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咸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咸阳市市长 ?冷劲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困难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扭住西安—咸阳一体化总抓手总牵引,踔厉奋发、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17.55亿元、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
一年来,我们强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行政企“月度早餐会”,开展“千名党员干部暖千企”和“三送一解”纾困帮扶活动,累计退税减税降费82.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总量达到30.2万户,稳市场主体做法受到国务院专项督查组肯定。工业支撑有力,细化落实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列支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8亿元,100个重点工业项目、80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47.1亿元,隆基光伏产值突破百亿元,双汇产值突破50亿元,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零突破,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户,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户,LCD面板显示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咸阳成为西北唯一上榜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能源工业、非能源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9.7%、3.3%,其中,装备制造工业产值增长21.1%。消费加速回暖,出台促进餐饮消费发展夜间经济10条措施,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建成1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福园巷子荣获省级“示范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双示范,红星博览园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7%,商品零售额增长11.5%,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19.6%。农业平稳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粮食总产181.93万吨、实现“十九连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4%,新入选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三原、泾阳、礼泉、彬州成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强化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发展动能加速蓄积。搭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政策框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天使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启动运作,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园落户咸阳经开区,正泰—西交大联合创新中心落户市装备制造产业园,智汇原、临空智港成功创建省级“加速器”,高新区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筑梦创新创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50.36亿元、位居全省第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增长42%,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51家、是2021年的2.1倍。新纳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5家,彩虹新能源成为陕西首家“A+H”两地上市企业。健全高质量项目谋划推进及“晒比评”机制,43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2亿元、占年度计划107%,G8.5+基板玻璃、敏华智能家居等项目加快建设,神电高压电器、百佳年代光伏等122个项目建成。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7亿元,发行专项债券83.7亿元、位居全省第2。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开展咸阳招商号、陕企进咸等活动,引进合同项目425个,合同引进资金1106.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55.35亿元、占省考指标任务的130.42%。
一年来,我们强化城市建管、县域支撑,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全方位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出台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10个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十大示范工程,地铁1号线三期全线“长轨通”,高新区智轨示范线试跑。与西安签订合作备忘录,与西咸新区签订17项协议,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系统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0.7亿元,打通周陵西路、文科二路等“断头路”,完成吴家堡转盘、咸通绿地等提升改造,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6个、惠及2.57万户。开展主城区“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三大活动,户外广告清理、门头牌匾规范、建筑立面提升、城市“天际线”净化、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建成4条示范街,群众反响强烈的七厂十字商业大厦、统一广场显示屏顺利拆除。出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84.23亿元、增加17.61亿元,武功、兴平、礼泉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成投资25.13亿元,国道344武功段、国道312永平修复工程等4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11.2公里,彬州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水利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17亿元,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全线开工。
一年来,我们强化改革引领、开放带动,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有序推进,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压减办理时限78.3%,提高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效率等4项改革举措列入全省典型经验。用改革方式激发活力,创新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整合48家国有公司1700亿元资产,组建城发、产投、农投三大集团以及文投、财金公司,设立总规模超过200亿元的5支基金,公开市场融资规模居全省第2。新增外贸企业53户,外贸进出口总额174.88亿元、位列全省第2,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
一年来,我们强化民生保障、办好实事,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全年民生支出增加47亿元、增长13.7%,44个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7%。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达衔接资金13.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362个;咸泰协作到位各类资金9303万元,中行定点帮扶投入无偿资金7312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空壳村”全部清零,淳化省级挂牌督办县顺利摘牌,11个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发放稳岗就业资金5.3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04万人,超出年度任务11.7个百分点。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3所,增加学位1.24万个,“双减”工作案例入选全国“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成立咸阳产教融合战略联盟,陕工职院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7个县级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从63%提高到70%。市区公交刷卡实现五折优惠。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3个、覆盖率达到97%,不老帮智慧养老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乾陵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年来,我们强化底线思维、高效统筹,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推进生态环境立体改善,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动真碰硬破解空气质量“老大难”问题,城区集中供热实现“无煤化”、年减少用煤40万吨,55家砖瓦企业转型转产退出、21家升级改造,完成企业治污设施升级210户,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4天。完成西郊、东郊等2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城区雨污分流建成18.33公里,市政管网溢流渭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出省考目标11.1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礼泉甘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西北地区首张林业“碳票”在旬邑发放交易,淳化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2.9%、68%,全国煤矿瓦斯和冲击地压重大灾害防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隐性债务率处于绿色安全等级。信访事项群众满意率达到97.3%,刑事立案、治安案件受理同比分别下降11.23%、9.06%。及时果断处置聚集性疫情,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各位代表,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落实市委部署,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327件人大议案建议、60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规范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基层社会治理、政务公开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加强。
同时,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双拥共建、外事侨务、档案史志、地震气象、人民防空、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残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咸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向中央和省驻咸单位,以及关心支持咸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认清差距方能行稳致远。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产业链条化、集群化水平还不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不够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科技、文化、农业资源挖掘利用不足,空气质量排名靠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务服务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针对性措施,今后还要以更大力度解决。
二、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落实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部署为抓手,紧扣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促进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促并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保持在180万吨以上。
落实总体要求,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意识,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总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要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挖潜力,抓住用好西安—咸阳一体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链创新、全面改革、全域开放,激活科教、文化、农业资源优势,强化园区、土地、金融要素保障,努力促进纵向提占比、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大局观、全局观,坚持重点论、两点论,既注重整体性谋划、系统性推进,“十个指头弹钢琴”,也善于抓住改革发展稳定的“牛鼻子”,靶向发力、重点突破,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2023年重点工作
(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巩固经济向好态势上持续加力
扩大投资稳增长。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实化细化包抓责任,优化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强化“晒比评”,确保50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00亿元以上。坚持管项目就要管资金,高标准实施市县两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央企省企支持,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城市发展基金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全面实行“专班+专家+专业机构”模式,围绕“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重点支持领域,深度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支持,储备、开工、在建、投产滚动推进,蓄积起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激活消费促增长。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继续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进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开展商业街区、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区创建,提升人民路等城市商圈品质。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向城镇和农村延伸。强化消费券拉动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精心组织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陕西面食大会等系列活动,提升茯茶以及餐饮老字号、“咸阳名吃”影响力。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康养、托育、家政等消费新热点,丰富直播电商、首店经济、免税店、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增限上企业100家。
用好政策保增长。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跟进政策配套,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推动各项政策更大范围“免申即享”、精准直达。常态化开展“千名党员干部暖千企”“三送一解”等活动,推行问题清单闭环管理,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市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资本,深化银担、银政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完善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有序增加用地供应量,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提质增效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以链长制为抓手,以链群结合为路径,提升先进制造支撑力,扎实推进西电咸阳智慧产业园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引进战略投资盘活秦星汽车,做强新型电子显示国家级产业集群,把光伏、输配电、新能源汽车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推动食品、建材、纺织等更多产品进入中高端、关键环,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链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实施工业企业倍增计划,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细分行业领域隐形冠军企业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新认定省级工业精品10个以上。强化数字经济牵引力,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高新区建设“元宇宙产业先行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低碳智慧示范园区,发展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个,打造西部数字经济发展样板。
强化现代能源优势。大力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支持长庆石化等企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新民高端能化园发展,力争CFB一期建成、二期开工,推动甲醇、乙二醇向下游延伸,壮大精细化工产业。释放煤矿优质产能,加快长武杨家坪、旬邑彬东等煤矿前期工作,支持永寿碾子沟、毛家山等煤矿复产,实施高家堡、胡家河等9处煤矿技改项目。引导煤炭企业就地扩大再投资,积极开发地热、煤层气、氢能,强化风光储资源市级统筹,变资源红利为资本优势、产业优势。
推进文旅融合升级。以“两河一山”为主框架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编制实施北山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规划,实施渭河整体提升工程,推进泾河“百里画廊”建设,做足东庄水库、醴泉湖、侍郎湖等“水文章”。继续实施“十大文旅景区”建设提升工程,擦亮袁家村、马嵬驿乡村旅游品牌,支持乾陵、郑国渠5A级景区和彬州大佛寺、三原城隍庙4A级景区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景区、精品线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和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制定“博物馆之城”规划,推动咸阳博物馆、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项目建设。实施“文化+”战略,开展“老城复兴”计划和“百镇百品”行动,启动国棉一厂旧址工业遗存文化街区建设,加快中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和咸阳湖改造升级,丰富文化演艺、非遗民俗、夜间观光等新业态,打造湖城一体、古今辉映的城市文旅品牌,与西安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三)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在建设秦创原先行区上当好示范
拓展创新空间。对接西安高新区—沣西新城—咸阳高新区科技创业走廊,发挥与西部科技创新港、杨凌农科城零距离相连优势,高水平建设咸阳高新区—兴平—武功科创走廊。提升咸阳经开区平台功能,有效承载更多高校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科技城。推进“301”科创特区建设向县域覆盖,支持县域融入秦创原建设,形成“一廊一城多点”布局。
育强创新主体。衔接“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瞪羚企业15家。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科隆新材、天成航材、中科启航等企业上市进程,培育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0家。召开第二届“人才兴咸”大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在评价认定、股权激励等方面敢于探索,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涵养创新生态。高标准建设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园,加快秦创原科技企业孵化中心、西部智谷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三器”示范平台建设,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及路演活动,全年转化科技成果突破1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省内地级市首位。开展“三项改革”咸阳行活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群”规模,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招引科技中介机构,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四)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聚力突破
提升城市品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善城市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立足西安都市圈核心区,优化城市布局,推进城市“东接、西融、南优、北连、中疏”,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并举,探索片区大平衡综合开发模式,系统实施“四大门”片区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咸兴联结区域,提高西安—咸阳共管区建管水平。畅通城市循环,开工咸兴大道、西咸大道等改扩建工程,建成彩虹二路高架桥、二厂路桥隧工程,打通纺织大道、汉陵路等14条“断头路”。刷新城市颜值,实施主城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渭滨公园、古渡公园、钓台公园提升改造,建设明城墙、清渭坊等7个口袋公园,塑造“秦汉风韵、塬水风光、创新风尚”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功能,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停车位1500个,推进充电桩建设,实现城市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做强县域支撑。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实施县域争先进位行动,支持乾县、武功、礼泉经济总量向200亿元迈进。落实“一县一策”事项清单,每个县打造1个首位产业和1—2个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行动,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开发区发展重中之重,支持三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三年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实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以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推动“三大活动”向县城延伸,增强县城承载功能。引导县域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推进重点功能组团发展,唱好西安咸阳“双城记”。巩固提升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打造一批工业、农业、商贸、文旅、生态、物流特色镇。
完善基础设施。围绕西安—咸阳一体化,加快西兴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西安都市圈环线乾县至周至段、西安咸阳环线高架高速公路等项目,建成渭河高新大桥。建好“轨道上的都市圈”,争取更多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纳入西安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按期建成运营,地铁11号线纳入西安轨道交通第4期建设规划,早日迈入“双地铁”时代。围绕市域高效联通,开工福银高速西安永寿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国道312乾县县城过境公路等13条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围绕产业开发,大力推进旬邑铁路运煤专线等项目,分步实施泾河、北山旅游环线以及园区道路工程,形成联通园区、串联景区、带动发展的纽带。围绕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彬长矿区输配水、引汉济渭北塬城乡供水工程,启动实施永寿羊毛湾水库引水等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上稳扎稳打
深化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壮大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开展“十个一”示范创建行动,支持重点帮扶县、镇、村建设,探索乡村振兴咸阳路径。持续用好咸泰协作、中行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帮扶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壮大现代农业。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整县推进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实施产能提升行动,开展食物节约行动,确保粮食安全。聚焦8条农业全产业链,持续优果、强畜、扩菜。启动果业振兴工程,发挥“咸阳马栏红”带动作用,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优利士、雅泰等龙头企业,壮大奶山羊产业规模。优化设施蔬菜布局,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升淳化饸饹、兴平辣蒜、三原香油、永寿蜂蜜等特色产品影响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广大唐鹿野苑、云集生态园等模式,培育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精品民宿等新业态。与杨凌携手加快省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1个。
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紧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提升道路、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发展互助型养老。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农村改厕3万个。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扩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成果,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文明乡风浸润和美乡村。
(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担当作为
更深层次推动各项改革。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促进市县两级划转事项基本统一,推行政务服务“三级网络”标准化建设,开展区县分布式政务云建设,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和“网上通办”。深化平台公司改革,公开选聘经理层人员,真正把市场化机制落实到位,把“市带县”作用发挥出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市属国有企业同质化整合,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走深走实,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更实举措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政企会商、干部包联、驻企帮扶等制度,用好政企“直通车”等机制,帮助解决贷款贵、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政府带头强化契约精神,常态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三年培训行动和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推进商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坚持链式思维,突出16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外出招商、驻外机构招商、会展招商的实效性,办好央企、民企进咸以及咸阳招商号等活动。运用投行思维,发挥产投集团作用,借助风投基金、引导基金,导入产业、催化创新,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强化闭环思维,坚持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进资率。完善招商引资责任、推进、考评、督导体系,在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到位资金1470亿元以上。
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窗口和平台,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武功电商示范作用,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打造西部重要商品集散地。支持咸阳高新区、经开区创建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开放平台,支持优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年内进出口规模突破185亿元。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推进韩国新能源高端材料等项目建设,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00万美元。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下茬立势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把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补短强弱、争先进位。围绕“治企、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实施15个专项行动,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场硬仗。推动主城区及周边橡胶、铸造企业搬迁改造,帮扶50家企业升级治污设施。大力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巩固提升清洁取暖成效。加大机械化清扫设备投入,以示范工地、示范道路创建为抓手精细管控扬尘,加快城区大型企业运输车辆“清洁化”替代。与西安同步同标应对重污染天气,开展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共同促进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推进生态立体改善。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下气力涵养水、保护林、守护土。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筹备新建污水处理厂,完成主城区2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保障清河、冶峪河生态基流,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一断一策”确保国控断面全面达标。巩固净土保卫战成果,加强土壤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突出抓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和“无废城市”国家试点工作。加强渭北山地生态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当下改”“长久立”,确保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梯次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双控倒逼、先立后破,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商贸、绿色文旅、绿色建筑,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严格“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建耗煤项目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发挥陕西华阳物流公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带动作用,提高煤炭行业清洁运输比例。探索林业碳汇经营模式,确保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创出经验。
(八)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倾心倾力
全力促进就业增收。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综合运用援企稳岗、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公益岗位开发等措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扎实开展“就业春风行动”以及就业创业促进等服务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零工市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居民增收政策措施,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加大对富民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倾斜,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深化“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群众腰包鼓得更加厚实。
全力强化民生保障。跟进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强化社保基金监管,提升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优化异地就医服务和支付方式。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标准,积极做好残疾人保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完善“一老一小”照护体系,开工建设市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医疗康养,认真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全力提升公共服务。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完成115所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加快彩虹第三学校、高新第二学校等项目进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深入实施“名校+”,大力支持咸阳职院国省“双高计划”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强化医疗资源储备供给,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接诊救治能力,保健康、防重症。深化健康咸阳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办好渭河国际风筝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出行、养老等领域,突出困难群众和农村地区,坚持“小切口、大民生”,用心用情办好10件民生实事,把群众“需求清单”变成政府“任务清单”,让群众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
(九)坚决防范化解风险,在维护平安稳定大局上守牢底线
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一楼一策”处置房地产领域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严格执行“三保”支出预算,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多措并举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加快组建咸阳农商行,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行为,不断优化金融生态。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预防机制,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城镇燃气等专项整治,巩固自建房安全整治攻坚行动成果,建成省级智能化示范矿井5处,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提升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水平。健全监测预警指挥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健全信访联席会议机制,推进信访矛盾源头化解和重复访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开展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支持长武、旬邑开展“五社联动”试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认真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咸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纵深推进法治咸阳建设。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答好新赶考路上的“时代答卷”。
一是讲政治,筑牢忠诚之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第一议题”研究部署,“第一责任”抓好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听取群众意见,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二是善作为,提升履职之能。学政策、学先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跟得上党中央要求、跟得上新时代步伐、跟得上事业发展需要。深入学习经济、科技、管理、财金等多方面知识,强化互联网思维,善用市场化手段,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发现真问题、寻找真办法,锤炼唯实求真、善作善成的干部铁军。
三是重落实,砥砺担当之责。建立完善领导包抓联系制度和专班推进等机制,重点工作每月研判调度,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坚持直面问题不回避、不躲闪,在迎难而上中干出实绩,在破解难题中创造机遇。提振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找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突破口,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优化考核督查方式,完善容错纠错、正向激励、澄清保护等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四是严纪律,永葆清廉之风。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从源头扎紧扎牢制度笼子。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监察、审计、统计、司法、社会、舆论监督,继续加强政务公开,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