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勇立潮头,数绘航图

2022年09月21日 15:52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杭州9月21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勇立潮头,数绘航图。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并公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扩区,从舟山区域扩展到宁波、杭州、金义片区,形成“一区四片”的发展格局。

  杭州数字经济全国领先,占浙江省一半以上份额;数字贸易发达,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正不断发挥区位优势,数字自贸区建设一路高歌猛进。 

  数字综保+跨境电商 数字物流枢纽作用凸显

  一个个包裹随履带缓缓驶过,一箱箱货物整齐排列。在杭州综合保税区海库跨境保税仓,载满货物的卡车正整装待发。

  杭州综合保税区海库跨境保税仓(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杭州海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元说,“跨境电商‘1210’模式汇集了全球商品,从全球各地工厂运输到保税仓存储,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平台下单,后台接到订单后我们就会向海关申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国外的商品。”杨正元表示,通过杭州“数字综保”平台,可以实现通关流程的线上办理,更加地高效便捷。同时报税退货功能,也能够让保税区的退货物品及时报关回到园区内,减少了货物损耗,消费者购买商品也更加实惠。

  如何实现在线通关办事的高效服务?这正是“数字综保”平台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据悉,该平台通过整合通关、税务、港口、机场等贸易链关键节点的状态数据,能够为综保区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信息、通关信息、物流信息、税务信息等各类数据服务;另外,通过对企业业务数据的各维度的分析,满足用户在企业管理、账册核销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杭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立凓告诉央广网记者,以保税和非保税货物结转为例,传统模式下,企业需先向海关申报,再由货车托运重新进出一次综合保税区,这样至少需4小时、费用超过2000元;有了“数字综保”,企业只需在系统上进行操作就可以实现“保税转非保”,无须装卸费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目前,“数字综保”平台已在浙政钉、浙里办等多平台布局,实现了对保税区内企业的智慧监管,提高了通关的便利化,在跨部门协作上也更加地高效。

  在位于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沃富特(杭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包包北美洲冻干蓝莓正不断地从流水线上驶出,“借助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给我们在食品进口标签上提供了帮助。我们在保税园区可以对货物进行打包分装,并根据客户需求发货,简化了通关流程,提升了进口的便捷和实效。”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保税大厦(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据了解,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位于杭州片区萧山区块空港板块,其是经海关批准,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联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物流集结区。2022年1-7月,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监管货值2.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5%。杭州空港新城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来国平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功能,在全国首个实现”一库两码多功能”,今年该模式入选浙江自贸试验区十大进展。同时依托复合型监管场所,开展“9610”出口业务,去年累计完成“9610”出口业务13亿美元,占浙江省6成以上,杭州市8成以上。

  其中,杭州菜鸟网络全球智慧物流中心杭州空港项目,实现物流分拨、智能集运。智能仓内拥有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物流设施,投资共计约1.1亿元,该项目分拨仓日均处理包裹60万单,集运仓日均处理约50万单。今年,1-7月份分拨完成10157万单,集运完成10220万单。

  技术平台+研发突破 数字产业布局持续深化

  两年来,杭州片区抢抓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机遇,借助数字化改革红利,不断深化产业布局。

  今年1-6月份新签约快手游戏、圣戈班生物高新材料、千石科技等34个项目,开市客、杭可科技锂离子电池、中科曙光等重大项目均已开工。新增白马湖实验室、湘湖实验室2家省实验室,杭州片区(包含联动创新区)所在行政区落地的省实验室已达6家,占浙江省的60%,高水平推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能源、航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先行先试”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募REITs试点、数智通关、国际新型离岸贸易等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推动数字安防、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发展。 

  1-6月份,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收258.5亿元,同比增长15.6%;滨江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收1288亿元,同比增长20.7%;萧山区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1.55亿元,同比增长30.4%。

  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丽霞介绍,通过打造杭州国家“芯火”双创基地,依托公共技术平台、人才培训平台、芯机联动平台、企业孵化平台,能够充分整合产业链资源,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生态服务”的生态系统,着力提升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国集成电路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据悉,该基地可以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华大九天等EDA软件、流片、封装、晶圆测试、成品测试、可靠性测试、失效分析、设备租赁、FIB、IP等技术服务。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技术骨干张玮峰正在操作仪器设备(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走进北航创新研究院,一批高端研发成果映入眼帘。“全世界大概能够生产约两万多种传感器,我国仅仅能够完成其中的1/3,且整体的技术是比较低端的,中高端的传感器被国外垄断。”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技术骨干张玮峰介绍,目前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方向,智能传感材料与微型元器件、智能传感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智能传感系统与智能传感网络、“非硅基”微纳集成的技术与装备,研制出一系列接触式、非接触式以及多功能复合的传感材料元器件,以及传感芯片。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突破行业内的高端传感器的自研、打破国外的垄断,同时也希望突破智能传感材料与智能传感微器件阵列化和智能化的行业关键“卡脖子”技术。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陈卫菁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围绕打造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一流的跨境电商示范中心,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我们以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为重点,差异化建设数字自贸区。”近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陈卫菁接受我网记者专访时说,杭州片区力争到2025年,培育和集聚总部在杭州的数字贸易平台30个、数字贸易品牌300个,实现数字贸易额超5000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0000亿元,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20000亿元。

  据了解,今年1-7月,杭州市数字经济主营收入9107亿元,同比增长2.2%;数字贸易额1160.8亿元,占浙江省总量的41.8%;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278亿元,占浙江省总量的54.5%;杭州数字人民币钱包开设数、交易笔数和金额、线下场景数位居浙江省领先地位。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一年来,新开账户1.98万户,办理人民币资金收付2.3万亿元、外币资金收付107.19亿美元。

  两年来,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勇立潮头;数字产业能级跃升,奋力争先;数字金融产研合作,联袂同行;数字物流枢纽打造,核心凸显;数字治理能效显著,智慧智能。

  两年来,高歌猛进;两年来,数绘航图。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正不断打造数字自贸区,助力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