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求职App、小程序、网站等线上平台愈发普及。许多服务农民工的线上招工平台也应运而生,得到了广大农民工、企业雇主的欢迎。
打开手机、轻点屏幕,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信息,一个电话就能沟通好,不用起个大早蹲在马路边苦苦等活……这样的“云求职”确实给不少农民工群体找工作提升了效率、提供了方便。
农民工“云求职”,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许多线上招工平台即使注册量很大,但活跃度不高,存在 “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现场”到“线上”,“云求职”平台农民工普遍“叫好”
7月5日上午,在位于合肥瑶海区的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来自定远县的农民工宋先进正坐在园区“蹭网”玩手机,他会时不时看看手机里安装的一款名为“汇成工匠”的App,找找里面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活。
“水电工,200元/日至300元/日,工资日结,工作地点在合肥肥东县某企业”“瓦工,300元/日至400元/日,工资日结,工作地点在合肥蜀山区某工地”……打开这款App,功能十分丰富,里面包含招工找工、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16个模块。建筑工人可以快速找活、找项目,而劳务班组、企业则能轻松招纳人才、组建施工队等。平台还有用工双方评价打分、工资结算支付等功能。
据介绍,该App是我省一家企业开发,依托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建设,于2020年上线运行。
“2年多时间,我们注册量3万多人,有15.3万名农民工的信息。”安徽建筑农民工创业孵化园运营部经理石争鸣说,“如果到我们园区的农民工里做个调查,安装这款软件的绝对不在少数。 ”
农民工找活最需要的就是用工信息,尤其是做临工的农民工,他们要起得很早,清晨4点左右就到临工集散中心,与用工方现场谈,谈妥了直接上车干活。而线上平台中的用工信息,则给予他们“挑选空间”,甚至可以用手机提前预约“搞定”。
“这软件挺好,前些年我经常在上面成功找到工作,跟对方约好几点在哪等,人家一来就把我拉去干活了,不用起个大早在街上等活了。 ”宋先进指着这款App说。
这样的高效率,用工方也挺欢迎。合肥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刘涛专门负责招工,他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会在线上平台发布招工信息,有时一天10来条。 “我们一些技术岗位很缺工,网上‘广泛撒网’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我们也会来现场挑工人,这样做能‘双保险’。 ”
表面“热闹”实则“冷清”,平台信息量信用度是“短板”
虽然需求量很大,且多方均能受益。然而,这些“云求职”平台的现实却并非那么美好。
记者调查发现,我省许多农民工线上招工平台普遍存在“注册量大、活跃度低”现象,以“汇成工匠”App为例,虽注册量数万人,每天的活跃量仅为300人至500人。
会不会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够,用不惯这些线上平台?记者经过走访调查,拥有智能手机且手机玩得“溜”的农民工不在少数,除了少数年纪较大的农民工仍用“老人机”外,许多农民工都有智能手机,且操作熟练。
“活跃程度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平台发布的信息量不够是重要原因。 ”在石争鸣看来,由于不少用工企业是层层分包的,他们往往会自己通过熟人介绍或线下招工,园区比较难掌握招工的一手信息。
对于这一点,宋先进等农民工均表示认可,他们表示:“网上提供的工作,要么在外地,要么工种不合适,刷了一圈基本没有适合自己的。 ”
另外,临工工作的特殊性和传统观念都制约着线上平台的推广。比如,用工方在线上平台只是放个信息,仍觉得当面谈才更“踏实”。
“对方能不能干活,是不是实诚人,我们一般看一眼就清楚,到现场选人放心些。 ”合肥市瑶海区一家工地包工头朱传志告诉记者,他经常一大早开着面包车去临工集散中心招工。
“信任度不够”,对于农民工来说也是如此。由于线上招工平台较多,有的农民工手机上装了好几个App,但他们还是会像“赶集”一样,一大早赶来临工集散中心接活。有的农民工表示,担心网上不靠谱,会有“骗子”;还有一位农民工说,自己的工友曾在网上找到活,用工方一开始对他很警惕,直到看到他干了几天活才放心。
在合肥市,另外几款线上招工平台也是如此,比如“临工益站”网站和“添桥”小程序等,虽然每天也发布招工信息,但总体活跃度不太高。
信息量不足、信任度不够,造成多数线上招工平台相对“冷清”。
现实中,工人和用工企业选择“双管齐下”:既上网找信息或发布信息,也去现场对接工作,由于线下招工更“热闹”,成功率高,线上招工平台也慢慢成了“摆设”。
推广仍需探索,打造有品牌优势的大平台或是出路
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为何这些线上招工信息平台“火”不起来?如何才能改进提升?
放眼全国,也不乏一些大型商业平台做得很成功,如“鱼泡网”“建筑港”等,招工量大、线上对接成功率高。石争鸣也曾到过这些大型农民工线上信息平台去考察,他发现,这些平台主要采取积分充值制度,是付费使用的。高度的商业化能促进平台开发更强大的功能。
“做App投入大、难度高、很‘烧钱’,要提升招工信息量和网络信任度,就得学习大型商业购物网站等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和信用体系,而这些需要更大的投入,如果付费使用,收入本就不高的农民工是否愿意花钱、效果如何也是未知数。 ”石争鸣认为。
谈及下一步如何改进提升App,他表示,及时掌握第一手用工信息,和大型劳务企业合作,改变信息不对称现状;同时,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工人持证上岗。
“当前,农民工线上信息平台数量较多,小而散,存在各自为战现象,其实可以整合起来,发挥集群优势。 ”合肥市包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汪文超表示,若要改变用工双方对小平台的不信任感,有必要加强整合,成立一个“大而强”的农民工就业服务线上平台。
“观念也要转变,但根源在于品牌塑造。 ”汪文超还建议,加强宣传普及和规范管理,转变用工双方对线上招工“不靠谱”的传统观念,同时规范管理相关信息平台,打造良好品牌和口碑。
当前,全省正在全力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其中包括就业促进行动。农民工,则是重点就业保障群体。
下一步,我省将立足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打造全省求职用工“一网通”平台,线下建立劳动力资源协作联盟,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打造“三公里”就业圈,让劳动者求职更加方便快捷、企业用工更加精准高效。(记者 王弘毅)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