫锋公司实现产值8亿元,丹泉酒业公司实现税收2亿元。授予嘉联丝绸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巴马寿乡旅游公司3家企业市长质量奖。

  以全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逐步回暖。通过实施两轮巴马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建设项目89个,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百里龙江旅游带建设,相继建成罗城棉花天坑,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白裤瑶风情小镇、温泉公园等景点景区。全市实施文旅康养项目34个,完成投资9.43亿元;新增东兰壮乡将军纪念园、巴马仁寿源、大化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等8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全区最多;接待国内外游客344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实现425亿元。持续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创新消费模式业态,开展直播带货、汽车、家电、云闪付惠民等系列商贸促销活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带动消费8亿元;扶贫农产品直销粤港澳大湾区,销售额达23亿元。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福达冷链物流园、畜禽交易市场建成运营;持续推进9个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农村电商覆盖率81.8%。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贷款120亿元,服务企业2.35万家,新增存款82亿元;全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北部湾银行正式入驻河池,桂林银行完成分行开设前期准备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提标,累计为各类农业生产组织及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52亿元;新娱科控股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四)以交通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再创佳绩。我们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带动经济稳定增长。强化项目谋划和争取。围绕“两新一重”、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国家战略导向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全市共谋划项目1217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34个,项目谋划数量体量均实现大幅增长。积极争取项目和债券资金,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8个,资金10.5亿元;新增政府债券40.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2.7亿元。项目推进不断加快。突出解决企业融资难、前期工作推进慢、落地难等堵点痛点问题,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列入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497项(其中,新开工89项,续建 151 项,竣工投产76项,预备181项),年度计划投资371亿元,累计开工106个,开工率119%;完成投资415亿元,投资完成率112%。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有新突破。交通项目投资完成2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贵阳至南宁高铁(河池段)重点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完成投资33亿元。全市已建成8条(段)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0公里,其中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仫佬族群众实现通高速公路的夙愿;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河池段)项目全部实质性开工建设,在建贺州至巴马、南丹至天峨下老等7条(段)高速公路,总里程500公里,总投资超1000亿元,创历史最大规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8条(段)306公里。“四建一通”项目全面推进,新增13个乡镇通二级(或三级)公路,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在凤山召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63个,完成投资14亿元,罗城大山、都安板岭、大化王烈等重点水库加快建设。

  (五)城乡规划建设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抓紧完善城市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东江高铁新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金宜城市走廊规划加快推进。统筹抓好“一市两区”建设。金宜一级公路改造启动实施;金城江区上任北路、金福路、世纪路、芝田片区路网及安置工程、市体育场、老地委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竣工,六甲至城区给水工程、龙江两岸景观改造、新三中等项目扎实推进,城西商业综合体、河池东收费站连接线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宜州区环城路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冯京路、龙江路(北段)改造,九街十八巷、桂茂路片区和广西玻璃钢厂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基本完成。宜州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园博园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河池学院分校区、金山湖文化生态片区、金湖南路(一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抓好“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罗城四把、东兰长乐成功创建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实施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和精品示范型村庄项目878个,配套建设一批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改造项目,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1%。

  (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擦亮河池“山青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圆满收官。金城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8%,其余10个县(区)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河长制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在全区率先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治销号;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断面、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全部为100%,河池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全国前列。稳步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累计争取中央专项资金9.56亿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考核要求。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自治区环保督察交办的28个信访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严格实施排污许可制,13个行业企业完成达标排放评估。率先在全区完成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涉重金属企业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11座城区污水处理厂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系统,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8%。生态系统保护扎实推进。投入4671万元实施土地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4.3万公顷。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植树造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02%,稳居全区前列。凤山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东兰、大化获评自治区生态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1万亩,创建绿色矿山18个。投入4062万元治理地质灾害点32个。

  (七)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我们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释放动力、以开放增添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下放、取消、承接一批行政审批权力,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出口退税等办理效率大幅提高,营商环境达到全区中上水平。深入推进“简易办”改革,在全区率先实行新企业开办“零成本+0.5天改革”措施,市本级1356个“一窗受理”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提速76%。“12345”政府服务热线规范便民高效,群众满意率99.9%。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类政策,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4.4亿元,降低各类客户用电成本4.32亿元,阶段性减免征收社会保险费3.96亿元,协调发放贷款189亿元,办理延贷和续贷78亿元,有效提升企业的获得感。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高质量完成交通、文化、生态、农业、市场监管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以及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各县(区)均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1633个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99.49%。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区首个商品林“双千”基地在河池落地;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在全区率先完成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补助处置。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提前完成29家“僵尸企业”处置出清工作。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工程,所有行政村设立支付服务点,实现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统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供销等各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扩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互助互补、生态共建共享。与贵州黔南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大力推进“四企入河”,全市招商引资内资到位340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1269万美元,增长26.9%。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额363亿元,涉及大健康、新能源、新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

  (八)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我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财政投入民生领域376亿元,增长16.6%,占总支出84%。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会”等专项服务活动,有效促进各类重点人群多渠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低于自治区目标控制数2.66个百分点。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幼儿园27所,创建普惠性幼儿园55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6.4%。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46所,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荣获“2019年全区职业教育发展进步成效明显的设区市”,广西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我市举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6.9万人,基金收入38.2亿元;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67.5万人,基金收入51.3亿元;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5.04%。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发放救助金19.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25万人次。深入推进双拥共建,东兰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足额发放优抚资金1.1亿元。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建成棚户区改造1709套。健康服务有效提升。投入5.3亿元建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44个,建设医疗联合体519个,“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创建2个广西首批中医药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列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市本级首次以“一市两区”通过自治区卫生城市复审,巴马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科技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新增9家高新技术企业,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个单位和1户家庭荣获精神文明建设“国字号”荣誉;1人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3位河池籍作家荣获“骏马奖”。南丹、巴马入选“自治区文明城市”。罗城仫佬族古歌、巴马祝著节和敬老习俗、都安壮族打扁担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丹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保护与传承”作为广西唯一项目,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新建社会足球场地51个。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全市涉黑涉恶线索办结率99.47%,三年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3个,涉恶犯罪集团43个,涉恶团伙100个,刑拘1667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2.25亿元。破获“3·01”涉嫌跨境赌博案件,涉案金额382亿元。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工作,有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登记、比对复查工作,通过国务院事后质量抽查。成功举办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罗城等7个单位被自治区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坚持把法治思维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做好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巴马荣获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称号。扎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市本级政府系统各类文件、会议分别精简41%、42%,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健全审计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重点资金和项目监管,树立政府清廉清正清明良好形象。

  机关事务、外事侨务、海事、海关、统计、消防、保密、档案、地方志、通信、气象、地震、水文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老干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保障等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驻河池中直、区直各单位支持地方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各位代表!唯有奋斗多壮志。“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积蓄了强大后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逐步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空间结构,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敢于担当狠抓落实,更加自觉地牢记“只要惠及子孙,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敢于担当解难题,久久为功抓落实,不断把高质量发展引向深入。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2020年全市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极不容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河池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河池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需要说明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一些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同时,我们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实体经济投入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稳增长压力大;民生基础设施短板较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思想解放不够,担当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自身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常抓不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重点 ?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根据《中国共产党河池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实施“一城三地”发展战略,确定“六新”发展目标,提出了“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的发展要求,部署了产业强市、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旅强市、民生建设、社会治理等11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广西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我市经济持续向稳向好、质量显著提升。我们还迎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一城三地”发展战略,开展“六大行动”提升年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抓好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根据总体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精气神提起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年内培训3万人次,确保更多群众有一技之长,提高务工收入。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总体稳定,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就业。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七大后续服务工程,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严格做好政策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用好用足国家、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争取上级更多支持。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科学谋划、超前储备一批项目,确保项目与上级政策接续得上,可以立即落地实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出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以农业“十大百万”产业为重点,支持各县(区)全力打造3—5个覆盖面广、品牌优、效益好,能够带动群众增收的县域支柱产业,确保群众有可持续、不可逆的收入来源。深入开展“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引导群众心怀感恩、自强自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丰富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培育塑造乡风文明。争取实施建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抓好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管好用好扶贫资产,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农村断头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持续改善乡村水电路房网基础设施;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研究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群众接受的房屋示范图形,避免“千村一面”;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以“两高两道”沿线村屯改造为重点,以贵南高铁、河都高速公路沿线村屯为示范带,带动每个县(区)实施示范点3个以上,抓好每个县域内1000栋以上农户风貌提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严格农房建设管控,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95%以上。

  (二)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持之以恒抓产业上项目、促投资强实体,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

  推动农业“十大百万”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扩大产业规模,继续整市推进肉牛(羊)养殖,养殖肉牛66万头、出栏22万头以上,养殖肉羊156万只、出栏80万只以上,每个县(区)继续创建1个1000头以上规模种牛繁育基地和1个200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实现品种繁育标准化,有条件的乡镇要建设1家以上青贮饲料厂;推动5个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产达产,出栏生猪165万头以上;新种油茶9万亩,低产改造7万亩,生产油茶籽8万吨以上,在引进油茶加工项目、形成统一标准品牌上有新突破;推行规模化、工厂化种桑养蚕,桑园低产改造5万亩,蚕茧产量14万吨以上;新增“三特”水果1.5万亩,同步做好包装营销,赢得市场认可;加强核桃示范基地管护,争取有更多的投产面积;巩固提升淡水生态养殖、糖料蔗、板栗、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等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巩固林下经济发展规模,重点抓好中草药、花卉等产业,产值增长20%。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推广机械化,注重在品种繁育、疫病防治、种养技术、科学管护等方面帮扶指导,推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尽快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快规划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培育引进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大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市级层面的30个标准农业示范区企业上规入统。加大“河池寿乡牛”等6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电商网络等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新通道,确保农产品“种(养)得出、叫得响、卖得好”。

  推动工业“千亿百亿”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推进一批“双百双新”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千亿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增长30%以上。重点围绕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园区和大任产业园为平台,开发铅、锌、锡等优势金属下游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突出抓好千亿园区的南方公司新增30万吨锌、资源综合利用、锌精矿集中配矿、锌硫磷绿色循环产业,正华冶炼厂锑冶炼(二期)、华锡集团巴厘选矿厂技改,以及大任产业园的超威鑫锋铅酸蓄电池(三期)、誉升锌多金属等一批项目建设,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增长15%。围绕建设中国丝绸新都,培育壮大一批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茧丝绸纺织工业园区,提升茧丝绸加工能力,确保在丝绸印染上有实质性进展,茧丝绸产业产值增长15%。围绕建设广西振兴桂酒示范基地,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竣工投产百亿丹泉技术改造、天龙泉黄酒配套设施等项目,酿酒产业产值增长30%。围绕建设中国健康长寿饮用水基地,支持九千万、巴马丽琅等企业打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优质饮用水产业产值增长20%。统筹抓好生物医药、化工、农林产品、电子信息、碳酸钙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15%、10%、13%、15%;突出抓好药融园生物医药、河化片区产业升级、华威世通年产20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都安鑫钰公司年产800万吨非金属粉体新型环保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园区开工建设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及配套工程,建成入园二级公路,加快推进南方公司标准厂房、供排水一体化、燃气管网等项目建设;大任产业园推进兴宜路、工业路、康源路、宜源路、大任东路等一批路网项目,完善九香半岛配套服务设施,推动超威鑫锋、生富、誉升、华远等企业达产达效。统筹抓好宜州、环江、都安市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发展,5个市级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增长20%以上。规划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推动大自然家居等企业落地建设,打造原料加工、高端家居生产、销售展示全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出台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构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筹备建设河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推动数字河池建设,重点推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有色金属、茧丝绸、建材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向强优企业聚集,扶持南方、超威鑫锋、丹泉、天龙泉、九千万、巴马丽琅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转型提质,全市新增规上企业100家以上。

  推动以全域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品牌,加快“一地一区两带”建设,做强全域旅游与大健康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一批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50个,完成年度投资32亿元以上。继续加快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建设,推动世界大健康论坛永久会址、赐福湖小镇(二期),东兰神仙山康寿文化园、凤山三门海旅游度假区、天峨龙滩天湖景区、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百里龙江旅游带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金城江下桥长寿养生谷、罗城武阳江、环江风情花海园、南丹世界白裤瑶大健康产业园等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支撑力强的文旅康养项目,重点策划开发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区、红水河滨水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带项目建设。每个县(区)各新建1个以上旅游景区和民宿项目。创新提升一批旅游品牌,推动宜州、巴马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5家4A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强化网络系统性宣传推介,与抖音、携程、腾讯等平台合作,推介我市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一机在手,游遍河池”。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夜间经济、会展经济、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谋划建设有色金属、绿色家居、汽车销售等专业市场,重点推进18个“物流网”项目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完善邮政快递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保障水平,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

  产业是我市最大的短板。我们要用最大力气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构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步一步向产业强市的目标迈进!

  (三)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项目谋划争取。做深做实项目策划,保障前期工作经费,全市谋划重点项目1000个,其中产业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2000亿元。每个县(区)策划包装PPP项目1个以上。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提高项目谋划质量,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

  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创新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突出解决项目融资、用地、环评等问题。实施自治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00个以上,完成投资400亿元。狠抓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2020年度项目中央投资完成率90%以上;2021年度项目开工率95%、投资完成率75%以上。

  抓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60亿元以上。铁路方面,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河池段)建设;继续做好柳州经河池至百色高铁项目争取工作,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公路方面,加快在建的贺巴、南天等7条(段)约50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其中贺巴(都安至巴马段)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宜州至忻城、河池至荔波、柳州鱼峰至宜州、宜州西过境公路等4条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罗城至宜州高速公路;推进罗城至鹿寨、融安至罗城、巴马至凌云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具备开工条件;提前做好已列入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项目前期工作,条件一成熟即可开工建设;全面实现乡乡通二级(或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水运方面,加快推进红水河1000吨级过船设施项目建设,尽快恢复提升红水河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水利方面,新开工建设罗城板阳东水库工程,续建南丹天生桥、巴马所略、都安板岭3座水库项目,建成罗城大山、南丹火幕、巴马坡月、大化王烈4座水库;加大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修复力度,加固病险水库除险8座,治理中小河流19处,实施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推动“新基建”和新能源项目建设。谋划建设5G、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项目40个,完成年度投资17亿元。重点推进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巴马基金数字小镇、智慧公安等项目,实现“互联网+医疗影像云”“互联网+三医惠民”智慧服务云平台等项目竣工。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龙滩、岩滩库区水面光伏发电,以及罗城高邦山、环江界子良、天峨交连岭风电项目建设。

  (四)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努力建设宜居城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力。

  统筹推进“一市两区”建设。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行政中心搬迁。以城市主干道标准加快推进金宜一级公路改造,构建以城促产、产城联动的金宜城市走廊。金城江区要突出抓好旧城改造提升,建成老虎山、南桥转盘和金城江剧场片区棚户区改造,推动河池日报社、商务局、供销社等城市中心区域改造,形成连片示范效应,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推进高铁站前广场、辉乐桥、河池东收费站连接线扩建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新三中、六中、十小、三幼、澳门城幼儿园等教育项目投入使用;加快建设城西商业综合体项目;引进开发商贸物流及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统筹抓好高铁新区规划建设,逐步带动城东片区开发提升。宜州区要加快完善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环城路,稳步推进西屏路建设,抓好龙溪大道沿线开发及城西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宜州新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园博园、办好第十三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建成金山大道(一期),实现与宜州城区有效连接;开工建设迎宾大道、教育路、市民大道等路网,推动金山湖文化生态片区、河池学院分校区项目建设,逐步拉开新区城市框架。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启动实施3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入户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继续推进龙江河两岸美化亮化。继续加大“两违”治理。深化街道保洁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积极完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广智慧型、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守好绿色发展底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让山清水秀的河池更加美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深入推行河(湖)长制,争取全国“十市十县”正向激励;加强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确保中心城区和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100%。巩固拓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成果,确保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考核要求。

  持续抓好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积极配合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持续抓好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达标运营。做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扩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强化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防控,从严从重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活动。

  着力实施全域生态系统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植树造林20万亩,建设珠江防护林1.5万亩,国家储备林1.1万亩。继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力争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六)聚力改革创新开放,有效释放发展动力活力。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增进合作,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外向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深化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延伸“一窗受理”,实行“一表申请”,推进“同城通办”“全区通办”“跨省通办”。推进各县(区)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打造智慧政务。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尽快转型为市场化运营的国有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市场化融资。加大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合作,引入央企和强优民营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国投集团、城投公司、巴投集团、金山湖投资公司等国有企业,用好债权、股权等金融工具,不断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持续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分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国资国企监管,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报告制度。做好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和金融风险。继续统筹推进科技、财税、文化、卫生、供销等各领域改革。

  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融入“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格局。强化与深圳的对接合作,推进特色小镇、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河池深巴试验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办好广西“两山”发展论坛、中国丝绸大会、巴马论坛等系列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争取实施新一轮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大会战,拓展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在重大产业布局和政策、项目、资金方面取得更大支持,加快革命老区建设步伐。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有色金属、优质酒水、茧丝绸、“十大百万”等产业布局,市直经济部门强化与招商部门对接,主动策划,联动招商,推动项目落地。健全完善招商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发布招商信息,系统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深化“四企入河”,吸引一批好的项目、大的实体企业到河池投资,力争引进500强企业5家以上。做好代办服务,做到“拿地即开工”,推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的54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开工率达90%以上。全年招商引资内资到位增长15%以上。

  (七)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切实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积极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新建幼儿园12所、义务教育学校9所,新建、扩建普通高中6所。支持办好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巴马分院。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推进高水平专业建设,启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足配齐师资力量。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城镇就业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次。

  实现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精准扩面。巩固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医保、医疗、医药改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城镇困难群众、残疾人的关爱保护服务,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支持打造高品质养生养老基地。加快环江、都安、大化老年大学建设,提升市、县老年大学办学水平。

  着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确保疫情不反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广西行动,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项目10个。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补齐基层医疗人才缺额短板。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积极开展创城工作,力争2023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实现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保护,继续开展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办好壮族“三月三”、环红水河山地自行车赛、第七届全市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完成宜州、罗城、南丹、巴马、凤山“乡村振兴”体校建设任务。

  持续推进平安河池、法治河池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完成岩滩水电站水库移民处遗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工程。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推进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化双拥共建,加强国防动员和预备役工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定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事难事烦心事,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三、着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以铁的纪律、铁的担当、铁的作风,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积极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从严治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政府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到领会到位、执行到位、结果到位,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强化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合同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监督执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担当勤政。全面增强“七种能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激励干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征地拆迁一线主动作为,真正做到以结果说话、以实绩论英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全面熟悉掌握情况,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将每一个问题解决。

  (四)坚持高效履政。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倡导“马上办、务实干”,强化效率意识、争先意识,以超强执行力体现真抓实干。强化全市“一盘棋”意识,梳理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解决好部门间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问题,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标准和工作效能。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减文控会、规范督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五)坚持廉洁从政。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河池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多年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自信,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努力夺取“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河池篇章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河池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2日 王军)

2021-03-23 16:11 来源:河池市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